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F
但丁《神曲》之伟大,已经到了无可“吹捧”的极致,而“天堂”之美好,也是众生皆诚心向往之极乐福地,住在那里的人也都称得上是品德高尚之人。然而,有一个人,从自身的创作成就和影响力来说,也堪称伟大,但却发出了与此大不相同的声音:“读了伟大的文学者的作品,虽然敬服那作者,然而“总不能爱”的,但丁是其一。”
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是否会有些疑惑?当小心翼翼的走进文字所筑就的历史的迷雾,你看到那负重者心灵的痛苦和绝望,看到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所形成的无形的巨网,看到那伟大心灵终其一生都未完成的“心灵的革命”,但丁《神曲》的独创才更显得伟岸绝拔,意义深远!
今晚,各位小伙伴不见不散!
WLL[咖啡][咖啡][咖啡]
ZJ不见不散
CHY OK
AP[咖啡]
CXQ[鼓掌]
LXF各位小伙伴,大家好!今晚的讨论即将开始,欢迎大家百忙之中抽空围观[微笑]
按照惯例,先来首音乐热热场
WLL[咖啡]冒泡
music: Triumph
LXF@crossrainbow [握手]
CYH又到了每周仰望星空的时间
LXF这首曲子待会儿会引出一位客串嘉宾,他将为我们大家带来一份别致的礼物,现在暂时保密[调皮]
WLL音乐的开头很平缓,耐下性子,后面~~~ 自己听吧
LXF但丁《神曲》之伟大,已经到了无可“吹捧”的极致,而“天堂”之美好,也是众生皆诚心向往之极乐福地,住在那里的人也都称得上是品德高尚之人。然而,有一个人,从自身的创作成就和影响力来说,也堪称伟大,但却发出了与此大不相同的声音:“读了伟大的文学者的作品,虽然敬服那作者,然而“总不能爱”的,但丁是其一。”
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是否会有些疑惑?当小心翼翼的走进文字所筑就的历史的迷雾,你看到那负重者心灵的痛苦和绝望,看到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所形成的无形的巨网,看到那伟大心灵终其一生都未完成的“心灵的革命”,但丁《神曲》的独创才更显得伟岸绝拔,意义深远!
这是白天我发的通告,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猜到这位总不能爱上但丁的伟大人物是谁呢
伟大的心灵总有相似之处,不管时空相隔多远,他们对于生命的探索、对于真相的追寻都是一样的执着,一样的带着自我生命锤炼的痕迹!
CHY给点提示?
WLL有点不好猜
LXF一位作家
近代的
CXQ哪个国家的
LXF中国,是不是剧透太多了
WLL中国近代大作家会是谁呢?[惊讶]
LXF想想那个月光下瓜田里带着银项圈的少年。
WLL《少年闰土》?
LXF哦,那是他笔下的人物.[OK]
WLL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些曾经耳熟能详的文章
CHY都已经直接公布答案了
LXF这位作家,其实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那就是鲁迅。
WLL[嘘]
LXF看来这个提示的尺度不太好把握
WLL主要是那个少年一哈就暴露了
LXF说到鲁迅,大家最先想到的作品也许是《呐喊》、《彷徨》、《朝花夕抬》
[呲牙]是的
还有穿着长衫的孔乙己
WLL横眉
记念刘和珍君
LXF而我们今天要引入的,是他后期的作品《故事新编》。
CXQ经句“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LXF丽玲不愧是语文老师,知道得够全面
WLL鲁迅金句太多了
LXF@陈新琼 棒棒哒
WLL印象最深的其实“早”字,当年的小学课本[害羞]
ZLJ鲁迅、但丁?有趣的混搭[机智][奸笑]
LXF小学课本都记得[强]
CXQ《故事新编》之前的印象不是很深
LXF《神曲》和《故事新编》一部是西方的经典,一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当代大师的作品,两者之间有着怎样内在的联系呢?
