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

作者: 似是故人来23 | 来源:发表于2022-09-11 18:20 被阅读0次

    网络暴力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网络暴力没有明确的定义。我列举了一些学者的定义,供大家参考:

    ●“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行为者的互动行为,网络技术风险与线下社会风险叠加,进而可能损害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身权利的一系列网络失范行为。从具体形式上看,主要以言语攻击、图片恶搞、隐私泄露等形式呈现。其特点是主体的不确定性、过程的可操作性、后果的现实性和控制的难度。

    ●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证实的网络事件发表攻击性、煽动性、侮辱性的不实言论,对当事人名誉造成损害的;宣扬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以及对当事人及其亲友正常生活的行为和言论侵扰,导致其人身权利受到损害。

    ●利用电子邮件、电脑、手机、摄像机等现代通信技术进行恶意骚扰的一种。,使对方无法有效保护自己,从而造成极大的身心伤害。

    ●网络暴力的实施者对于一些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利用网络黑客手段公布个人隐私,从网上追到网下。在无形的舆论压力下,造成被害人在心理上被强迫,进而导致在身体上被强迫的状态,这种状态足以阻碍被害人决定自己意志的自由和按照自己意志决定自己行为的自由。

    02

    网络暴力的根源

    1.网络技术的风险特性是网络暴力的潜在根源。

    一方面,借助虚拟技术,网络互动空间为“网络暴力”的出现提供了主体多元、责任分散的舆论场;

    另一方面,互联网是一个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系统,其中的海量信息强化了网络受众的风险感知。

    2.社会转型过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网络暴力的现实原因。

    一方面,经济社会的无序发展加剧了社会身份的分化,导致社会情绪持续停滞并涌入网络空间,产生网络暴力;

    另一方面,商业运营模式的广泛嵌入,催生了一大批“网络推手”,他们助长了非理性的网络舆论,加剧了网络暴力。

    3.网民低龄化的结构特征和泛道德化的文化心理是催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青少年由于心理性格不成熟,社会识别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以及青春期躁动不安的心理和昂扬的情绪,容易在网络上扮演“愤青”的角色。

    另一方面,传统中国是一个伦理社会,从中衍生出一种泛道德化的文化心理结构,体现在青年网民身上的惩恶扬善、消除暴力、维护和平的侠义情结。

    03

    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1.政府层面:创新社会治理思维,在应对网络暴力中发挥主导作用。

    一是反思制度设置的公平性,积极构建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促进转型风险有序释放。

    二是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研究和引导,建立和完善网络运营商的标准体系,防止风险信息发生变化。

    2.社会层面:提高自组织能力,在应对网络暴力中发挥主体作用。

    一是努力构建以家庭和学校为主体的教育监管体系,改善青少年社会化环境。

    二是积极创新以新闻界和学术界为主体的联动机制,营造有序、充满活力的舆论环境。

    3.网民层面:自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网络暴力的网络行为素养。

    就网民而言,应对网络暴力风险,必须注意网上网下行为的自我约束。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要自尊自律,遵守社会公德,避免成为网民攻击的实体对象;

    二是提高自身网络道德素质,学会冷静理性对待各种社会现象,避免在网络上发表过激、失实言论;

    第三,要增强网络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个人网络信息的隐私措施。

    论文推荐与阅读

    关于网络暴力,我强烈推荐大家阅读姜方炳老师的文章《网络暴力:概念、根源与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本文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角度系统全面的分析了网络暴力的概念、根源、应对,以及是否有对应去年武汉大学考题的头皮发麻!!!

    社会风险理论

    01

    风险的社会定义

    “风险社会”是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旨在解释现代社会的变迁逻辑。在贝克看来,(世界)风险(社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风险≠破坏(指已经发生的损害)。风险是指介于安全和破坏之间的特定中间阶段的特征。在这个阶段,对风险的“感知”决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风险是一种“实虚”,构成风险的是对文化的感知和定义。

    风险是威胁未来,(总是)与事实相反,成为影响当前行为的参数。

    风险陈述既不是简单的事实主张,也不是唯一的评估主张。同时,它也是一种“数字道德”,有时介于两者之间。风险与文化定义和可容忍或不可容忍的生活标准直接或间接相关。

    或缺乏控制,如“人为不稳定”所示;

    认识(重新认识)冲突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或无知;

    风险的“全球性”同时导致全球和局部的重组;

    知识、潜在冲突和症状之间的差异;

    一个人造的混合世界失去了自然与文化的二元性。

    [在这一部分,你可以看看乌尔里希·贝克2002年发表的论文《对风险社会的再思考》,对风险社会的具体内涵可以有更清晰的认识~]

    02

    社会特征

    学者杨雪冬认为,风险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的动力机制是基于财富分配的社会不平等,而前者的动力机制是对社会风险威胁的共同恐惧。

    具体而言,现代风险具有以下独特特征:

    不易察觉。现代风险是潜在的、不可察觉的和构建的风险,它们会造成系统性的、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危害。

    正直。传统风险主要影响一些特定的个人和社会群体,而现代风险是对整个人类的威胁。

    不确定性。现代科学再怎么发展,也很难完全把握现代风险。这一特点使得传统的风险计算方法建立在科学和法制(如保险、证券等)的基础上。)不再适合。

    建构主义。现代风险既现实又不现实。它对社会的刺激其实在于未来的预期风险。风险意识的核心不是现在,而是未来。它们可以由社会随意定义和构建。人们目前的经历和行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那些不存在的、想象出来的、目前是虚拟的风险的制约。

