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小品论语之仁的概念

小品论语之仁的概念

作者: 管理有道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18-08-11 17:05 被阅读54次

    小品论语之仁的概念

    仁,二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之意,即与人相处之道。此意为中性。仁多指好的人际关系,此为褒义词。仁的终极目的就是管理社会影响,实现社会责任,不做有损于社会的事,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古人用于描述人际关系的词(古人以一字为一词)有三种:人与社会的关系、与人相处的方法和社会规范。

    人与社会的关系,如孝(父子关系)、悌(兄弟关系)、信(朋友关系)、义(朋友关系)、忠(主从关系,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后世受法家以君主为中心思想影响,一般指君臣关系,如忠臣、忠仆。当今社会,忠于职守谓之忠)。这些词往往是做褒义来用,是儒家追求的人际关系的良好的绩效。用做贬义时在前面加“不”。

    与人相处的方法,如恕、温、良、恭、俭、让、直、和等,这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社会规范:礼,周代贵族阶层的行为准则。平民的行为则用刑来约束。“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正是这种的社会现实的反映。礼,重文化手段。刑,以强制、恐惧为手段。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篇)正是看重文化的力量。这种认识与儒家的知识分子阶层有关。

    X—Y理论(Theory X-Theory Y)

    美国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于1957年在《企业中人的方面》一文中提出X—Y理论(Theory X-Theory Y)。X理论与“Y理论”是一对完全基于两种完全相反假设的理论,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

    X理论假设:一般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工作越少越好,可能的话会逃避工作。大部分人对集体(公司,机构,单位或组织等)的目标不关心,因此管理者需要以强迫,威胁处罚,指导,金钱利益等诱因激发人们的工作源动力。

    Y理论假设:人们在工作上体力和脑力的投入就跟在娱乐和休闲上的投入一样,工作是很自然的事——大部分人并不抗拒工作。即使没有外界的压力和处罚的威胁,他们一样会努力工作以期达到目的——人们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的能力。人们愿意为集体的目标而努力,在工作上会尽最大的努力,以发挥创造力,才智——人们希望在工作上获得认同感,会自觉遵守规定。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仅愿意接受工作上的责任,并会寻求更大的责任。许多人具有相当高的创新能力去解决问题。在大多数的机构里面,人们的才智并没有充分发挥。

    持X理论的管理者会趋向于设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减低员工对工作的消极性。

    持Y理论的管理者主张用人性激发的管理,使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会趋向于对员工授予更大的权力,让员工有更大的发挥机会,以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

    X理论和Y理论的实验

    莫尔斯和洛施在亚克龙工厂和卡默研究所同时进行X理论实验,他们用严格监督和控制的办法对工人进行管理,施加精神的、心理的和物质上的压力,期望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结果工厂生产效率提高了,而研究所的效率则下降了。他们又在史脱克领研究所和哈特福工厂同时进行了理论实验,为职工创造一切条件,为他们排除一切前进障碍,满足他们各种需求,以此来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实验结果正好与x理论的实验结果相反,研究所工作效率提高了,而工厂的效率降低了。

    以上实验证明,管理对象不同,其特性不同,则手段也应不同。社会上各色人等都有,单纯强调德治或者法制均有失之偏颇之嫌,应当德治法治并举,两者相辅相承,有机统一,则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天理、国法、人情三者应当是圆融的,实践中如果三者出现抵触,则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应当加以研究改善。

    呼吁: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人。

    社会是个人赖以生活的机体,社会不健康则人受其害,爱社会就是爱自己。

    版权所有,转载请告知作者(简书ID:管理有道工作室)

    2018年8月11日写作并上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品论语之仁的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vd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