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讲故事”的类型
“会讲故事”有两种,一种是会讲,一种是会写。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爱写日记的人故事多,因为多记录自然印象深刻些,需要的时候讲出来,条理清晰,细节丰富。而常讲故事的人思路灵活清晰,锻炼记忆力。既然能讲出来,再用笔或者电脑记录下来,当然也不会很难,只需要稍作润色(后面会教大家如何简单润色,文章润色就跟P图差不多)。
二.会讲故事有什么好处?
会讲故事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一个人有趣,有两个标准,一是别人爱讲你的故事。这当然得你有一定的名气,占据有才有貌有钱有权中的一个,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你就必须必须做到第二点,自己学会讲故事。
故事就跟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会飞,会传播,传播出去了当然就是你的名声。蒲公英不管在多远的地方落脚生根,长出来的都是蒲公英,不会长成西瓜。生活故事的传播一来可以提高你的人气,二来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机遇。电视里头各种介绍平凡人奋斗的记录性节目,也都是靠自己或别人帮你推广,才能被媒体挖掘。
所以,想要有趣,自己先把故事组织出来才行。
三.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
口头讲故事关系到一个人的口才、思维敏捷程度、条理逻辑、心理素质、场合等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所以不好强求。
此处只讲如何在书面上写好一个故事。分入门和高阶两部分。
入门篇
1.写故事前先列提纲
写故事就像建造一栋楼,不管建筑物高低大小,总得先有一张设计图。长篇故事注重结构紧凑完整,短篇注重结构的灵活巧妙。列提纲就是为了在建楼之前搭好结构,此时你心中有再喷薄欲出的文采,各种鸡汤句加粗句,都把它记在另外一个本子上,然后专心干一件事——列提纲。
2.构思好叙事线
第二点应与第一点结合着做。所谓叙事线,就是阐述——上升动作——危机——高潮——结局。
阐述部分可以理解为背景介绍,介绍人物、场景、时间、地点等等。
上升动作是指,将故事引向高潮的部分,这一部分一般占全文篇幅最大。例如你讲是关于雨水过量,江河决堤发大洪水的故事。那么洪水慢慢上涨,淹没了低处的地面,继续上涨,冲走汽车,冲垮大树冲断桥梁,离你越来越近。这部分就是上升动作,上升动作须有一点的动势和压迫感。
危机和高潮,一般来说,在达到高潮之前还有一场重要的前戏,例如洪水到了你面前,你被逼到了屋顶,这就是危机。最终你如何凭借你的机智或者运气解决了危机,即为高潮部分。
结局 高潮过后,可能还有一些值得交待的事情,在结局部分写,也可以在此处升华主题。
3.选好观察视角,不要乱了阵脚
观察视角的选择非常重要,写作新手往往忽视这个问题。因为它看起来比较隐性,但这部分要是处理的不好,很容易暴露你的写作水平。
镜头的选择与新闻报道或者影视拍摄相同,尽量选择最佳的观察和描写视角。例如还是写发洪水,人员被围困在屋顶,此时最佳的观察视角当然是附近一栋更高的建筑,只要你站在那里,就可以看到洪水、被困人员、下面的屋子、开皮艇过来的营救人员、以及较远处的其他情况。
但如果你以第一人称视角站在屋顶上,估计你眼里就只有洪水,还有远处过来的营救人员(如果在你身后还不一定能看到)。
同样的,描写一个车祸现场,当然是不远处的路对面看得最清楚,写一个广场集会,则是上方几十米处看得最清楚。
行文过程中你可以变换视角,但不要过于频繁,不要忽远忽近,忽左忽右,这会把读者搞得晕头转向。写作新手切记这点。
4. 给你的故事开一个好头
一个乏味的开头会毁了一个上好的故事。很多人只看了开头100字就决定要不要继续往下读。开头最好不要直接进入“阐述”,不要一上来就:小A是我的大学同学,她今年25岁,在一家500强公司上班…如何如何,这是举例子,不是讲故事,谁关心小A怎么样?你总得先给读者一个关心小A的理由吧。
如何写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可以尝试以下两点:
