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回答自己》

作者: 回音_陈毅力 | 来源:发表于2017-01-10 00:47 被阅读0次
《自己回答自己》

以前的我问:天上到底是否有佛祖及神仙?要是有,他们又在哪里?地底下到底有没有十八层地狱?要是有,门牌号多少?

2009年的我答:天上没有“所谓”的佛祖及神仙,地底下也没有“所谓”的地狱。佛祖、地狱都在你的心里。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心魔压住,你展示在世人的面前就是西方的佛了;如果你心里的佛性被贪、嗔、痴的灰尘蒙住了,你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可能就是地狱里的魔鬼。

以前的我问:真的有佛这个人吗?佛代表什么?

2009年的我答:有!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他是一个觉悟者的尊号。而在今天它更是代表一种觉悟的精神。类似今天我们在谈雷锋,今天的雷锋已经不单单是代表某个人而已,更是代表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佛的境界表现为:全知全觉、大智大慧、慈悲化身。。。。。。

2015年的我答:佛的境界最重要特征:菩提心 + 般若。(2015-10-15新增)

2017年的我答:佛陀在世几十年的说教,其目的就是希望众生能通过了悟真理、看到事物里面的实相而得到解脱。(2017-11-13新增)

2018年的我答:跟解脱、智慧相比,佛教所有的仪轨都只是它的旁枝末节,如果你只重视它的仪轨,那可真的是舍本逐末了。(2018-12-4新增)

《自己回答自己》

以前的我问:要成为佛,真的不能杀生?真的不能吃荤吗?

2009年的我:不一定!不杀生、不吃荤的核心精髓是培养慈悲心的一种方法,一个不杀生或不吃荤的人也不一定就有慈悲心,反之一个杀生的人也不一定就没有慈悲心。还是佛陀说的好:世间一切无常,如果这世界上老鼠的数量是人口十万倍的时候,是让地球变成老鼠居住的地球,还是保持以人为主居住的地球?有慈悲心的人在那时候就应该去灭鼠了。

2016年的我答:如果吃素者自以为站在道德制高点,甚至看不起吃荤的人,那吃素反而会成为他修行的障碍。(2016-5-12新增)

2017年的我答:动机、发心,很多时候比行动还重要,甚至它决定了你的行动是在造善业或是恶业。例如,你为了救一群人的生命而造成对另一个人的伤害时,也许这行为不但不是在造恶业,更可能是在造善业。(2017-1-9新增)

以前的我问:佛教的真理是永恒的吗?佛教会永存吗?

2009年的我答:不一定!佛陀说过:一切无常,当然这也包括了佛法及佛教!要是有一天大家都达到佛的境界了,佛教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就如:要是今天我们大家做人做事都已经达到雷锋的境界了,这个社会还需要“向雷锋学习”这句标语吗?显然是不需要了!

2016年的我答:佛陀所说的“空性”、“因果”、“无我”,也许真的就是宇宙的真理。(2016-11-20新增)

《自己回答自己》

以前的我问:这世界真的有神通这种事吗?真的能通过算命了解自己的未来吗?

2009年的我:当然没有,要是有这种事,美国到现在还找不到本拉登吗?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损失还会那么惨重吗?选个总统还需要国家花那么大的财力物力吗?如果一个能知道自己未来的事,我觉得也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2015年的我答:就是有神通这事的存在,它也永远无法与业力对抗,你当下正在做的是善业还是恶业,这才是最大的神通,如果你造了恶业,再大的神通也救不了你。(2015-6-14新增)

以前的我问:真的有六道轮回这种事吗?真的有因果报应这种事吗?

2009年的我答:到现在自己还是无法相信六道轮回的事,我更相信六道轮回只是一种教育的方式,是一种劝人为善的方式之一。因果报应的事我是百分百相信,但因果报应再有一个六道轮回故事作为辅助说明,效果就会更好!例如,在我们的周围还是会时不时出现好人没得到好报的事,也不少干坏事的人也没得到相应的报应。如果出现诸如此类的事的时候,用六道轮回来说明就非常完美了,这辈子没得到报应,下辈子也一定会得到报应的。如果一个经常殴打父母的人,听了六道轮回的故事(这辈子用左手打父母,下辈子就会有只残疾的左手。),明白了这辈子殴打父母的业障,下辈子这业障一定会给予有很严重的报应时,他能停止继续殴打父母。这个时候六道轮回是否真实已经不重要了,劝人为善的目的达到了,这才是它的核心价值!