WLL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这部小说集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
LXF@绿意 欢迎光临[鼓掌]
WLL但它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
其中加进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还采取了古今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现代人发生直接的对话。
LXF是的,和原有的故事无论从情节到内涵,都有非常大的差异
WLL《故事新编》收入《补天》(1922年11月),《铸剑》(1926年10月),《奔月》(1926年12月),《非攻》(1934年8月),《理水》(1935年11月),《出关》(1935年12月),《采薇》(1935年12月),《起死》(1935年12月)八篇小说
LXF非常穿越的赶脚
WLL其中女娲补天应该是最最熟悉的
CXQ是的,由此衍生故事也很多
WLL鲁迅站在现代思想立场上,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现代小说的表现形式,对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进行再叙述,再评价,并在这种再叙述、再评价之中巧妙地渗入自己对当下现实生活和思想文化的思考与批判。
LXF她补天的功绩曾万世传颂,小时候我们就受着这样的熏陶
WLL《补天》是对上古神话女娲"抟黄土作人"与"炼石补天"的再叙述,在这一再叙述过程中,鲁迅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理论来解释"人和文学的缘起",这就给远古的《补天》带来具有鲜明现代感的心理表现深度。
LXF《故事新编》的确带着非常明显的心理学的痕迹
WLL《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 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
LXF但是,《故事新编》中,鲁迅对女娲的形象进行了全新的塑造
CXQ@crossrainbow《补天》中有否提到“天”有几重天?
LXF@陈新琼 慢慢就会有答案.《补天》中女娲的结局是在造人和死后被无耻之徒利用
WLL以前从没想过天还分层次? 天就是天嘛,经历但丁地狱才知道每一层都有它的涵义
LXF那么问题来了,鲁迅这样的颠覆用意何在
XZ女娲补天是什么一种精神呢?
LXF鲁迅曾说过:“在年轻的时候,读了伟大的文学者的作品,虽然敬服那作者,然而“总不能爱”的,一共有两个人。一个是陀斯妥耶夫斯基,还有一个,就是但丁。说是读<神曲.炼狱篇>时,见‘有些鬼魂还在把很重的石头,推上峻峭的岩壁去,这是极吃力的工作,但一松手,可就立刻压烂了自己。’不知怎地,自己也好像很是疲乏了,于是我就在这地方停住,没有能够走到天国去。”
但丁《天堂》篇之二LXF@字文辉 传统的观念里,女娲补天造人是带有全能和神受的意味在里边的,但显然,鲁迅意不在此
不知道大家对鲁迅的这段话怎么理解呢?
CXQ@字文辉 也是一种救世精神
LXF他为什么不喜欢但丁,为什么没有进到天国去?
但丁在《神曲》中把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过程当作本人精神历程的一种象征,而鲁迅的这一自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被视为是对鲁迅一生精神历程的一种概括。
鲁迅在《〈自选集〉序言》中认为,自己代表性的著作有五种 :《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抬》和《故事新编》。有的学者认为这“五种著作的前四种两两相对,后一种收束之,似有总结一生所学之象”。
而鲁迅对《故事新编》的构思也是经历了较长时间 ,而且是非常珍视的。
ZY当当当~是不是气氛有点沉重,休息~休息一下,让我来皮一下。[偷笑][偷笑][偷笑]@浅浅清如许
LXF《故事新编》与西方文化 ,尤其是与《神曲·天堂篇》的关系、鲁迅与但丁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新生》杂志。
WLL《故事新编》是鲁迅的最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
LXF热烈欢迎我们的神秘嘉宾左一[鼓掌][憨笑]
@左一 你想怎么皮[呲牙]
ZY[皱眉][皱眉][皱眉]~~~~今天我是来颠覆大家对我的认知的。哈哈哈哈。
LXF鲁迅已经够让我们颠覆的了
XZ@左一 能比我皮?
