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在上篇中我们聊了婴儿的大脑、动作、语言和感知觉,在中篇里我们聊了婴儿的记忆、思维和情绪,这一篇我们把婴儿依恋、社会行为、道德和个体差异聊完。
依恋
谈婴儿心理,依恋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其实对依恋的研究早就不是新鲜事了,而且也是心理学家非常热衷于研究的课题,我上学的时候还写过相关的论文。不过考虑到术业有专攻,还是有相当多的新手爸妈从来没听说过,所以简单科普一下。
依恋这个事很好解释,就是宝宝与其最亲密的抚养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不仅是人类婴儿,动物界也很常见,比如一出壳就会跟着第一眼看到的移动物体的小鸡仔,虽然不一定真是母鸡,但是它就觉得那是它妈并且死跟着(乱入的移动物体表示很无奈…)
在三十多年前,几个心理学家就使用一个名为陌生人情境程序的技术来调查婴儿的依恋情况。
如图,陌生人情境程序是指将宝宝和妈妈还有陌生人置于观察室中,通过妈妈和陌生人的出现与离开等排列组合出不同场景,考察宝宝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和行为。根据研究结果,依恋被分了三种类型。
1.安全依恋。约7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和妈妈独自在一起时,他们积极探索环境,与妈妈分开后明显焦虑不安,妈妈回来后立刻要和妈妈在一起,然后情绪被安抚。
2.矛盾依恋。约1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即便妈妈在场,他们也会焦虑不安,妈妈走后会很伤心,妈妈再回来时他们表现的很矛盾,因为对妈妈的离开很愤怒,所以他们既想要妈妈的安抚,又对妈妈的安抚表现出抗拒。
3.躲避依恋。约20%的婴儿属于这一种。与妈妈在一起时对探索环境也不感兴趣,妈妈走了也不会伤心,妈妈再回来也不会表现出愿意亲近。
依恋是一种在互动中形成的关系,所以它并不是单向的。就像恋爱一样,单恋一来不容易长久,二来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恋爱。现在早期教育爱谈安全感,其实好的依恋关系是安全感存在的基石。而依恋关系的建立取决于妈妈的反馈。妈妈对宝宝的状态越敏感,反馈越及时准确,宝宝的依恋关系建立的就越好,宝宝就越有安全感。
研究也发现,矛盾依恋类型宝宝的妈妈,对宝宝的态度比较随性,高兴时特别热情,自己情绪不好时就反应冷淡或粗暴,这种不以宝宝的行为而是以自己的心情作为基准的反馈,会让宝宝意识到从妈妈那儿获得的情感支持很不稳定,因而难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至于躲避型依恋宝宝的妈妈,往往是严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对宝宝没有耐心。当宝宝打乱她们的计划时,会非常愤怒充满怨怼。当宝宝的依恋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会慢慢选择逃避,干脆就假装我没有妈妈好了…
依恋类型不是绝对划分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我家大宝小时候,有时会表现出躲避依恋或者矛盾依恋宝宝的特征,那是因为我第一次当妈,对婴儿这种生物强大的破坏力心理准备不足,情绪有时不稳定,给大宝的反馈也会看心情。而现在小宝则表现出稳定的安全依恋的特征,大概也是因为我自己更了解宝宝的需求,也能够更淡定的给出她需要的反馈了。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如果愿意用心去看,他们会随时映照出我们自己。所以养育孩子,真的是让我们成长的好机会,仅次于心理咨询。
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对宝宝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无数咨询案例证明,早期安全的依恋关系建立失败会直接影响成年后与他人建立依恋关系,缺乏安全感会导致他们更爱发脾气,攻击性更强。受影响最大的是谈恋爱,其余的人际关系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波及。(知道为什么有个豆瓣小组叫做“父母皆祸害”了吧,哈哈~)
社会行为与道德
这个方向研究的人也有不少,但是主要在社会心理学范畴中,个人可借鉴的不多,简单了解吧。
一说社会行为肯定会想到一个词,反社会行为。很多对犯罪分子的报道都会用到这个词。不过对婴儿来说,还谈不上反社会,所以研究的主要是他们的亲社会行为,诸如帮助,安慰,分享,支持,合作等等。
4周大的婴儿即开始表现出针对不同人出现不同的行为了。仅是对父母,他们的表现都不一样,研究发现,宝宝对爸爸笑的更多,对妈妈则注视的时间长。不知道你们家的宝宝是不是这样,反正我家小宝看见她爸就笑开花,然后在她爸怀里也死盯着我,看不见我就哭,看见我就让抱,不抱也哭,总之就是看着我然后各种哭…好羡慕她爸。
稍微大一些的宝宝(1~2岁)就已经有了感受他人悲伤的能力,并开始出现想要安慰或者帮助别人的举动。宝宝们对他人的需要有很强的敏感性和同情心。在外面一起玩的小朋友,摔倒了哭的时候,我家宝宝也会跟着一起哭,有时候还会拿玩具去安慰人家。有人会说我家宝宝就不是这样啊!是的,并不是所有宝宝任何时候都会出现积极反应,有时候宝宝们也会躲开甚至出现一些攻击行为。但是总的来说,积极反应比消极反应出现的频率高多了。