2012年的我答:从逻辑上分析,六道轮回的说法是完全行得通的,从目前的科学层面尚无法给予有效的证据,所以目前的我不再说不相信轮回之说了,但也还是无法确定轮回的存在。其实人道中也能用六道来加于分别各种状态,甚至十道层次来区分众生,如果一个人经常发怒,那这种人跟地狱道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如果一个贪欲非常强烈的人,他何尝不是生活在饿鬼道上;如果一个人经常不带目的地帮助他人,那这种人何尝不是行走在菩萨道上。(2012-1-18新增)

2015年的我答:轮回也许是佛学里很重要的特征之一,但人生的核心是当下,而不是在看不到、摸不到的下一世。轮回是否存在关我屁事,因为我已经能安心接受一切发生在我身上的所有好事与坏事,已经懂得努力去做当下最好的自己,下辈子也许会轮回变成一只愚痴的猪,但我相信那也会成为一只快乐的愚猪。(2015-10-15新增)

2017年的我答:目前的物理量子科学最前沿的研究,什么量子纠缠、、什么超炫理论、什么多维空间、什么宇宙黑洞。。。。。。很多观点越来越接近2500年佛陀的发现,确实事物的存在并不是你看到或看不到决定的。至今对六道轮回的事,我更欣赏佛教一段偈:“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所以种好你当下的每个“因”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下一世都由你这一世所种的“因”而决定的。(2017-1-5新增)

《自己回答自己》

以前的我问:真有上天注定命运这种事吗?

2009年的我答:没有,一切无常!我对命运的理解是:已经发生的事就叫“命”,还没发生的事(未来)都存在变数就叫“运”。未来的“运”就是用你现在所作所为的因去创造未来的果!当然厉害的人也许从你目前的所作所为,就能精确判断出你的未来会有怎么样的果。

2015年的我答:这世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囧事及逆境,也许都只是在还上辈子造的业的果报而已;但要告诉自己这辈子所造的业,大部分的业債是不会让你拖欠到下辈子还的。抱怨囧事及逆境还不如安心接受它,因为那只是属于自己的业債而已。(2015-10-15新增) 

2018年的我答:命运也许是有部分是存在的,而宿命论的说法就肯定荒唐了。一部分的命运是你无法改变的,就是你的父母是谁、你的兄弟姐妹是谁,而你的人生是否幸福快乐的大部分决策权却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所以不快乐就应该找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去怪命运。(2018-12-4新增)

以前的我问:济公是个和尚,好事做得特多,而且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样的和尚真是好和尚!

2009年的我答:济公做得真的好,但作为和尚还酒肉穿肠过就不是很好了,每个人做事还是要尽量遵守现世的一些法规。当然如果济公戒律遵守的很好,但没能帮助别人,那我还是希望看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济公。如果能见到又遵守戒律又帮助别人的济公就更完美了。我们团队的一切都跟我们每个人有关系,不能因为自己个人的行为而影响团队的名誉!

2015年的我答:现在才知道这句经典的话出自: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成都)时,在城外的庙里驻扎还强迫寺里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答应不屠城,我就吃肉。”张献忠答应了,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念“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他是为了城里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我不知道该故事是真是假,但故事还是让我明白了,不论任何人说的箴言,都还是要经过自己思辨后再去学习及行动。济公、佛陀所说的话,他们也都允许我们去怀疑、去思辨的,否则就容易让自己走入迷信的怪圈。(2015-10-15新增)

《自己回答自己》

以前的我问:人死了,会去哪里?

2009年的我答:人应该是由一个看得见的肉体及看不见的灵魂或思想而组成的,肉体一定会消失的,思想也不一定可以永垂不朽,但灵魂会去哪里呢?对这些问题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考虑,考虑也没用。当然不怕死并不是意味着自己就可以随心所欲去做一些危险的事,碰到危险的事,过后还是应该加于反省总结,今后才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危险的事! 该睡的时候就睡,该吃的时候就吃,该爱的时候就去爱,该死的时候就由它来。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孔子对这个问题就回答得很好:未知生,焉知死?生的事你还没弄明白,干嘛想要去了解死呢?

2013年我的答:佛教的概念,死后你会根据自己的业而去该去的地方。佛祖也改变不了你的业,业是自己创造的,所以自己才是自己未来的主人。就如:我梦想成为富翁,但决定你是否会成为富翁却不是梦想,而是每个当下自己是否努力了、是否利他了。。。。。。(2013-11-12新增)

2016年我的答:佛教对死亡的很多观点我是认同的,如: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分析死亡,并不是为了让我们产生恐惧,而是要珍惜当下的人生,我们可以做许多重要的修行;等死亡来临的时候,才能避免让自己不知所措。自己还是觉得可以了解一下死亡,但没必要花太多的精力耗在未知的事上,如果活着的时候,你能每天积福、积德,死亡来临的时候,你也能非常淡定去面对的,如果一个对死亡很有恐惧感的人,他的佛法一定没修行好。(2016-5-22新增)

以前的我问:僧人、居士每天念经,有用吗?