music:Don'T look back into the sun
ZY@所有人,来来来,嗨一下~~~
@字文辉 没你皮哈哈哈哈
《我要对这个世界比出中指,用和平的方式》
~~~~这是题目~~~~(鲁迅最爱)
MZT从鲁迅那么严肃的话题,话锋一转,逗逼出现~
XZ[撇嘴]
ZY
《我要对这个世界比出中指,用和平的方式》
撒哈拉沙漠的最后一棵树,
也不会有雨在脑海里游走,
把二十四小时当成一秒钟,
然后开心穿上破洞牛仔裤,
回头把我的笑容印上月球。
我要向这个世界比出中指,
用笑容和溢出心脏的温柔,
我要向这个世界比出中指,
呼喊所有人忘却那些疼痛,
一起蹦到灵魂习惯了震动。
Oh,nonono.just rock roll.
莎士比亚也曾是个炒房狗,
用开在脖子上的奇妙花朵,
嘲笑柏拉图那个傻子山洞,
凌晨三点钟才是生命节奏,
快看看是谁的左手小蜜蜂。
Oh,nonono.just rock roll.
昨天窗口路过一头狮子狗,
摇头晃脑说着你不要闪躲,
这里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回头看看太阳就可以跳过,
大家已经习惯了造谣生事,
用飞向火星的Super spaceBowl 。
Oh,nonono.just rock roll.
尽情撒欢用我自己的节奏,
不要说东说西就释放能量,
扔一条绳子拉近点那月球,
管他明天会不会把我淹没,
痛快点让这个世界来屈服。
我要向这个世界比出中指,
用笑容和溢出心脏的温柔,
我要向这个世界比出中指,
呼喊所有人忘却那些疼痛,
不动动怎么创造我的宇宙,
不动动怎么敢说有点追求。
oh~yeah!
WLL又一个转场小能手[微笑]
LXF这音乐很嬉皮、很爵士嘛
ZY[偷笑][偷笑][偷笑]哈哈哈哈。好了你们继续。。。。闪人~
CHY应该找个编曲来谱个曲
XZ不擅长打理人际关系,作品以愤世嫉俗的呐喊为主,不过骨子里鲁迅也是个有趣的人
LXF就走了么,站住............
ZY呀。。。我就是来换个气氛砸出点人来啦
XQ oh~yeah!oh~cool!
LXF"嘲笑柏拉图那个傻子山洞,...痛快点让这个世界来屈服."这两句我到读出了鲁迅的某种感觉
好吧,我们继续
XQ我说说刚刚看完鲁迅那段话的感觉
LXF鲁迅早在弃医从文,创办《新生》杂志时就已深受但丁的影响。并且这—影响经过若干年的潜伏期后,又在《呐喊》 、《彷徨》、《野草》、《故事新编》中体现出来。
XQ就是他有要开始“讽今”
LXF欢迎小七到来,请讲
“讽今”,也就是借古喻今,小七的点打得很准
XQ但是鲁迅的“讽今”不是文人的那种单薄酸腐,而总是带着对人民的终极关怀
LXF@小七 [强]
XQ他看到那样惨烈的景象,即使他能到天堂去,他也不会去的
在这点上,鲁迅是知行合一的
他的伟大就在于此
WLL[强]
LXF“一个作家所受的文学影响 ,最终将渗透到他的文学作品之中 ,成为作品的有机部分, 从而决定他们的作品的基本灵感和艺术表现, 如果没有这种影响 ,这种灵感和艺术表现就不会以这样的形式出现,或者不会在作家的这个发展阶段出现”。
而且“有意义的影响必须以内在的形式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它可以表现在文体、意象、人物形象、主题,或独特的手法风格上,他也可以表现在具体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思想、意念或总的世界上”。
《故事新编》打破既定的时空限制 ,将古今人神置于一台,化解固有的体式格调,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熔于一炉,改变单一的表现模式, 使写实、浪漫、隐喻、象征、传奇 、魔幻集于一境 。”
不同的是:《天堂篇》有着浓厚的基督教色彩,风格庄严、肃穆、神圣;而《故事新编》却采用了鲁迅独创的“油滑”手法,寓古今、人神、凝重于轻松,在诙谐、戏谑中冲消了一切既往的庄严与神圣。
那么问题来了,像鲁迅这样大师级的人物,既有深邃的思想,悲悯世人的情怀,还具备战斗者的勇气,生活又非常的自律,而且无论是从创作的手法还是思想(这里的思想不一定是两者相同)上都和《神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会无法进入“天国”呢?)
