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边城》

作者: 酉时七若 | 来源:发表于2022-05-07 21:37 被阅读0次
很旧的《边城》

【无戒学堂年度IP营打卡第127天,1096字,累计155634字】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这是《边城》近乎白描的开篇,上次读这篇文章,不知道是在初中,还是高中,但我一直记得翠翠,记得她一直在等或许明天,或许永远也不回来的心上人。

我去图书馆的时候,正好想温习下经典,就拿了沈从文这本《边城》,但拿回来以后就一直束之高阁,今天才想起来看。

故事很简单: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nuó)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亲。天保告诉傩送一年前他就爱上了翠翠,而傩送告诉天保他两年前就爱上了翠翠,天保听了后也吃了一惊。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

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

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本以为是老大唱的,却得知:唱歌人是傩送,老大讲出实情后便去做生意。几天后老船夫听说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

码头的船总顺顺因为儿子天保的死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船总顺顺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 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其实,我不是很理解翠翠对这种朦胧的感情的执着,就像我同样不是很理解翠翠妈当年为何一定要在与人私奔和双双殉情之间做选择,就不能争取好好在一起吗?他们说,这就是爱情!

既然天宝与傩送都与翠翠有过数面之缘,家世品貌也都差不多,到底是什么让翠翠坚持非傩送不嫁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年少时我多少还能理解翠翠,如今简直是一点也理解不了。

不过,我很喜欢《边城》的叙事风格与优美文字,它让我这个北方人第一次从文字窥见湘西之美。那里的一草一木,溪水,白石,青山,翠竹……无一不让人心生向往。有生之年,窝一定要取一趟湘西,去看看沈老笔下的风景。

也许,在《边城》里,爱情并不是主调,它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这一切就像消失得桃花源,湘西也代表了作者心中的一方净土吧!

相关文章

  • 再读《边城》

    再读《边城》,想起在边城的那些日子…

  • 再读《边城》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水环着山,白色小塔浮在水面上,与远处的山青白相映,仿佛山水画一般的世外桃源。在碧溪白塔下摆...

  • 再读《边城》

    “水是各处可流的 火是各处可烧的 月亮是各处可照的 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沈从文《边城》 记得很久...

  • 再读《边城》

    边城,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匆匆在课本里留下了一笔,自从,便埋下了翠翠与傩送的身影。 一只大黄狗,一条河,一个少女,...

  • 再读《边城》

    记得那一年带着孩子和朋友一起住在凤凰古城,每日闲暇游逛,那一日穿过虹桥,拾级而上,听涛山上有沈从文的墓碑,听...

  • 再读《边城》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京派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第一次再初中课本里读边城,似懂非懂中体会出了湘西的自然美,第...

  • 再读《边城》

    再读《边城》,5万字左右的一个中篇。 最早接触《边城》是在高中,忘记了是课本还是读本上节选了一段,是翠翠做梦摘虎耳...

  • 再读边城

    第一个感动我的点是翠翠的父亲。对于翠翠的母亲和军人的暧昧关系我是不能接受的,也许是接受了太多的封建思想,对于这类不...

  • 再读《边城》

    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成名之作,暑假里与儿子先后读过。因为喜欢小说中描写的一幅幅动人的湘西生活风情画卷和...

  • 再读《边城》

    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本了学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节选,从此边城的故事就印在心里了,一直不忘里面边城的美景和故事,翠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边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tf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