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辉 心理咨询师、本会团体导师、绘画治疗师(2020.7.19)第211次原创分享
早上带二宝去出去吃米线,店里人不少,大家都在排队点餐,突然,排在后面的一个六七十岁老太太大声叫嚷:你这有米线还有啥?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99205/b86de21e35faec3f.jpg)
店员一边忙着收银一边答道:阿姨您稍等,马上排到您了,我给你介绍!
老太太又暴躁起来:你这都多钱啊?我问你那!听到没有!口气里满是不耐烦。
店员依旧态度耐心,终于给这暴脾气老太太点完了餐。
我一边照顾孩子吃饭一边想:这老太太怎么这样啊,这素质真是!”
这老太太在我旁边找到位置坐了下来,聒噪声不停传来,她依旧在发脾气,甚至还在拍桌子:快点!快点!饭咋还不来!……你们这是咋回事!快点吧!……我不吃了!你们给我退钱!
我听着也很烦:这什么人啊,真叫人讨厌!太差劲了!
店员开始还在耐心回应:阿姨,马上就好马上就好!后来,实在无奈给老太太办了退款。
老太太站起从我旁边经过的时候,多看了她一眼,我才看到:她脖子一侧敷着很大一块纱布,一直手上还贴着输液贴。看样子这是个病人,还在病中。她刚才侧着坐,那个位置是看不到她这个状态的。
我觉得忽然就能理解了,刚才还很鄙视她的行为,而现在觉着也没那么令人讨厌了。一个年迈的老人,是个病人,病人都是可怜的,病中的人总是会有急躁烦躁的情绪的,可以理解。
多看了一眼,多看到了些东西,就改变对一个行为的看法,就生出了恻隐之心,生出了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99205/172ff9934066cc2f.jpg)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有时无法理解别人,是因为看到的东西有限,是因为站的角度令视线遮蔽,换位思考,多去看到“因”,就能理解“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