2009年的我答:因人而异,如果念完经会让你内心得到平静,让你从经书里得于提高你的智慧,那这样的念经就是有用的。如果念经只是因为别人说每天念诵经几遍会带来什么福报,我觉得这样的念经是没任何意义的。就像小学生背乘法口诀一样,刚开始学的时候,肯定要背,但到你已经完全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的时候,你还坚持每天背诵一万遍乘法口诀,这肯定无法让你成为数学家的!

2017年我的答:佛学很重要的两种修行方法,其中有以信心、诵经、诵念佛法为主要方式;还有一种以思辨与批判性思维的修行方式。我个人更认同第二种的修行方式,佛陀应该也是一位批评思维的专家,否则他肯定还是一个印度教徒。(2017-1-9新增)

以前的我问:奇怪,想不出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社会上很多信息又说人不能没有理想,不能没有目标,否则这种人活在世上也是走肉行尸,郁闷中。

2009年的我答:继续郁闷着!还没找到答案!还是喜欢闽南歌中的一首《欢喜就好》,自己的原则:自由的心(什么都不上瘾,心不随境变)+ 正确地快乐着,欢喜就好!也许这也算是人生目标吧!做一个没有人生目标,却能正确地快乐的人何尝不是一件明智的事!

以前的我问:释、儒、道谁最强?

2009年的我答:没有谁强,合适就是最强!每个人不同的阶段,他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说合适才是最重要的。但我个人还是较喜欢“杂家”,也许今天没有这个名词,但今后可能会有。杂家吸收的是各家的精华,就连黑道有的精华我觉得都可以学习的!借用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以前的我问:乩童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2010年的我答:乩童就是类似人与神鬼之间的联络员,自己倒是没现场看过,只是听说及电视上看过正在工作的乩童而已。真假要看从谁的角度来判断,如果从乩童的角度来看,我估计有真有假,肯定有部分乩童是因为要骗财才从事乩童的工作,有部分乩童真的觉得自己能与神明连接上,这部分的乩童他自己肯定觉得自己是真的。但实际呢?有时自己的感觉也会出错的。如果我们的世界真的存在有另外的空间,为什么我们会想去打扰不同空间的人呢?有人思念逝去的亲人,也许也会通过乩童到另外的空间把逝者找出来聊聊天。请这些人试想一下,如果,逝去的人在另外的空间也思念你,他在他的空间也找个乩童,想找你去他的空间与他聊聊,你会有什么感受?自己觉得还是顺其自然才是最美的,不打扰别人才是硬道理。(2010-1-27新增)

以前的我问:追求名、利而努力不对吗?如果大家都看空名与利,那社会还否会进步呢?

2010年的我答:如果你是为了名、利而努力,并把此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那就不是明智的一件事了,只会是为自己增加一个无形的枷锁而已。名与利只能作为人生努力工作过程后的一件附属品而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把自己本份的事做好,满足并超越别人对你的期望,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名与利必定会在你生命中用附属品的形式出现。(2010-3-15新增)

以前的我问:去寺庙拜佛,佛祖真的会保佑我吗?

2011年的我答:如果你只是带着水果、香火。。。。。。,还带上自己美好的愿望,去向佛祖祈求保佑,我估计佛祖很忙,应该是听不到你的祈求,而无法帮上你的忙。如果你能真正了解佛,佛也许还真的会保佑你。但首先你要知道寺庙里的佛像是谁?其实那佛像就是你自己,是内心深处的你,如果你把拜佛的过程,当成自己与内心深处的自己一次真诚对话,也许那佛像(内心的你)还真的就保佑了你。 如:你去寺庙祈求佛祖保佑自己事业有成,首先你就把这个信息告诉自己心灵深处的“佛”。“佛”会说:首先属于自己的本份工作做好了吗?肉身的我回答:还好,本份工作至少能完成70%。“佛”说:本份工作都无法做到100%,我怎么能保佑你呢?要想事业有成,完成本份工作是不够的,你不但要做好本份工作,还必须做好超越你本份的事。今后让我来随时提醒你,但再厉害的“佛”也无法在行动上帮助你,你要懂得用行动来体现你接受了我给予你的帮助,如果你不行动就代表你不愿接受我的保佑,那我也是无能为力了。反之佛的力量也是要靠你的行动来得到体现的。(2011-6-23新增)

《自己回答自己》

以前的我问:佛陀当年传教时,真的那么忙吗?忙到伙食都无法自己解决,整天要托钵去到处乞食才能存活下来?前几年看到中国百丈禅师设立的《百丈清规》强调“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事,觉得很是感动,都是四肢健全的出家人,靠自己完全可以活得很潇洒,何必要去托钵呢?

