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一夜暴富的神话,屡见不鲜。
比如,今天我们讲到的这位——
因一次饥饿点燃了创业梦,转手又把自己的“孩子”卖给他人;
曾在大街小巷送外卖,却一次性地从马云手里转走665亿。
他,就是外卖平台“饿了么”的“亲爹”,超级独角兽创始人,张旭豪。

有人说,张旭豪是赢家,毕竟33岁就实现了财富自由,过亿的现金拿在手里,想怎么花怎么花。
也有人说,张旭豪输了,最终还是屈服于资本,将“一手带大”的孩子,拱手让人。
是他干不下去了吗?
2018年,“饿了么”还处于“上升期”,与行业老大“美团”的PK,胜负未定。
那是有什么隐情吗?
早几年时,张旭豪曾对经纬中国创始人说:我就想独立发展,最终有一天能去敲钟、能去上市,能把这个事情做到中国第一!
甚至,就在收购前2个月,张旭豪还一口否认被收购的传闻,发朋友圈劝“各位亲朋好友都冷静点”。
结果,就在愚人节的第二天,他突然宣布饿了么将以95亿美元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成就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全现金收购的最大一笔交易。

到底发生了什么?
卖了“饿了么”以后,张旭豪又去干了什么?
如果你了解“饿了么”从0到1的曲折历程,就会发现张旭豪是真心明智!从而给了“饿了么”一个最好的归宿。
如果你也刚好有创业的想法,不如一起来看看:张旭豪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实现人生巅峰的?
01 饿出来的公司
张旭豪是个标准的“富三代”。
1985年生于上海,爷爷是知名的纽扣大王,父亲做渔具生意。
长在商业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张旭豪帮爸爸讨过债,带妈妈炒过股,早早就有了敏锐的经商头脑,对市场的嗅觉非常灵敏。

2008年,在上海交大读硕士的张旭豪,一天夜里和室友在游戏里“鏖战”,突然感觉饥肠辘辘。
“我饿了,等会,先去找点吃的。”
说罢,他就开始给学校周边的小饭馆打电话,竟然,没有一个打通的!
“现在要是有一碗热腾腾的米饭,花两倍价钱,我也愿意啊~”
同学的一句话,让张旭豪嗅到了商机的气味。
第二天,他便和好友康嘉一起合计,搞个“外卖”生意:“咱们在宿舍用电话接单,然后找送餐员送餐,一单抽成15%。怎么样?”
就这样,他们找了几个人,把学校附近的餐馆信息搜集整理出来,印成小册子发给同学们,然后通过接打电话,赚取抽成。

然而,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旦干起来,问题就来了——
首先,配送可是个苦力活儿。
尤其赶上个刮风下雨的,根本找不到人。这时,张旭豪就只能跟康嘉亲自上阵。一个冬天下来,两人脚上满是冻疮。
这还不算最糟的。
刚开始,他们只是用电话接单,送餐、结算都要在线下完成。不仅收到好几次假币、游戏币,更是每天都要对账到深夜,一天睡4、5个小时,一个月的收入却只有4000多。
“这样下去,创业没成,倒先把自己累死了!”
张旭豪想到了改变。
他把自己关在宿舍冥思苦想了一个星期,最终联系到软件学院的叶峰,说服他加入自己的创业团队。
就这样,2009年4月,“饿了么”订餐软件正式上线!
店家和客户可以在平台上自己接单、下单,既简化了中间环节,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你可能会说,张旭豪家里有的是钱,他当然能“想一出是一出”了。
实际上,正因为家里世代从商,张爸爸早早就开始培养孩子要“学会用钱”。
张旭豪刚上大学,他就把10万块钱一次性打到卡里,说:
“以后的生活费不要再问我们讨了。”
而张旭豪也丝毫不怵,转身拿着钱去买股票,在本科阶段就积累下了第一桶金。
所以,这次办“饿了么”的资金,全都来自几个学生,甚至,有人把学费都贴了进去。
大家每天精打细算,争取不花一分冤枉钱——
他们到处贴小广告,结果把城管给招来了。
他们又印了20000张宣传单,早晚不停地扫楼。
他们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在学校论坛上给每个人发私信,扩大饿了么的知名度。
……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张旭豪在交大以及周边餐馆出名了。
从餐厅加盟,到网上下单,打包配送,签收打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然而,就在一切都在往顺利的方向发展时,问题出现了!

02 被创业耽误的出国梦
转眼到了毕业季,饿了么的创始人们,面临创业以来最严峻的一次抉择:要想顺利毕业,创业就得暂停!
更何况,张旭豪早就计划毕业后到香港理工大学继续深造,可没想到半路弄出来个“饿了么”。
怎么办?
一个简单的决定,往往就能决定你以后的人生走向。
在毕业和创业之间,5个核心创始人有人选择了向左,有人选择了向右——
张旭豪、康嘉、叶峰坚持“干就干到底”的信念,宁可不出国、不读博,甚至休学,也要把“饿了么”做下去。
汪渊和曹文学则一定要拿到毕业证。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学生项目”破釜沉舟。
后来,拿到毕业证的汪渊又回到团队,而曹文学却再也没了消息,也不知这位创始人如今心情如何。
但不管怎样,经历了这一次“人事变动”,饿了么的核心团队变得更加稳定,也更有战斗力。
为了难得的知己和大家共同的目标,每个人都孤注一掷,一起冲向梦想的彼岸。

