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三年级了,这三年来,一直陪伴在她的身旁,每天早晨和她一起读书,每天接送她上学、放学,放学之后陪她弹琴,一起吃晚饭,然后她写作业,我喝茶,待给她检查完作业,我出去散步,她看会儿电视和或是玩儿一会儿,之后,又一起从姥姥家回自己的小家,睡前,还要陪她看会儿书,或是听她讲在学校和小伙伴的事情。
就这样,每天陪伴着她,每天听她叫无数次的“老爸……”
习以为常,我常忽略了这种幸福,也许小女儿也没有意识到她对这种陪伴的依赖。
告诉她我要出去转转的决定以后,她就一直问:老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这还没走呢!”
“可是我会想你啊!”
“想啥啊,还没走呢!”
出门第一天,她就把弹琴和读书的时间挪到了写完作业之后。
第二天一早给我打电话:“老爸,你啥时候回来啊?昨天王大姨给我复印卷子,印了好几次,浪费了很多纸也没印好,我只好自己抄了。”
“你不在什么事都乱了!”然后就哭起来:“你快点回来吧,我想你了!”
“快去吃早饭吧,然后让你姥爷送你上学,爸爸很快就回去”。
晚上,小女儿把作业用微信传过来让我检查,不再相信身边的阿姨。微信上沟通很顺利,一口一个老爸,看来心情很不错。
晚上快九点了,又打电话过来:“老爸,我刚读完书,今天没有弹琴,明天补上吧,太晚了我不敢上楼练琴。”
接着又说:“老爸,我感觉很不好!”
“怎么不好呢?”
“你在家很有规律,早晨读书,放学弹琴,晚饭后写作业。可是现在这样,感觉不好!”
“那明天早晨老爸叫你早点起床,上学前读书,好吗?”
“好!”
“那睡觉吧!”
“嗯,老爸你早点回来!”
“好,我会尽快回去的。”
“晚安!”
“Good night.”
“Good night.”
和她告别后,我在想,这种全天候的陪伴是给了她一个拐棍,现在拐棍倒了,她感觉生活都乱了,看来一些习惯还没走养成,每天坚持下来的,都是家长坚持的结果,一旦离开监督,离开看管,孩子还是缺乏足够的自律。
不过,出门仅一天,孩子就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且不回避,不逃避,不因为没人看管可以有更多玩的时间而欣喜,我想这也是值得家长欣喜的吧!
除了这些,还应该欣喜的是孩子的想念。小孩子也许很简单,说了那么多,也许她只是单纯的想念而已!
明天,后天,大后天,她都会表达什么呢?
也许我该多离开她一些时日,让她自己把习惯建立起来。如果不是依赖家长,不是靠监管、呵斥甚至谩骂而是在自律的情况下把平时该做的事情有序完成,进而内化于行,形成习惯,那将是这次我的这次的最大收获。
我相信她,相信她会因为这次离开而得到成长,相信她一定会和她的老爸一样有所收获和感悟。
期待看到彼此的成长。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