2012年我的答:现在完全能理解佛陀老人家托钵的用心良苦,布施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别人有发善心及布施的机会,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别人增加更多的善心及慈悲,还能帮别人积更多的福德。也许这就是佛陀老人家的用心良苦! (2012-1-18新增)

以前的我问:佛陀的《割肉喂鷹》、《捨身飼虎》故事怎么可能是真的,如果是为了国家、为了救人而牺牲自己,这是英雄所为。可这佛祖却为了畜生牺牲自己,除了“傻”“骗人”这词汇,真不知怎么去形容他老人家了。

2013年我的答:任何的故事都有着两层的意义,一层纯粹故事的感观内容、一层却是故事深层的内涵哲理。故事的真假,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故事能让我明白了什么?这才是核心!现在我明白了,鹰、老虎虽然给了佛祖的前世痛苦甚至死亡,但它们却也是佛祖成佛很重要的助缘。如果这哲理能在我们生活中得到运用,也许成不了佛,但在生命中碰到痛苦及烦恼的时候,你就不会再用抱怨的方式去面对它们,而是会采用淡泊的心去面对它们、去处理它们。任何的痛苦、烦恼都能成为我们成长的善缘!帮助别人很多时候是需要舍去一些自我的东西,舍的过程也是去掉“我执”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这世界的伦理往往就是有舍有得。佛祖说的故事并不是让我们去学他割肉给挨饿的动物吃,而是让我们要有颗慈悲的心及努力去除“我执”之心、让我们明白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付出也不要太在意是否马上有回报,汇款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到你的帐户,这辈子来不及回报,下辈子也会回报你的,你的业永远是你的,谁都夺不走的。今天佛祖的这两个故事对我来讲,它的内涵已经超越了它的真假,感恩佛祖讲的好故事。(2013-11-12新增)

以前的我问:都说学佛的目标是成佛,那这辈子怎么观察一个修行者的成果?

2017年我的答:个人觉得目标定得太过远大未必就是好事,我更觉得不应该把成佛定为自己的目标,成佛最好的方式是以附属品的方式而来,你只要通过生活中的修行提高自己的智慧,拔除自己更多的贪、嗔、痴,努力去利益更多的人,不断的在生活中去实践、去叠加,搞不好未来的某一世你就真的成佛了。观察一个修行者的成果,并不是看他的头型及身上的服饰、不是看他是否能把五部大论背得滚瓜烂熟、不是看他打着双盘能静坐多久、不是看他能说出多少的佛理、不是看他的上师是否是高僧大德、不是看他是否拿到了格西的学位,而是要看他的烦恼是否更少了、他的嗔怒是否更少了、他是否更谦逊了、是否更慈悲了、发现美的能力是否更强了。因为你所有的内在,它必然会体现在你的脸上、会体现在你的行为上。(2017-1-8新增)

《自己回答自己》

以前的我问:观音心咒---嗡嘛呢叭弥吽,说是长期持诵这六字真言就能消灾,这是真的吗?

2017年我的答:六字大明咒是代表观音(四臂观音)关闭六道之门,使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往生清净极乐净土的纯佛教理念。以我目前的水平还是理解不了,只靠持诵这六字大明咒就能消灾的修行方式。如果求观音、拜观音、持诵观音心咒算是一种修行方式,那我还是更愿意选择用学做观音的修行方式进行修行,在生活中学用观音菩萨的慈悲思维模式进行思考、进行行动,努力给予别人更多的快乐、也尽量帮助别人去除一些苦恼,而要做好这两件事,就必须通过修行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智慧才行。当然这只是自己目前的观点,不能就说别人采用持诵六字大明咒的修行方法就不对。(2017-1-8新增)

以前的我问:虔诚祈求佛菩萨的加持、保佑,这能算是虔诚的佛教徒吗?他们是因为相信了佛菩萨才去膜拜祈求的吗?

2017年我的回答:如果你去寺庙膜拜是带着许多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得到佛菩萨的帮忙或保佑。这样的行为是否会有不信任佛菩萨的嫌疑?更严重讲,这是否是在诽谤佛菩萨?难道你觉得佛菩萨会因为你的膜拜才保佑你?会因为你不来膜拜就不愿保佑你?(2017-11-13新增)

《自己回答自己》

2018年的问我:学诚大和尚事件对佛教的负面影响大吗?是否会让许多佛教徒对佛教失信心?

