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的精神需要高于过去。
正视孩子的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需要。
二,过去的需要,现在依然还在需要。而不是想当然的按照父母的想法去推测和衡量孩子的现状,这是所有问题解决的前提。我们的反思,就在于有没有围绕需要,围绕谁的需要,怎么样找到这个需要和不平衡点,找到了这个就好办了,实事求是进行澄清,满足孩子的需要。
三,澄清需要与满足需要的能力。
对于青少年来访者,我们可以问他,觉得在家庭里哪些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哪些是合理的需要,用一个图表表达出来,让他自己去澄清。
四,需要与符号的意义。
这个符号就是表达:我是我自己,不是谁的自己,不是谁的我。我们要尽可能理解符号背后的意义,了解孩子在诉求什么,表达什么,捍卫什么,这就是文化心理。
青少年心理辅导是一项工作,它是发展性的,它不仅是家庭教育咨询与治疗。而是需要开创一种新的适合青少年心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的思想的理论和路径,找到一种符合中国当下社会发展阶段的策略,满足青少年的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