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雪梅
毛姆的《刀锋》成书于1944年,历史的风霜雨雪并没有消融它深邃的思想与精湛的写作技艺,现在读来依旧如陈年老酒,醇厚浓香又有丝丝苦涩。
这是一本主要探索生命意义的小说,人物不多,情节也不波澜壮阔,但是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就像一位老朋友面对面讲述的一个身边的故事,急缓适度,起伏有序,令人停不下来而一气读完。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似乎无解。我想起来八十年代我们经历的那场关于人生意义的大讨论。
1980年5月,发行量超过200万册的《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封署名“潘晓”、充满青年人困惑的长信,并首次提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伦理命题,最后感叹:“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随即,一场持续了半年多时间的全国范围内的“潘晓讨论——人为什么要活着”就此引发,共有6万多人来信参与讨论。
半年多的大讨论,催生了年轻人对爱情家庭事业等人生命题的思考与讨论,诗歌成为思考的火山喷发口,猛烈又迷人。那时候,找一个诗人伴侣是许多人的甜蜜梦想啊。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之为“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
那时的我们,“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的人生理想一下子被粉碎了,未来人生的方向到底在哪里?讨论来讨论去,年轻人很快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找到工作就必须好好学习,成为知识分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成为那个时代我们的现实追求,在生活的压力下人生意义的探寻被高高搁置在书柜的顶层。
如今,四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并没有停止对人生意义的求索,且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态势。
60多年前的《刀锋》,毛姆带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一、《刀锋》中关于人生的意义
《刀锋》的男一号拉里参加了一战,当了一名飞行员,目睹了战友为救自己牺牲了,心灵受到巨大的震动与拷问。
战后回国,他久久陷在一个问题中,那就是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有战争?他不去找工作,不去过正常人的生活,而是每天“闲逛”。好朋友给他提供绝佳的工作机会,他也拒绝了。他的行为,引起女友及其周围亲人、朋友们的迷惑与不解。
他对女友伊莎贝尔说:“除非找到生活的目标,否则我的一颗心恐怕永无宁日。……我会问自己,走别人说走的路,随遇而安,是不是更好些?就在这时,我的脑海里会出现一个人,刚刚还生机勃勃,转眼便命赴阴间。生活就是如此残酷,如此缺乏意义。你不仅要问,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价值在哪里?难道人生是一种愚蠢的、盲目的、悲惨的过程?”
他说:“我想弄清楚到底有没有上帝,弄清楚为什么会有邪恶。我想知道灵魂是不朽的,还是人一死,灵魂也跟着消亡。”
为了探索以上问题,他离开热恋的伊莎贝尔,到法国巴黎去寻找答案。与伊莎贝尔约定两年时间,两年过去了,他还是不愿意回美国,要继续自己的精神求索之旅。
他这样告诉伊莎贝尔:“真希望你能明白,我提供给你的生活要比你想象的充实的多。真希望能让你知道,精神生活是多么地激动人心,那会有多么丰富的人生经历。精神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种无比幸福的人生道路。只有一种体验能与之相比——你乘飞机飞上蓝天,越飞越高,越飞越高,周围什么都没有,只有无边无际的太空。无涯的空间让你为之陶醉。你会产生极度的欢乐——这种欢乐,哪怕把全世界所以的权力和荣誉都给你,你也不肯交换。”
而伊莎贝尔却说:“拉里,活着就应该像个男子汉,应该有所担当。别人都在只争朝夕地干事业,而你却在糟蹋宝贵的年华。……只有歇斯底里、卖嘴皮子的文人才说如此慷慨激昂的话。”
伊莎贝尔完全不理解这是拉里的真实感受与想法,两个人只有分道扬镳。因为伊莎贝尔认为丈夫的人生意义就应该是:找到工作,赚钱, 按照符合自己地位的生活标准养家糊口,使儿子们受到适当教育,让他们长大后能体面地生活,自己死后能叫妻子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而伊莎贝尔自己的人生目标是:过快乐的生活,去赴宴、跳舞、打高尔夫和骑马,穿漂亮的衣服,名贵的宝石与貂皮大衣,开自己的汽车,交许多朋友……
这一切都需要金钱去换取,而拉里却要去追寻什么精神生活,正所谓“三观不合”,怎么能走在一起。
拉里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探寻生命意义的满满旅途。他去矿井工作,去农村体验,去当水手,他在欧洲转着圈,最后到达印度,东方的哲学与宗教使他入迷,他在山洞与密林中静修,在寻找“圣徒”气息的高人,最终在山顶上的一个晨曦体验到神秘的“高峰体验”,算是找到了答案。
拉里的答案就是:一个人的最高理想应该是不断完善自我。在尘世间过日子,不急不躁、宽宏大度、大慈大悲、无私无语、不近女色。散尽钱财,去做一个修理工或者出租车司机,按照自己规划去生活,并影响别人。
为了更多面地表达何为人生的意义这个主题,毛姆首先塑造了拉里的形象,他作为一个年轻人在寻求生活的意义,同时又塑造了一个对立面的人物形象——艾略特,他一出场就非常明确自己生命的意义与目标,而且在顽强不屈地努力着实践着。
