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一个孩子,现在上初中了,他是典型惹人爱的孩子,帅气,聪明,懂事。但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个显著与众不同之处,十三岁了,不吃蔬菜,尤其是绿色蔬菜,丁点儿不吃,甚至炒菜都不能放一点葱花儿!
认识他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孩子不吃菜”,不吃菜,成了他的独一无二的特色。当大家以玩笑的形式一次次说起来的时候,我若是一阵心酸和心疼。十三岁的孩子,不知道蔬菜什么味道,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不是孩子对蔬菜过敏,不是孩子看见蔬菜就想吐!寻其根源,要追溯但他的幼儿时期。
那时候他才三四岁,这个年龄的孩子不爱蔬菜原本很正常。只要一次次尝试,不断变换花样的尝试即可,或者通过别的各种方式引起孩子对蔬菜的兴趣即可。但因为老人的疼爱,爸妈的放纵,并没有太在意,不吃就不吃吃吧!
后来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可以吃土豆了,一天三顿的吃土豆。不管是自家人围坐吃饭,还是与外人共餐,“这个孩子除了土豆,什么菜都不吃”这个话题,总是要被提起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孩子也认同的笑,并宣称:“我就是只爱吃土豆,我奶奶做的土豆丝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土豆丝”。
梅小七‖挑食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爱挑食他十岁左右的时候,有机会个这个孩子一起吃了几天饭,据我仔细观察,这孩子不是不爱吃菜,而是他怕他吃了就对不起他之前只吃土豆的宣言,也担心他吃了菜,就失去了特色。
有一天,炒了一盘芹菜炒肉。他挑着里面的肉吃,我估计他,你尝尝芹菜什么味道,我觉得你可能会喜欢。他有点扭捏,在我的一再鼓励和激将法,让他有了想动筷子的念头,因为我看到了他看芹菜的眼神,是想吃的。这时饭桌上又想起了一贯的玩笑声:“你放心,他不会吃的,除了土豆,一口菜没吃过,一个葱花没吃过,我们家炒菜都不放葱的。你让他吃芹菜,他不得怕有毒啊”,随后一群哈哈哈的笑声。孩子在没有尝试的愿望了。
私下跟亲戚家人交流了一下,建议不要再拿他不吃菜这件事开玩笑,正是一次次的强化,强化了孩子不喜欢蔬菜的心理,后来即便孩子想吃了,也放不下“面子”。他不吃菜的这个行为,其实是根据家人的反应做出的结果选择。
梅小七‖挑食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爱挑食看过本书《温暖的孩子》,作者是安东尼.比格兰,一位美国的行为和心理学家,在这本书里,最颠覆认知的是名叫“结果选择”的行为理论,指的就是,人类的行为顺序总是:先评估结果如何,再反过去组织行动,而不是相反。它重新排列了人类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前人们认为,人类行为有自主选择能力,遇见事总是先缜密思考、精心谋划之后再采取行动。而动物是靠适应环境的本能反应。行为科学家的研究却发现,我们行为选择的理性成分并不比鸽子、老鼠高很多。
尤其遭遇未知环境时,我们往往不是坐下来思考行动计划而是闭上眼睛先打一杆子,再低头看看有没有枣儿。要是有枣儿,这“一杆子”就会固化成习惯和兴趣,影响日后的行为。
梅小七‖挑食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爱挑食越来越多证据证明,儿童的习惯养成是在行为后果中不断学习的结果。譬如幼儿教育工作者发现,爱打人的孩子并不是天生喜欢打人的感觉,而是偶然发现击打能够赢得父母的关注,这种兴趣是在责怪中强化的。避免养出“暴力小孩”最好的办法是,减少对“暴力行为”的过度反应。
书里讲到了“强迫”,认为我们的家庭和学校里存在很多强迫行为。这一点对儿童学习和社交能力的养成伤害极大。强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责打、呵斥、讥讽、嘲笑、漠视、嫌恶,以及唠叨。
梅小七‖挑食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爱挑食强制式互动在成年人的人际交往中也很常见,“后果选择”论可以解释我们偏爱强制手段的原因。早期人类发现,用令人反感的方式制止对方的侵害行为,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人类基因便将强制偏好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一种下意识行为。
被强制的痛苦体验会给孩子种下反社会行为的萌芽。如果老师和家长总是动粗,孩子就会有样学样。他将因此学不到更高级的能力,比如互相体谅、抑制冲动或者以幽默的方式缓和矛盾。长大以后,不但知识学的少,还很难掌握得体的社交礼仪和情绪控制技巧。
梅小七‖挑食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爱挑食大量证据显示,高度强制的家庭和社会组织会造成成本高昂的行为问题,例如逆反心理、强迫他人、反社会人格等等。大量的强迫会给孩子带来诸多的成长问题。
一般强迫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孩子没有服从,就会逆反心理;如果孩子屈从了,他会回头看,觉得这个方法好用,他就学会用这个方法来控制和强迫他人,严重的成人之后会出现反社会人格。
梅小七‖挑食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爱挑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