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法立则莫得为私矣》

《法立则莫得为私矣》

作者: 野之老 | 来源:发表于2022-05-01 10:28 被阅读0次

韩非此句意思是说,国家的法度一旦确立起来的话,那么则就没有人再行私了。

对此韩非详细论述道:“故《本言》曰:‘所以治者,法也;所以乱者,私也。法立,则莫得为私矣。’故曰: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上无其道,则智者有私词,贤者有私意。上有私惠,下有私欲,圣智成群,造言作辞,以非法措于上。上不禁塞,又从而尊之,是教下不听上、不从法也。是以贤者显名而居,奸人赖赏而富。贤者显名而居,奸人赖赏而富,是以上不胜下也。”

韩非这段翻译过来大意是说:《本言》里论述道:“国家的安定靠的是法度,而使国家混乱的根源则在于私行。国家的法制一旦确立,则就没有人再去行私了。”所以说:如果任由私行横行,则社会必然混乱;而明确法制建设,则社会一定大治。反之,如果国君不推行法治,则那些所谓聪明的人就会有违法言论,而那些所谓贤能的人也就会有违法的企图。还有,国君如果法外施恩,那么下面的人难免就会有非法的欲望,而所谓的圣人和智者也就会成群结队地制造谣言和诡辩,并用尽各种非法的手段来对付国君。此时国君如果对此不严加禁止,反而再对这些人去大加尊崇,那就等于是教育下属,今后你们都可以不听从君主和不服从法令了。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国家势必就会造成:贤人以显赫的名声而处在高位,奸人则依赖赏赐而富裕起来的现象。而一旦等那些所谓的贤人以显赫的名声而处在高位及奸人依赖赏赐而富裕起来的时候,到那时,国君便再也控制不住他们了。

相关文章

  • 《法立则莫得为私矣》

    韩非此句意思是说,国家的法度一旦确立起来的话,那么则就没有人再行私了。 对此韩非详细论述道:“故《本言》曰:‘所以...

  • 分威法伏熊

    本经阴符七术·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

  • 水晶夜讀《勸學》之十二

    原文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

  • 《荀子·劝学》12

    前文: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

  • 韩非.饬令

    【原文】 饬令,则法不迁;法平,则吏无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售法。任功,�则民少言;任善,则民多言。行法曲断...

  • 友谊

    友谊,乃处事之根本。 友,为非亲而至亲者也, 谊,为关系。 若得益友,则万事俱全矣。 若得损友,则万事皆败矣。 论...

  • 与高人来往乐在其中…随笔

    《荀子》中说:学莫便 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 阳明先生立志说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人苟诚有求为圣人之志,则必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 【汉唐经方】:精读黄帝内经之举痛论

    原文: 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 韩非子--第53篇 饬令

    原文 饬令,则法不迁;法平,则吏无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售法。任功,�则民少言;任善,则民多言。行法曲断,以五里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法立则莫得为私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au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