设置悬念这算是一个比较高级的技巧,但其实也很普遍。把情节中间抽出来先讲,可以简单的设置悬念,例如:“XXX被谋杀了”“警察闯进来,把他带走了”“要不是因为发生那件事,他家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这时候读者就会想知道来龙去脉。接下来再娓娓道来即可。
利用暗示和预示暗示读者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也是一种吸引读者看下去的办法。例如:“主人公看着低处的洪水,心里想着,只要今晚雨势不加大,应该就不会决堤。”一般这么一说,接下来都会有出奇糟糕的事情要发生。
5. 如何推进故事
一个带有悬念或预示的开头帮你吸引了一部分的读者,接下来如果讲得不好,还是会有观众要离场的,情节完整紧凑,环环相扣可以避免这种尴尬。
如何做到情节紧凑,环环相扣呢?首先,你不能在一个地方原地踏步,自我陶醉,需要把故事不断地往前推进。有三个要素可以帮到你:一系列的动作,场景的转换,人物的内心变化。
这三点本质上就是:连续性的肢体动作、场景动作、心理动作。也就是,必须动起来,才能吸引读者,读者就好像大型狩猎者一样,例如狮子老虎,他们的眼睛对于静止不动的猎物是不敏感的。你的故事必须是一块会动的肉,否则再香再嫩也无济于事。
高阶篇
按照上面介绍的方法,故事写到这里基本就差不多了。最后才是给文章润色。现在你可以把你刚才记在另一个本子上的各种华丽的句子加进来了。但是一篇好文章不仅仅是在一个简单的故事上面随便地添油加醋,添加也要添得有美感才行。
1. 修辞的运用
使用修辞可以增加画面感和代入感。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通感等等。我比较推崇使用“宽喻”和通感。因为更加形象且容易产生共鸣。使用比喻的要旨在于,本体和喻体差别越大越好,两者离得越远越能给人出其不意的效果。
举个例子:“傍晚下班的路上堵车严重,一大片汽车停在路口等红灯,看起来好像一滩沉积多年的污水。”此处,车和污水,本体喻体在属类上相差极大,但是却被偶然间凑在了一起,既有一定的形象性,也表达了一种厌恶感。而且还从侧面暗示了堵车会持续很长时间(“沉积多年的”)。
使用修辞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用别人用滥的喻句。例如把姑娘比作花,把时间比作长河之类的。第二,一篇文章中喻句不要过多。一般每两三段有一个就行,每五六百字有一个就行。修辞属于阐述性内容,太多会打断故事进展。
2. 景物描写要见好就收
写景对于很多写手来说是相当简单容易的事情,被当作一个用来“凑字数”的捷径。但是写景一定要有意义,不能瞎写。
举个例子:某位作者写一起凶杀案,他是这样开头的,“那天深夜,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中,四周暖风习习,只见一个黑影闪入那栋房子,手中白光闪闪。。。”显然,这个场景遵循了“月黑必然风高”的传统逻辑,然而“一轮明月”的确对凶手作案有一定的影响,比方说借着月光昏暗杀人越货之类。但是“暖风习习”就非常多余了,“他”是去杀人,不是去放风筝,要风干嘛?
景物往往有很强的暗示性,千万不要花大篇幅去描写那些与情节毫不相干的东西。
3. 注重心理描写
历史记录人类的行为,文学记录人类的心理。文学创作原本就是为了探讨人类的精神境界。心理描写可以使你的文章有血有肉,更使人亲近,更能引起共鸣。因为人类的心理总体上讲是相似的。
心理描写还可以推动故事的发展。许多伟大的作品,故事的转折主要就在于主人公经历一些事情之后,精神境界和意识层面发生转变,才有最后的升华。
4. 精巧的结构安排
许多外国的推理小说和轻小说都很讲究结构新颖和精巧,想要做到这一点的确不容易,需要有很广泛地阅读面和缜密的思维,脑回路要清奇。
最近印象最深的是《萌芽》公众号推的,美女作家陈虹羽写的短篇《左轮枪》。她的故事大体就是讲几个小流氓在树林里研究一把枪是不是真枪。两派人各出一个代表,拿着枪对着自己开。因为是左轮手枪,一共六个弹槽,只有一个弹槽装有子弹。一人开一枪,看谁“运气”比较好。随着前面打出的几发“空弹”,后面“中彩”的几率当然越来越高。所以每一次举起枪,持枪者都要思考一下人生,联系一下过去的生活。
这是一个机智而且完整的,有很强说服力的故事推进系统。只要构思出这样一个系统,作者就可以很轻松地将故事往前推,而且越来越牵动你的心,场面越来越紧张。还可以不断地插入其它描述。有条件的话,推荐大家多搜集类似的文章进行学习模仿。
上述内容不单可以用来自己学写故事,还能够帮助你从技巧的角度评判文章好坏。大家可以活学活用,重要的是掌握概念和思路之后,多多实操练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