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
《我不是药神》:令人思考现实的作品,引发问题总是无解的

《我不是药神》:令人思考现实的作品,引发问题总是无解的

作者: 天生这么红 | 来源:发表于2018-07-15 21:52 被阅读10次

    一部好的电影不一定解决一个问题,也可以是提出一个问题,暴露人性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药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医药公司的商业困境...刻画困境的同时,更让人思考困境。

    《我不是药神》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有困于身体和经济的弱势群体,也有商人和中产为主的逐利群体,这种丰富的群体人格和矛盾,让电影着非常强烈的人物代入感,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立场,两两相冲,又两两相合。

    众多的人物,因为一个慢粒白血病,被分为两个阵营:病人及相关群体、和无所谓的非病人群体。前者求生对抗资本,后者逐利追随资本。情感矛盾来源于在两个阵营之间来回跳转纠结的程勇和曹斌。

    但却隐隐觉得,电影中缺少一个角色,一股势力,去追溯资本的来源和真实价值。

    对于病人群体的代表,每一个病人都给了相应的生活状态来表现长期治病的结果。

    自己生病的老吕,是一个积极担当的存在,这来源于他的媳妇儿和孩子,他选择的出路是寻找低成本的可替代药品对抗资本;

    女儿生病的思慧,是一个坚强的存在,因为老公跑路她并没有后方的经济精神支持,这位母亲作为一个病友的社交枢纽出现,她的选择是当脱衣舞女郎赚钱去保障资本,情节中也曾暗示思慧的陪睡日常;

    教会的病友老刘,是一种佛系的存在,他没有被交代过背景家庭,入伙是因为他会英文可用,教会就是他的家,行为所止,顺天应命;

    最年轻的少年黄毛,一直是一种叛逆存在,且这个团体中,需要一个可以和程勇能一起折腾的身体;

    拖家带口连累家人的、被家人所累需要坚强应对的、远离家乡自我放逐的、寄情信仰听天由命的、困于经济状态亟待寻求出路的......这几乎涵盖了所有人群,艰苦条件下,很容易报团取暖。

    其实你什么错都没有,只是穷,碰巧还命不好了。

    周一围饰演的曹斌,代表了困于道德和法律中的警察群体。他自己并非弱势群体,却依然看不得他们的难过。

    这样的矛盾第一次出现,在警方围剿了大量白血病人的时候。这群病人中,有一位能说会道且十分真诚的老阿婆。曹斌选择拉他们一把,都放了。

    第二次的矛盾出现,在医院里没能救会车祸重创的黄毛的时候。在港口围剿夜晚,只有一位病人,还是什么都不肯说并且很仗义的黄毛。曹斌发现,想要拉一把的时候,拉不动了。

    他既没有资本当慈善家,也没有权威让低价仿制药品合理化,更没有能力让张长林这类人心生善心。

    可以说是很惨了

    不禁想到了前段时间甘肃女孩跳楼时候的那位消防员。既没能成功救下女孩儿,又不能就此改变社会现状,更不能让楼下那群叫嚣玩笑的傻逼们闭嘴。

    就像是已经走在致富的康庄大道上,突然看到你的前途上拦着一大波贫困人口,不踩他们,你就此受阻,想帮他们,却还帮不动,不管不顾,又如此不忍心。

    其实你什么错都没有,只是没那么富有的同时,还很善良。

    而主演徐峥所饰演的程勇,是链接这两个群体的关键。当他见到老吕腹部碗大的创口,再去印度药店买格列宁的时候,正遇印度街上要去火化的尸体长队。老吕老婆的恳求只是个引子,最能将人的善意拉回现实的还是死亡的气息。

    想要活着的人有什么错。

    愿上帝保佑你们

    最后一次被围堵之时,程勇拖延时间放走抱着药箱的病人。

    当他们又被警察追回,眼神从坚决、欣慰、转向绝望。

    可是法庭上,程勇进去之前却说: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所以电影最后给了一个很喜人的结尾:进医保

    同样的疾病探讨,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很火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微信长文。同样是逐利还是救命的争议,在电影原型的陆勇事件中也过有探讨,即使是生活富足的成年人在面向巨额医疗费的时候也同样无力。电影中张长林说得对,世界上最难治的病是穷病,更何况,多得是没人折腾就没人注意的事情,不巧你身在其中,未必就次次幸运,在当吃瓜群众的同时还能分到一点羹。

    所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解决问题。

    高价的正版药品在引进之处就是一场市场交易,从成本到手工到包装的一系列利益翻倍,售价2元的小瓶维生素和198的大瓶维生素差别只是在于可使用添加剂和包装而已。片子中病人说“真药”,程勇说“真药”,曹斌也承认是“真药”,市场就利益趋向性,所谓的正版本质还是一场资本交换,印度的低成本药品到底是没能进来,售药进医保的举措,也不过是成本承担方的转移而已。

    没法出现的那个探究药品本身真实价值的角色,将永远缺席。

    没人这么闲,替所有人当出头鸟,被打被嫌被猜忌的同时,还不去牟利。

    《我不是药神》的点映几场后无差评,安利的常用评价就是:很现实,很深入,很残酷。外加一番因为这样的电影广电过审之后对社会进步的称赞和老母亲般的欣慰。

    就像是《嘉年华》后社会关注了性侵、《二十二》后我们关注了慰安妇、《起跑线》后又讨论了阶层固化、《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后争取到了女性地位的改善。他们都是深入挖掘了一场一直存在的社会问题,再赋予现实意义和改善愿景,抛出大多数人每天都在抱怨或者关注的社会的问题之后,给一个略微有些差强人意的问题解决方式。

    愿上帝再保佑你

    因为红黄蓝的故事最后也不是道怎样了,慰安妇依旧一个一个少了,甘肃的姑娘还是因为性侵和不理解不支持跳楼了,学区房的价格还是以万为单位疯狂增长着。类比《我不是药神》的进医保的解决方式,大抵就是上述社会问题引起大家注意的一个程度。

    我们所叫好的、引发思考的、令人动容的、反应现实等等的优秀电影作品,呈现的问题似乎都是无解的。

    越来越好这种事情从来都没人怀疑的,问题是,在困难面前,我可能没这么心大去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欣慰自豪进而延伸出一系列的希望憧憬。不知道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渺小的我们,能否能赶得上,在不巧缠绵病榻之时,不再有”是放任病死,还是挣扎穷死“的艰难选择。

    所以,是你的话,穷死和病死,你会怎么选

    主会保佑我们的

    whatever,无论你们怎么选,都祝愿上帝保佑你们,阿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不是药神》:令人思考现实的作品,引发问题总是无解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lm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