为什么他不会去,或者说进不了
我们把《故事新编》与《神曲·天堂篇》进行对照, 会发现两部作品在题材上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八篇小说所写的内容与八重天中分别讨论的话题可一一对应。
XQ嗯
LXF从某种意义上上说,《故事新编》就是鲁迅晚年思想的形象表现 ,从中我们看到,鲁迅不但“没有能够走到天国去”,而且颠覆了“天国”。
WLL太精妙了
LXF《神曲·天堂篇》是按照托勒密天文学理论构筑的空间结构,“天堂”也是各种受人尊敬的善良的灵魂或信基督教的灵魂的“居住之所”,是西方人向往的彼岸世界。
此处补充《托勒密天文学》知识
《故事新编》是按故事发生的时代顺序构筑的时间结构, 其中所写的古圣先贤也是被中国人所敬仰的历史人物, 甚至是所膜拜的人物(尤以老庄、孔 、禹、墨为甚)。
可以说 , 《故事新编》也以与《天堂篇》相似的人物构筑了中国式的“天堂” 。
CYH如果说这世上的人有一种原型的话,那必有一类人拥有"普罗米修斯"原型,他们本属于神的世界,有着高尚的文采,精湛的技艺,甚至是充盈的财富。明明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诗情画意才子佳人。却最终选择了为下界受苦受难的人民盗取被神界垄断的火种,不惜承受苦难和来自人和神的背叛。鲁迅就是这样的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他必然要留在炼狱,去启蒙还在更深重苦难中的人民。
所以我非常同意小七的观点。不是鲁迅上不去,而是他要成为引导一个个被困在炼狱甚至地狱中的但丁的维吉尔
LXF鲁迅,是又一个负重前行的人
想法差异有点大哦,不过这样才好玩
WLL祭司
LXF如果我的理解是又一个迷障的呈现,那么很高兴借此迎来又一个破除迷障的机会
CYH在普罗米修斯们的眼中,天堂不是被神垄断的天堂,而是人一样有权利进入,有权与神一起同凉热的天堂
LXF两部作品的结构兼具共时性与历时性:但丁从月球天一直上升到水晶天,这一逐渐探究基督教神学奥秘的上升过程是历时性的,是在共时性的结构中包含了历时性的内容。
XQ"普罗米修斯"原型[强]
CYH在这里还是换成星空,天堂会给人一种抱持感,和一种终极感
XQ很想听听秀芳姐说鲁迅是如何颠覆天堂的
LXF感觉这里出现了一个理解路径和指向上的偏差,这个下来可以讨论
CYH不过,普罗米修斯的悲剧也在于,最后救他的不是人,依然是神
LXF《故事新编》从上古(《补天》)一直写到战国(《起死》),这一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奥秘的下溯过程是历时的, 而八篇小说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时性整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 、道、墨、侠文化等的共时性呈现),是在历时性的结构中包含了共时性的内容。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普罗米修斯是否愿意被神所救(这个也可以下来讨论[呲牙])
第一篇《补天》是与《天堂篇》第八层的“恒星天”相应的:《补天》写女娲的造人和死后被无耻之徒利用的结局;“恒星天” 则写上帝造人及人对上帝的赞美(圣灵即“神爱”)。
第八篇《起死》与《天堂篇》第一层“月球天”相对应 :《起死》写庄子的“随便” 哲学及由此引发的荒诞故事 ,揭露庄子不能坚持自己的学说理论 ,从而暴露其表里不一的本质 。
“月球天”则写贝雅特里采向但丁强调人的自由意志的高贵性 ,人不能因暴力的胁迫而改变自己的意志,要宁死不屈 ,同时也写到了一些不能坚持自己意志的灵魂。
可以说,鲁迅是把“天堂”顺序颠倒过来,从表面上或形式上颠覆了“天堂”。
《天堂篇》是从写善良程度相对较少的灵魂逐步上升、过渡到神 ,而《故事新编》是从写神(女娲)到写人,这样就颠覆了天堂的等级次序 ,从而否定了彼岸世界,消解了宗教神学 。
《奔月》写失意的英雄后羿对刁妻嫦娥过分的爱(多情人),可对应于“金星天”中“多情人”。因为金星在西方文化中是爱情的象征,所以把《奔月》挪到与金星对应的位置。
《奔月》结尾写嫦娥奔月 ,后羿付出许多的爱却得不到回报 ,这是对“多情人”的反讽与消解。
