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历史发明家:乾隆先生

历史发明家:乾隆先生

作者: 深蓝sea | 来源:发表于2020-03-27 16:08 被阅读0次
一个棒槌

乾隆皇帝继位后,誓要成为“十全老人”,不但要武功,更要文治,于是在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部历史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而经史子集分法是古代书籍分类的主要方式,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又名“全书”。

(总纂官纪晓岚,正总裁和珅)

古代中国历来都有盛世修书的传统,按理修书应该是对古籍的一种保护,比如永乐年间编修的《永乐大典》。从修书的角度来说,《四库全书》是有贡献的,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年间的众多书籍,几乎涵盖了古代所有学术领域。

对于前朝史书上诸多后金的记载评价以及乾隆捕风捉影式的臆测,于是在修书过程中大肆销毁和篡改书籍,总计一万三千卷;焚毁书籍,总数约15万册;销毁版片近200件、8万多块。毁掉的不少,存下来的绝大多数内容也是经过删改加工的,内容的原貌已经是面目全非的。

删改加工节览,乾隆皇帝果真历史发明家啊。

乾隆五十年,改《明末纪事本末》中“吴三桂击走李自成”为“清军击走李自成”。

例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被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被改作“人道宋主曾住”。

大量进献所谓“禁书”的文人学者遭遇灭门之祸,可以说是清朝文化界的一场浩劫。像《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等揭露清军入关暴行的书籍更是在中国绝迹二百多年,一直到清朝灭亡才被后人从日本带回。

石卓槐,湖北黄梅县监生,在其所著《芥圃诗抄》中,有“大道目以没,谁与相维持”等句。经仇家告发,乾隆批道:“大清主宰天下,焉有大道没落之理,更焉用外人维持?”于乾隆四十五年下令将石凌迟处死。

乾隆四十六年,湖北孝感县生员程明湮在读《后汉书?赵壹传》中的五言诗“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句后批道:“古今同慨”四字,被仇家告发为以古讽今,判斩立决。

清初浙江仁和县人卓长龄亦因诗中有“可知草莽偷垂泪,尽是诗书未死心”等句。被人告发,乾隆判为逆诗,乾隆四十七年卓及其子虽已死多年,仍被开棺戮尸,其孙卓天柱等被斩立决。

鲁迅先生更是一针见血地表示,“全毁,抽毁,删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篡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篡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盛事的,但他们不但搞乱了古书的格式,还篡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于内廷,还颁之于文风颇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多很有些骨气的人。”

公众号:关注半个历史,来看点有趣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发明家:乾隆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al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