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时间在呼唤

时间在呼唤

作者: 龙墅 | 来源:发表于2020-06-25 17:41 被阅读0次

    时间是最能证明一切的东西。有些职业像陈年老酒一样,从事的时间越长越吃香,譬如医生、律师、教师、古玩鉴定师、会计等。

    平时大大咧咧的我,自己也想不到,五十岁后能专心于阅读和写作。有人说:"写作越晚越好",这句话用在我身上是合适的。因为阅读深度决定写作深度。像有些历史散文,年轻时书看得少,涉猎的范围又狭窄,年轻时还真写不出来。它需要作者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能与古人平视,能体贴、对话、甚至与古人神交。

    查阅历史书

    我是个快枪手。小时候在田间劳作,拔秧、种田、割稻、锄草每样农活就突出一个“毛快":手脚麻利但粗糙。读初中写作文时,老师也常说我构思快,出手快。当别的同学还面对作文题目咬着笔头发呆时,我已经一段文章写成了。现在写文章也一样,一旦主题确定后,基本上一个上午,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就一气呵成。并且不那么仔细较对就把它发表在简书上。以致于一开始发文时,海亮初中校长寿德常说我的文章错别字多!

    确实,我写文章追求快,虽然思路敏捷,但错别字、错句也多,实际上这就是"毛快",不求精益求精。在我所了解的诸暨几个文学爱好者中,陈强、陈侃章和潘丹是属于学者型的,喜欢钻故纸堆。常常出一文竟需耗时几个月甚至半年,因为需要考证大量的史实,翻译许多古文;而赵智国、梁培甫、陈永新的文章属于精雕细作,他们不在于量多而在于精,几乎是隔半月甚至几个月出篇文章;而何延东,许利明的文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读起来像一股清泉,让人产生甘甜的味道。而斯舜威老师的文章,不仅产量高而且追求文学表达,并且干净利索,剥皮见骨,通情而又达理。在文学上,他们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前辈。

    斯舜威老师

    一个作者要写出好文章,我觉得需具备两个重要条件:时间、人性。时间没有重量,却有压力。一代名医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来成就。

    我现在沉迷于写历史散文,但这需要花费我大量的读历史书的时间,常常写一篇历史散文,需要查找的史书却要四、五本,有时还需"度娘"帮忙。

    当然,要真正读懂历史,又谈何容易,正所谓"一篇读罢头飞雪",没有宏大的气魄,没沧桑的经历,没有丰富的知识,即使对史书倒背如流,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将历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方可称得上懂史。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没有人能够不承受历史的风霜,观察古人,思量古人正是为了反观自身。这正是"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得识成立的人性基础,亦是今人理解古人、古人理解更古者的人性基础。

    经过几年磨练,现在我写的文章错别字已大大减少了,但"产量"还是没有减下来。是的,阅读写文已经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以至于一天不阅读写作,总觉得有些茫然,不知道干什么好?!或许,这也是一种病?!

    但我的心更静了,我可以一个人在独立的办公室里待上一个上午或下午,痴迷于书堆中,看那些伟岸的、恣肆的、浑厚的历史散文。夏坚勇的、耿立的、夏立君的、谭伯牛的、侯兴国的、郑骁锋的、张玮的、张佳炜的、陈启文的等等作者的书,都是我的最爱。

    我想糊涂点活着,深刻点存在。

    2020年6月25日上午写于办公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间在呼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os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