第二层天“水星天”与《故事新编》中的第七篇《非攻》相对应。
“水星天”的“行善人”灵魂中曾有一位是带领援兵帮助一小国抵御外敌入侵的“灵魂”, 这与《非攻》中援宋御楚,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子很相似,但《非攻》的结尾写了墨子被宋国士兵连搜带募,想在城门洞躲雨却被宋兵赶出, 以致淋雨后感冒好多天的不幸遭遇,是对“施爱于无爱人间而不得所爱的墨子”的莫大反讽,也是对墨子“兼爱”主张的消解。
XQ怎么理解历时性和共时性?
WLL《非攻》歌颂的都是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
LXF所谓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其实也是相对的,本质上两部作品二者兼具
《神曲》中的人物也涉及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最终聚于天堂
而《故事新编》中,则是非常明显的跨越了不同的朝代
第四层天“太阳天”可与《故事新编》第六篇《出关》对应 :在“太阳天”中 ,学者(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和圣菩那图拉分别向但丁介绍了基督的“两个王子”:圣芳济和圣多密尼克(这也是基督教的两大支派),前者是“大天使”,象征仁爱 ,后者是“第二位天使” ,象征知识。
《出关》中写到我国传统文化中两大思想流派的创立者老子(道家)和孔子(儒家),“孔以柔进取 ,而老却以柔退走”。虽然两者都是尚柔的, 但鲁迅认为“孔胜老败,却是我的意见:… …于是加以漫画化,送他出了关,毫无爱惜”。
XQ查到了,跟大家分享一下下[调皮]
历时性和共时性:索绪尔解提出的一对术语,指对系统的观察研究的两个不同的方向。历时性,就是一个系统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情况(过去—现在—将来);
而共时性,就是在某一特定时刻该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可能是经过不同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甚至属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既然它们共存于一个系统之中,那么它们的历史演变情况就暂居背景地位;显现的是各因素共时并存而形成的系统关系。
WLL送入地狱换个形式
XQ秀芳姐你们继续[抱拳]
WLL@小七 [强]
XQ[呲牙]
LXF@小七 你是概念性的解释,我是跟着感觉走[呲牙]
鲁迅使用了“油滑”手法嘲讽了老子的“无为无不为”的哲学, 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两大支柱之一的道家哲学的消解 。
XQ嗯嗯,嘿嘿
LXF第五层天“火星天”与《铸剑》对应:“火星天”居住着“尽忠之战士”的灵魂 ,主要是一些十字军东征时战死的骑士的灵魂 ,此外 ,但丁还在此为自己被放逐辩白。
CHY不过共时性有个前提,那就是这两个对同一系统进行解释的不同因素之间,是独立进行的
LXF《铸剑》写宴之敖者舍身代眉间尺复仇,这是一个侠客的形象, 鲁迅是带着尊敬的心理来刻画这一形象的但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小说尾声出人意料地用了近两千字(超过对头颅之战的描写),写出一出超出典实,悲壮之气顿逝的闹剧”。“场面的怪诞与反差透发出的是令人窒息的反讽:复仇者的悲壮之举不过是被‘示众’”,“至此,悲壮的复仇之举完全被颠覆了”。
CHY比如说,荣格和泡利分别用心理学和量子物理解释了它们那个共底的存在,但心理学和物理学的解释系统是相互独立的
WLL鲁迅是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
CHY而鲁迅显然是知道但丁并且读过神曲的
LXF@Yahtar|陈勇和 我可不可以说,《神曲》和《故事新编》对于天堂的解释是两个独立的思想体系?