但2010年前后,外卖行业刚刚起步,很多人还处于观望状态。
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多菜品,张旭豪就一家一家餐馆地去游说。
据说最夸张的一次,他们轮流跟一家谈了30多次,最后对方被烦得不行了,才勉强答应上线平台。
虽然这种“笨办法”有效,但毕竟不能总用。
张旭豪就又想了一招,带着饿了么到处参加“大学生创业”比赛。
得不得奖金倒是其次,扩大知名度与认可度,是他最想要的。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认识了“独角兽捕手”,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
2011年9月,饿了么接到第一笔投资,随后又经历过几轮融资,虽然数额不大,也算是进入了一种稳步发展的状态。
可,好景不长。
2013年,互联网迅猛发展,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外卖行业突然进入爆发式成长。
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大众点评、阿里淘点点纷纷入场,掀起了一场市场抢夺大战。

虽然与这些“后来者”相比,张旭豪属于“元老级”人物。
但市场才不管你是“先来”还是“后到”,只看实力说话。
没上过一天班,直接从学生变老板的几位创始人,在那些创业前辈面前,显然非常稚嫩。
已经创业6年的张旭豪,迎来了第二次艰难抉择。
03 找准软肋,有力回击
面对诸多强劲对手,拥有2、3百员工,估值仅有1亿美元的饿了么,决定迎难而上!
张旭豪仔仔细细地分析了几家竞争对手,发现实力最强的美团,虽然在资本、人才、技术开发方面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却在地区拓展方面,趋向保守。
发现敌人软肋,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攻击!
张旭豪迅速调整战略,增加各地区人手,并主动挑起外卖市场价格战,就为打出一个“名号”!
每次与城市经理开会,他都会拍着桌子怒吼:“不要管成本!只要市场份额!”。
就这样,到了2015年,混战的结果,就只剩下饿了么和美团。

巅峰对决,换句话说,就是“看谁更能烧钱”。
如果你还有印象,2015年那阵,外卖平台的补贴是真的香!
定个豪华套餐,几块钱就能搞定。
是餐馆大酬宾吗?当然不是。这就是平台在赤裸裸地烧钱。
当时的张旭豪是一边疯狂给补贴,一边到处找融资。
2015年1月,饿了么拿到中信产业基金领投的3.5亿美元融资。同年8月,又得到一笔6.3亿美元投资,估值直接突破10亿美元,正式成为“独角兽”企业。
再看他的对手美团,似乎已经“后劲不足”,只要乘胜追击一把,便能获得胜利。
但,就在此时,一场意外降临了。

10月,曾经投资过饿了么的大众点评突然“倒戈”,宣布与美团合并。并且关闭了饿了么在大众点评的所有入口。
什么意思呢?
大众点评20%的股份,在互联网大佬腾讯的手上。
之前,饿了么和大众点评合作,相当于默认隶属于腾讯系。
但,随着大众与美团的合并,饿了么相当于一下子被踢出了局,甚至站在了腾讯的对立面。
这对于张旭豪来说,就太不利了。
孤立无援的他,只得被迫倒向阿里。
毕竟,要活下去,少了资金的支持,是万万不能的。
经过多轮谈判,阿里向饿了么注资12.5亿美元。
从此,饿了么就彻底变成了阿里系。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一年,饿了么又上了“3.15名单”,一时间,整个公司都陷入了困局。

04 识时务者为俊杰
为了挽救颓势,张旭豪曾寄希望于兼并其他公司,来维持市场份额。
但,即使花了8亿美元,收购了百度外卖,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依旧没有起色。
再看无论是流量还是服务都优于饿了么的美团,则是一路高歌猛进。
虽然此时的饿了么尚未到“穷途末路”,但再想翻身,恐怕也是希望渺茫。
2017年,阿里再次收购饿了么10亿美元股份,此时张旭豪手里,就只剩下了2%股份。
无论是决策权还是话语权,都已不在他的手上。
摆在张旭豪面前的,有3条路——
1、和美团合并;
2、被其他企业收购;
3、自己死撑。

给了美团,就意味着从此外卖市场一家独大,而自己死撑,则很可能钱花没了,公司也没了。
在仔细权衡后,张旭豪还是选择了阿里。
拿到上亿收购金的张旭豪,是不是就此退休,隐居于江湖了呢?
当然没有。
他转身也投奔到了阿里旗下,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的新零售战略特别助理。
换句话说,房主把房子卖了,然后自己又搬家住了进来。
转年,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胡润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上,张旭豪以55亿元排在第19名。
今年,张旭豪又以90亿元财富位列《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第490名。
这笔买卖,干得漂亮!
说不定哪年张总心情好,又干出来个“困了么”,也并非没有可能。

05 尾声
如今,饿了么虽然已不属于张旭豪,但它还在为大众服务。
张旭豪也因为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智慧决策,而拥有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学业面前,他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创业;
在混战面前,他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了主动攻击;
在颓势难救面前,他果断止损,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所以,如果换成你,会怎么选呢?
欢迎留言,我们讨论区里继续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