    平等。现代风险的分配在某些方面仍然沿袭并固化了阶级社会基于财富的不平等格局,但在很多方面却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分配逻辑。正如贝克所说,“贫穷是有等级的,化学雾霾是平等的”。

    全球。现代风险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其上述特征不仅体现在民族国家,也体现在全球范围。

    反身性。现代风险是反思性现代化的产物,它“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系统地处理现代化本身所造成的危险和不安全的方式”。其实是现代化本身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现代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越成功,风险就越明显。

    03

    社会风险的三个层面

    1.科学技术的维度。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它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潜在的风险。在风险社会中,科学不仅是定义风险的媒介,也是解决风险的资源。

    2.结构尺寸。指出贝克风险社会最根本的结构特征是“个体化”概念。人们不再以阶级、家庭等制度性的东西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物,而是以自己作为决策的主体。

    另外两个与个性化相关的社会结构变化是行业的灵活性和工作场所的多样化。

    3.政治层面。现代风险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反身性”,反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中就是“反身性”。贝克认为,风险社会是工业社会的反思性现代化过程。科学发展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导致限制民主的要求,这已经对现代民主构成了潜在的危险。“在风险社会中,出现了对民主的全新挑战。它包含了将极权主义合法化以防止危险的倾向。”

    群体极化

    01

    群体极化的定义

    群体极化现象可以追溯到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斯托纳(James Stoner),他用“风险转移”来描述群体讨论后形成的决策比讨论前的决策风险更大的现象。

    Moscovici、Zavalloni等人在Stoner的基础上首次使用“极化”和“极化效应”来描述小组讨论后,原来的态度出现了进一步的偏差(要么是冒险的偏差,要么是谨慎的转变);

    随后,科林·弗里斯、西莉亚·高格、迈克尔·比里格·比里格等。在他们1971年发表的文章中将“群体”和“极化”两个词并列,第一次直接使用了群体极化这个术语。

    【不同于我们的传统认知,桑斯坦提出了群体极化,这里要注意!】

    “群体极化”是指在小组讨论之前,群体对某个话题有一个初始的态度,而在小组讨论之后,群体的决策可能会进一步向这个初始的方向转移。换句话说,群体极化的核心问题不是群体成员态度的分布,而是群体讨论前后群体态度的变化。

    在理解群体极化的概念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两极分化”≠“极端”。

    ①群体极化中的“极化”是有方向性的,即群体在讨论后的立场要与讨论前一致。

    ②只要群体的态度在讨论后进一步向原来的方向漂移,无论漂移多少,都可以说发生了群体极化现象。

    ③群体极化中的“极化”强调群体讨论后群体或其成员态度的变化,以及群体讨论对群体决策和群体成员态度变化的影响。

    群体极化关注的核心是群体讨论对群体态度的影响,而不是群体成员态度的分布。群体极化研究主要是一种强调过程的研究,是一种动态的研究。

    群体极化不一定意味着个体态度的极化。

    02

    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机制

    1.社会比较理论(SCT)指出,参与讨论的群体成员会将自己的观点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观点进行比较,并根据这种比较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适当的修正,使自己的观点朝着多数人的观点(或群体所期望的感知方向)前进。从社会比较理论来看,群体成员态度的变化主要是基于群体讨论中的群体规范及其带来的群体压力。

    2.说服性论据理论强调群体成员的决策是建立在信息获取和思考的基础上的。在讨论中,小组成员将为自己的观点寻求并表达有说服力的论据。持不同观点的人所表达的正反两方面的论点,都会呈现给参与讨论的群体成员,而群体成员的最终决定取决于对这些论点的辨别和思考。

    03

    网络暴力的定义

    1.题目的性质。与“智力问题”(有正确答案)相比,“判断性问题”更容易出现群体极化。

    2.小组的组成。内部同质群体讨论后群体极化的可能性和程度会更高,同类人之间的讨论显著强化了群体极化。

    3.媒体。与面对面的小组讨论相比,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情境所导致的群体态度偏差会更大。原因可能是匿名性降低了成员感知到的群体规范压力,使他们可能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是反规范的意见,最后讨论后的意见比最初的意见更极端,导致态度偏差增加。

    社会和暴民

    01

    暴民的定义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指出,当一群人聚在一起形成所谓的“心理团体”时,此时他们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也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他们会表现出与个体不同的特点。勒庞称之为“暴民”。对勒庞《暴民》的研究立足于现实社会。目前网络社会就有这样的“乌合之众”。

    勒庞认为:“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兴起,思想感情因暗示和相互转化传染而转向共同的方向,倾向于立即将隐含的想法转化为行动,这是组成群体的他人的主要特征。他不再是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识控制的玩偶。

    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匿名性的存在。匿名不仅消除了个人识别系统,而且使降级和个性化成为可能。当孤立的个体在网络社会中游泳时,他们无法形成一个群体,即使他们聚集在一个讨论论坛中。但是,当他们受到某件重要事情的影响时,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可能会因为暗示和相互感染而转向同一个方向。

    02

    “乌合之众”的群体特征

    集体无意识形成于;行动上冲动、多变、易受暗示;存在时间短

    03

    “乌合之众”的行为

    非理性的非身体接触,可以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和行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暴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hf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