@Yahtar|陈勇和 那当然,《故事新编》的很多创作灵感就来源于《神曲》
CHY那不如说是历时性的
LXF@crossrainbow 很对
第六层天“木星天”与第三篇《理水》相对应。“木星天”居住着“贤明之君主”的灵魂,而《理水》则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贤明君主的代表之一大禹的故事。
CHY鲁迅将但丁的天堂进行了解构后,以中华民族神话为背景,以自己的态度进行了重构
如果要说是共时性,那应该是鲁迅根本不知道但丁,根本没有读过神曲,却以中华民族神话为背景,以自己的态度,写出了与神曲无出其右的作品
这个才是共时性
LXF@陈勇和 对,这次整理讨论的文本资料,我自己也体验了一把解构和重构的心路历程,很多(原来空白的)认知也被刷了一下
WLL共时性的核心是——全然不知却又那么的不约而同?@Yahtar|陈勇和
LXF勇和对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解读对我今天想表达的观点到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呢,而且是理念级的[愉快]
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精神的复旧,因其在本质上并未脱出传统的因袭--禹付出的牺牲一经标榜, 相反导致自身价值的畸变,其根源即在于此。
CHY@crossrainbow可以这么理解
LXF从中可以读出鲁迅对自我生命形态的自嘲——继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禹墨之爱,不过是一副虚空的重担。对此, 鲁迅已不再是承担, 而是还原——拆毁——并尽速剥落”鲁迅由此消解了历史上的“贤明君主” 。
CHY共时性带来一个我们平台上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共时性的现象有着共同的原型
LXF而历时性是否恰恰说明原型的不同?
第七层天“土星天”对应《故事新编》的第四篇《采薇》 。
WLL本来还想说三观相同,你这个就一步到位了
LXF但丁在“土星天”中赞扬了基督教中苦修节欲的修士 ,批评了当时(中世纪)教会中贪欲的不良分子。
《采薇》中的伯夷与叔齐在历史上是以饿死在首阳山知名并流芳千古的 。他俩“义不食周粟”,在小说中却欲杀死鹿,食鹿肉 ,这就成了不节制欲望的隐士了。鲁迅由此消解了历史上“有道则出无道则隐”儒道合一的哲学。
此外,但丁的《天堂篇》充满着庄严肃穆的神学气氛 , 是对基督教神学的赞美 !
而《故事新编》却采用了“油滑”手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肆意消解,不仅颠覆了此前的正史、官史的叙述 ,而且在颠覆的基础上重构了鲁迅个人理解的历史。
WLL“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LXF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在鲁迅独特的神话世界里,一端展开的是鲁迅内心的某些侧面,一端也展开着经过鲁迅主观心灵筛选的传统。”
@crossrainbow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来看这段话,心情有些复杂
CHY而历时性是否恰恰说明原型的不同?
@浅浅清如许
历时性说明原型的演化
WLL每个词语都会说话,这样说怪怪的
LXF@crossrainbow 这样的评价是正确的,既是事实,也足够担得起,但换一个角度,会觉得心酸
CHY为什么怪呢?展开讲讲
LXF@陈勇和 嗯,演化更准确
一个生命太“硬”了,背后意味着什么!