艾略特一生都在追求名和利,为了进入贵族圈子可谓是削尖脑袋,给贵族老女人伏低做小,给教会大笔捐赠,换回主教赐给他的一个贵族徽章,并把徽章刺绣在内衣上,好紧紧贴在皮肤上。年龄已经很大了,又生重病,恐怕别人忘记他,挣扎着参加各种宴会,由于贵妇人没有邀请他参加一次宴会而怒火冲天。作者极尽讽刺,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名利熏天的势利小人形象,读来令人捧腹大笑。这个人物,从反面映衬了拉里追求精神世界的纯真与高贵,让本书的生命意义之旅更加丰满充实。
但是艾略特也有善良与慷慨的一面,他不仅知识渊博、艺术造诣高,对自己的姐姐、外甥女也是慷慨大方,对朋友们有时候也真诚相待。这个人物是“圆形人物”,体现出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60多年前的《刀锋》,毛姆带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二、《刀锋》关于生命意义的探寻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1、是时代变革的必然产物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如火如荼的发展,旧的贵族阶层在缓缓退出舞台,社会的剧烈变化必定会引起人类的思考,活着到底为什么?作家总是一个冷静的社会与世界的旁观者,毛姆的《刀锋》就是这样的思考与呈现。
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目前的大变局也在隐隐呼唤着这样的思考。经济飞速发展,环境遭到很难逆转的破坏,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并向固化方向演进,丁克家庭的数量难以想象,人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价值观分裂,抑或只求活在当下,抑或及时行乐,灯等各类思潮层出不穷。现代城市人压力呈现几何倍数增长,年轻人的不婚,离婚率的不断攀升……可谓是千年难见的大变局。越来越多的人在苦苦思索“人为什么活着”这个古老的问题。宗教、养生、社群、中医复兴等等溪流,都汇入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大江大河中。
2、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追求
随着中国人生活的富裕,闲暇时间的增多,必然会催生“何谓最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成为每个人的追求。出国旅游、锻炼身体、闭关修炼、茶道禅道、琴棋书画、在田园中修身养性……
人们寿命越来越长,过好漫长的一生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60多年前的《刀锋》,毛姆带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三、《刀锋》中的爱情、婚姻与性
爱情是《刀锋》的一条主线,串起了三个年轻的主人公,还有几对儿年轻人的爱情也杂糅在其中,当然最主要的是拉里和伊莎贝尔的爱情。
在书中,他俩口口声声都说自己爱对方,那种爱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此相爱的人却分手了,为什么?
当伊莎贝尔说:“如果你爱我,就要跟我回美国,找工作结婚过日子”,拉里不肯。当拉里说:“如果你爱我,就和我一道去浪迹天涯,寻找最有意义的生活。”而伊莎贝尔同样不肯。
那么,他俩还相爱吗?不是说为了爱可以放弃一切吗?既然都有所保留,那就不是真正的爱。毛姆显然不是这样看的,他认为爱是可以有底线的,爱不是双方的完全融合,而是有底线的情感表达。
没有爱的婚姻可以幸福吗?伊莎贝尔嫁给了她不爱的格雷,而格雷非常爱她,她生了两个女儿,也过上了幸福生活。所以,毛姆给出的答案是生活是多面的,人也是多面的,婚姻的幸福指标更是多面的。
书中有一位靠出卖身体给画家做模特,从而成为画家情人的“特色”女子苏珊娜.鲁维埃,不漂亮但有画家需要的突出的特点,具有独特的身体美感,她居然有了美满的婚姻。先是给富翁做情人,后来嫁给了这个一个富翁,自己还成为一个画家。读了这一段,真不知道该赞赏还是该批判,生活有时候真的哭笑不得。
在《刀锋》中,关于性似乎是一个独立的事物。书中拉里遇到一位女孩子,作者甚至没有给她取个名字,只知道她18岁,她与拉里同居,只是想攒点钱,等她深爱的男朋友服完兵役,他们就租套房,用这些钱装修房子。拉里评价她说:“她把人们讳莫如深的性交视为身体的自然功能,与身体别的功能一样。”这个女孩子丝毫不因为出卖性而有愧疚感,影响了自己的婚姻和爱情。
主人公拉里对待性、爱情与婚姻也是分开看待的,他为了拯救幼时的伙伴索菲,就要与她结婚,无视索菲目前已经是酗酒成瘾,而且毒瘾难愈,已经沦为一个肮脏至极的妓女的状况,他以圣徒的情怀要挽救她,不惜牺牲自己更美好的婚姻生活。
作者给出了性、爱情与婚姻这么多的选择性,并没有指出什么是最好的最道德的,反而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余地。
60多年前的《刀锋》,毛姆带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四、关于《刀锋》的艺术特色
1、真实感。毛姆像一位记者采访一般,采取第一人称的方式讲故事,使人感到非常故事真实可信,增加了故事的感染力。
2、细节绝妙。每一个人物都有标志性的语言、动作、相貌,人物形象典型生动。
3、人物生活场景不断变化,美国英国法国印度等,使小说包罗万象、内涵丰富。
4、哲理性强,对艺术、宗教、习俗都有深入的介绍与探讨,知识丰富,富有启发性。
一本经典好书,在于它的主题是关乎人类共同的命题,是对人性的隐晦与幽密的好奇与探索,是照亮漆黑夜晚的一束亮光,是抚慰人们心灵的暖暖春风。
当我们合上《刀锋》的时候,会不会对自己说:我看懂了一点,那就是只要努力,定回心想事成。如果这样,你就对了,如同毛姆自己对本书的总结:“这是一本关于成功的小说,书中跟我有关主人公无不如愿以偿。”
60多年前的《刀锋》,毛姆带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