2018年我的答:学诚事件的详细情况本人了解不多,如果因学诚事件而让你对佛教失去信心,那悲哀的你而不是学诚了,有时我都在怀疑学诚是否是文殊菩萨化身来的,是否通过这丑陋之事来指导及引戒我们,对失去信心的佛弟子们,是否该叩问自己的信仰是什么?到底是学诚这人还是佛陀的法?我个人觉得学诚事件也有好的一面,它反而会让不少佛弟子清醒一下,对法师可以有信心,但不该变成了执著及迷信;但我们也该清醒分析此事,不能因为学诚目前的丑闻而觉得他之前的话都是屁话,他之前的一些文字还是不少充满智慧及正能量的,如:要想改变命运,先从好好说话开始;原谅不代表他是对的,而意味着自己不需要为对方的错误而痛苦了;君子争罪,小人争对。看看自己的嗔心,跟对方有何区别?一个巴掌拍不响;放生,不仅是放外在的生命,更进一步是要放掉心中的贪婪、嗔恨、愚痴。努力学习他人的好,警惕自己是否存有他人的坏;当智慧够的时候,任何的好及坏都是文殊菩萨安排来让你成长的善缘;一旦能把厌恶之人、伤及你之人都看成文殊菩萨的化身,那将是多大的福报啊!(2018-9-10新增)

《自己回答自己》

以前的我问:“不思善,不思恶”是觉悟的境界吗?怎么自己遇事总先要分辨善恶呢?难道把自己变成一块石头才是觉悟?

2018年我的回答:这问题问过不少高僧大德,可能自己较为愚痴,还是无法理解“不思善,不思恶”的精髓所在,也许这属于所谓的胜义谛境界吧,而我这种还在世俗中打滚的俗人,面对的事情还是需要用善恶去加于分辨,断恶修善才是较适合我这俗人的修行,也许分辨善恶后的自律才会让自己觉醒变为可能。有人说胜义谛是真有,俗义谛是假有,但要达到胜义谛的境界,俗义谛可能是必经之路,包括了佛陀也一样是这样走过来的。再好的理念或说法,也要适合自己才是硬道理,否则会让自己走火入魔;清华北大再好,如果自己的基础太差,那清华北大可能就会成为自己的地狱,但不可否认它们确实是很多高手的庙宇。(2018-11-4新增)

以上的回答只是代表今天自己的看法,随着时间的转变,自己更多的经历及学习,有可能答案也会跟着改变的。

                           

                      回音/2009-4-1

相关文章

  • 《自己回答自己》

    以前的我问:天上到底是否有佛祖及神仙?要是有,他们又在哪里?地底下到底有没有十八层地狱?要是有,门牌号多少? 20...

  • 自己给自己的回答

    中午下课,我就来到巢鸟快递服务站,站在外面,下着雨,我是来取快递的,可我要排队,因为人太多了,快递物件实在...

  • 反思:回答自己

    临近实习,内心多多少少有点焦虑,我开始反思,问自己为什么焦虑?1.看不到自己的学习成果,难以有成就感?回答:把东西...

  • 回答——写给自己

    文|可可西里 我时常会陷入困顿与谁无关,与这个世界无关它是一个僵硬的思绪被紧扣着着世俗的枷锁它也可能是一个朦胧的感...

  • 回答,关于做自己

    前天刚刚写下了关于做自己,以及迷茫这个问题,今天就从小明同学那里,得到了一个我认为还不错的答案。小明是写金融的那个...

  • 给自己的回答

    多久都没有写过文章了?我问自己,却得不到一丝的回应。 现在打算写文章,是因为要写书评。以前看完书,看完就看完了,没...

  • 请回答,自己的2017

    2017年的日日夜夜,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写下的这些文字,都是自己记得的,遗憾的是,仍然把很多发生过的事情、遇到...

  • 我想这样回答自己

    从前到现在,清晨到黄昏, 眼里的画面都笼在模具之中, 高楼,霓虹,马路,车子, 疯狂的被人搁置, 隔壁的老头多数时...

  • 困在自己的回答中......

    孩子的成绩出来后,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总是会有意无意的提起孩子的成绩如何如何。 考的好了,自然...

  • 【只有自己能回答自己的一生】

    你想有平淡的一生 你想有富有的一生 你想有正直的一生 你想有诚实的一生 你也想有邪恶的一生 你也想有欺骗的一生 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己回答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qk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