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的佩珍似乎是个传统的女性 ,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家庭 ,然而对于适应了佩珍照顾的一家人, 早已习以为常 。
在影片开头, 一只测风向的白色气球 从窗前飞过,妈妈季佩珍看到了,十分兴奋 。可丈夫忙于自己的事,并未关注,只有她兴奋地打开窗去看,这时从窗口溜进的风把丈夫正看的报纸吹乱了,丈夫忙不迭的压着报纸 。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是不会注意 。
再说说妈妈最爱的女儿李小美, 她对妈妈的过度关注极为不满,总有一种被控制的烦恼 ,所以她极力想逃出家,逃离母亲 。有时爱真的就像手中的沙子,抓的越紧,反而抓不住什么 。
丈夫李云舫因几年前一次失误,至今无法拿起手术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忽视了妻子的健康 ;痴呆的婆婆也不会过问儿媳的健康 ;极力想逃离母亲的女儿,更不会关注妈妈的健康 。佩珍妈妈如中央空调,温暖了周围的人 ,却忽视了自己的健康 。
佩珍妈妈有自己的工作,也有自己的爱好 。她年轻时在海洋研究所上班, 她当初的工作就是放气球测风向。而且她还积极报名参加南极科考队。当被录取时 ,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于是她选择了孩子,作别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当女儿在北京过的不如意,对自己的工作充满厌恶时,佩珍妈妈曾经说过 :“姑娘,要是不喜欢就扔了它,无所谓的,不要把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你年轻轻的, 你活得积极一点行不行 !”似手妈妈最喜欢的事就是把生命献给了家庭 ,而且从来也没有问过自己这样做值不值 。
女儿希望妈妈不要老为别人操心 ,希望妈妈能有自己的生活,但妈妈还是选择了要为亲人们操心 ,她希望女儿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
尽管女儿多次说过“你能不能别管我了”的话, 但妈妈依然坚定的说:“我不管你,谁管你,我是你妈呀 。”也许母亲的坚强,就在此,女儿的任性与顶撞 丝毫伤不了她处处为女儿考虑的热情 。
其实长大的女儿是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的 。比如她最终也明白,那个渣男不值得爱 ,所以主动提出与他分手了 。有时妈妈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处理问题能力 ,毕竟有些路是需要孩子一个人去走 ,父母是无法替代的 。
为什么佩珍妈妈要活得如此伟大呢?为什么要一味付出呢 ?也许社会希望女人放弃 一切,照顾好家庭。我认为这也是对女性的一种道德绑架 。这正是这个导演思想局限之处 。
电影中,李文舫对自己的母亲都没有耐心,本该他承担的责任,他没有做多少。 而媳妇佩珍承担了许多,这有点说不过去 。为了让佩珍的形象更完美,导演为她设计了“伺候了你(婆婆)这么多年,我都分不清你是妈妈还是婆婆了 ”的台词,这就有点过火了 。难道佩珍从没有抱怨过吗 ?难道她真的对这这些年的苦累的生活已安之若命了。
为什么我们要让这个母亲无怨无恨 ,似乎要把她塑造成一个感动中国的人物 ,这种标签贴得何等的粗暴与虚假。
虽然历史的车轮已到了新世纪,可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编剧似乎还热衷于宣传想象出来的完美的妈妈形象 ,这种形象其实是没有个性的 ,也是被大家无视的 。
如果不是她被查出来得了绝症 ,如果没有她与病友刘玫的那一段交往 ,我们无缘看到佩珍妈妈身上 那种 洒脱与张扬的 一面 。如果没有后来丈夫对她的关心与女儿 对她的依恋 ,我真为这样被人忽视的完美的妈妈感到悲哀 。还好周围的人最终意识到了佩珍的重要性 ,但很难说得清这真的是爱,还是家人内心的愧疚 。
我认为现代女性还是要以事业和家庭并重 ,一定要有自己的爱好和生活圈子 ,绝不能活得没有了自己 。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妈妈也需要周围 亲人的爱与关心 。千万不要在了“成圣的路上”牺牲了自己 !千万别被不合理的价值观左右自己的人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