有句话叫做,小孩才分对错,成人只谈利弊。抛开后半句不谈,小孩分对错说的就是婴儿期的道德标准。好与不好,对与不对,乖与不乖,理解并判断这三点,基本就是婴儿期道德萌芽的全部内容了。
婴儿的道德观念是在成人的要求和强化中形成的,因此前后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一次宝宝抢别人的玩具你批评了他,下一次抢别人的玩具你觉得无所谓没有理会,或者这一次宝宝分享了零食你表扬了他,下一次你却批评了他,宝宝就很难形成稳定的道德判断标准。人和人的道德标准是不一样的,这无可厚非,但是每一个人自己的道德标准应该是统一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不然就会引发内心的冲突。道德判断标准不统一会影响情感体验,这也是为什么家里看护人多,或者频繁更换看护人的孩子会更调皮一些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3岁内的婴儿道德感只是萌芽状态,我们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更不能因此对他们的品质轻易下判断,还是要以提醒、鼓励、表扬为主。
我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说,是因为亲社会行为也好,道德发展也罢,都是婴儿作为一个人,生活在群体中所需要的社会属性,也因此,这两项的发展与成人的榜样作用和强化息息相关。你会将你从所属的社会群体中学到的内容,加上你的经验教训重新编辑,然后完整的传达给你的宝宝。婴儿期的宝宝会全盘接受,将来再随着成长,根据他的社会群体去修正。
但是,在不懂是非是什么之前的是非观是非常稳固的,颇有点烙印的感觉。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遗失的童年记忆其实一直伴随着我们——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它深植在我们的道德和直觉之中。(所以想印点啥就趁早~嘘,不能说了,太腹黑…)
个体差异
为了文章内容的严谨,最后是一定要聊个体差异的。咳咳。
宝宝再小,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虽然他且独立不了呢…),是人就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婴儿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无论是运动语言,还是思维情绪,尽管有常模,也就是说大多数宝宝是这样成长的,但是个体差异依旧是不可忽视的。
从出生开始,婴儿就展现出了他自己的个性,所谓困难型宝宝,高需求宝宝,指的都是婴儿独特的性格。就像并不是使劲喂养,宝宝就会比其他宝宝长的高,天天训练,宝宝就能比其他宝宝走的早一样,宝宝的成长发育有他自己的步伐,喂养训练能提高的也是在他原有的基础上。
情绪和依恋关系更是如此,可能你对宝宝的情绪既敏感又反应适宜,可是偏偏遇上一个困难宝宝,他就是情绪不稳定,对刺激的反应比较大,可能你比别的妈妈更费心,也没有建立起比她们更好的依恋关系。甚至都不用和别人比,对二胎妈妈来说,自己的孩子都完全不一样。
放轻松,别去比较。宝宝是上天恩赐的礼物,绝对不会是谁的复制品。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人父母,一定要牢记这一点。然后珍惜、用心,足矣。
结束语
终于聊完了…三篇加起来一万多字了,真心感谢你能看到这里。
这篇文章的开始,只是我在带娃身体疲惫心灵空虚的过程中,顺手把束之高阁的《发展心理学》、《婴儿心理学》拿出来翻翻的结果(我得有多空虚呀…)。上学的时候看这本书,是为了考试,所以主要过程是记忆而不是思考。诚然,当时也没有一个娃让我来思考。时隔多年重新翻看,也许是不用应付考试了,也许是为人母了,我看到了很多以前念书时没看到的内容,也想了很多以前没想过的事情。突然有了一种不吐不快的欲望,于是成就了这篇文章。
写字的过程中,除了对照我自己宝宝的成长历程,我一直在想,作为成人,我们能向婴儿学习些什么?或者说,我们应该向那个被我们遗忘了的自己学些什么?
我想到两点。
一是执行力。在婴儿思维那部分,我提到了由于发育不到位,婴儿都是边行动边思考的。我们是成熟了,有智慧去思考目的和手段了,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想的太多了。晚上想想千条路,早晨起来走原路。多少人都是这样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们有些时候真的该学学婴儿,别想那么多,先开始行动,在行动中再思考。
二是情绪表达。婴儿是最单纯的生物,他们不会隐藏自己,高兴就笑,伤心就哭,生气就叫。后来我们成熟了,学会了掩饰,我们可以在生气的时候也微笑。周围的人都是这样,于是我们还得猜猜猜,原本简单的沟通,就这慢慢变得复杂。我们还因为压抑情绪而患了身心疾病,成长的代价有点大。没有办法改变别人,那能不能先从我们做起,更真实的表达自己呢?高兴就笑,伤心就哭,生气就说。
我们应该一直前行,但是勿忘初心。
看前两篇请戳: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