WLL每个词语背后都有事实,都透露出更多的……
词穷[撇嘴]
LXF我们从小对于伟人的认知都是符号化的,到了一个阶段,才会有更深的思考,会把人还原到“人”的层面上来看
我继续
WLL嗯嗯
LXF鲁迅在拆解正史叙述所建构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国”基础上,重构了自己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国”(此处“天国”喻指各种伟大人物所构成的文化中间)。
这正好和勇和刚才的说法一致
他一“刀”见血,我绕了一大圈
WLL有时候是越绕越清晰
LXF有一篇文章叫《我们为什么走不进天堂?》,是一个名叫马翰如的学者写的,他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对“天堂”问题进行探讨, 他曾经说过:“这种通过审痛意识而形成的与古老祖先的精神沟通和对话,这种超验的灵魂相遇 ,正是《神曲》中但丁与维吉尔以及诸多先哲人祖相遇的情节的潜在原型结构。
但丁正是在审痛意识的形而上层次上从痛苦的地狱走进欢乐的天堂的”。
这里的“审痛”,我把它理解为一种对痛苦的审视,对生命的反思,对救赎的渴求
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讲 ,这种超越历史时空的形而上的精神痛苦,这种由痛苦分娩出来的人的本真灵魂的新鲜感和欣悦感,这种倾听古老灵魂的深情呼唤以及对人类精神生活漫长道路溯源的穿透力, 早已被历史化了的三皇五帝的厚厚的旧尘封埋了”!
WLL接纳、面见进而上升到审视
LXF鲁迅用自己独特的创作消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良成分,是他晚年思想上“没有走向天国”、走向彼岸世界的形象表现。
鲁迅用自己独特的创作消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良成分,是他晚年思想上“没有走向天国”、走向彼岸世界的形象表现。
他用“油滑”的手法穿透“三皇五帝的厚厚的旧尘” ,但仍没有从痛苦中“分娩出宁静的愉悦”,所以未能获得精神上的“再生”,从而走向“天堂”!
CXQ[鼓掌][鼓掌]
LXF其实到这里,我预计分享的内容已经完成了,但总觉得还不够,不是不够尽兴,是觉得好像对鲁迅的分析还停留在现象的层面上。
纠正一下,是“完了”,而不是“完成了”
待想继续深入,又觉得一时不知如何入手[疑问]
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WLL从未有过的体验
CHY当鲁迅在仙台医专看到电影上日本兵枪毙中国人的那一幕的时候,就算天堂的门开着,他也不会上去了
LXF就好比你看到了一种很不一样的人生,跟你以往了解的不一样,你看到了那生命的痛苦(虽然也许不够深),你很想去理清楚那痛苦的原委,但是却感到无能为力
CHY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留洋受到启蒙,有些人成了胡适,有些人成了徐志摩,有些人成了朱德,有些人成了邓小平,有些人成了鲁迅
LXF对国人的麻木和蒙昧也是让鲁迅对人极端失望(痛苦)的原由之一
CHY最终还是那个原型选择了你的命运
LXF“他人即是地狱”,萨特的名言在鲁迅身上是活生生验证了的
好了,时间的关系,今晚的讨论就到这里了
非常感谢各位小伙伴的热情参与和互动![玫瑰][咖啡]
晚安
WLL思绪万千中,静静结束~
晚安[月亮]
XZ什么是天堂?鲁迅的终极关怀在哪个伦理级别?鲁迅在但丁的哪层炼狱中?
感谢秀芳姐的分享,发人深省[强]
LXF@字文辉 这是为进一步的探索指引方向啊,谢谢![胜利][玫瑰]
但丁《天堂》篇之二为方便大家了解《神曲》和《故事新编》的对比性和联系性,分享图片一张[微笑]
XQ赞
MZT用了行星的占星学象征,火星~对应战士,金星~对应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