今天晚上听了潘月俊老师的《不吼不叫,正面管教——学生问题行为的引导技术》,潘老师从问题行为开始讲起,从常模、年龄、场合和法规四个维度分析了问题行为的表现,接下来潘老师以一个小例子启示我们不要对孩子不好的行为问题过于执着,而忽略了孩子好的行为表现,我要找到例外,并以此为经验,鼓励学生做点不一样的尝试。
不吼不叫,正面管教听了潘老师的分享,我学到了:我们擅长找问题、解决问题,而忽略了扬长可以避短,只要多做有效的事情,自然会修理好工作、组织,甚至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让成功经验不断增加到饱和度,自然就把失败挤出去了。
对此我的理解是,当你发现孩子表现出你想要看到的一些正确的行为,或者你发现他采用一个很得体的方法来应对他面临的困难的时候,你一定要表现出赞赏,并立即强化他的行为。
从现在开始,让自己在生活中更加留心孩子好的行为。
期间潘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先跟后带、正向启发、我向信息、聚焦改变和主动探询这五种引导技术,但我对潘老师讲的先跟后带这种引导技术印象尤为深刻。
引导技术潘老师告诉我们,先跟后带是先理解对方,或附和对方的观点,然后才带领他去你想他去的方向。
“跟”可以创造亲和力,“带”可以引导对方向自己希望方向发展。
因此我个人觉得,“先跟后带”的技巧,是让学生和老师合作最有效的沟通技巧。但要想把“先跟后带”发挥出最大效果则需要老师能读懂学生,读懂学生的行为,读懂学生的情绪。
在沟通中,亲和力源于共同点,所以“跟”的目的就是制造共同点,建立亲和力,没有亲和力,任何的沟通技巧都不会起作用。我们可以跟对方动机,跟对方看问题的角度,跟对方的情绪感受。
只有读懂学生才能更好的跟学生的情绪,跟学生的看问题的角度,跟学生的动机这样得“跟”才能让老师引导学生变得更轻松,才能达到“跟”的目的——“带”!
正如潘老师最后说的一样,做起来看似麻烦,不过,你是老师还是消防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