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起来很简单,但听其实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家长习惯说,而往往缺少耐心倾听。
听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听想听的。对于不想听的,忽视或直接批驳。
比如:
孩子:妈妈我不想写作业了,好累了,我想看电视。
妈妈:不写作业怎么行?快去写作业。
这里妈妈对孩子不写作业,听到了,但对孩子感觉学习累了,却没有听进去。试下想,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怎么回答妈妈呢?孩子往往会说:不啊,我要玩会。
第二层:只是听到信息。
孩子:妈妈我不想写作业了,好累了,我想看电视。
妈妈:学累了啊,坚持一下,写完作业看电视。
这里孩子说的,妈妈听到了,但只是听到,没有用心倾听,没有感受到孩子的说话中的信息。
这里孩子会怎么回应呢?孩子往往会说,我看会电视再写,会继续与家长讨价还价。
第三层:不仅听到,并且感受到。
孩子:妈妈我不想写作业了,好累了,我想看电视。
妈妈:写得很累了啊?
这里妈妈抓住孩子说话的感受,“好累”,只是简单的重复一句,试想下孩子会怎么回应?孩子会马上向妈妈倾诉:是啊,我已经写了好长时间了,作业太多了!
倾听是为了更好交流,只有用心的倾听,才能让孩子更愿意说,也更愿意听。
大家可以对照看看,平时与孩子的交流是在哪个层次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