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炉边夜读诗与酒,故事和远方读书
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解读茅盾小说《创造》

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解读茅盾小说《创造》

作者: 南方有咸鱼 | 来源:发表于2016-10-10 21:31 被阅读6221次
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解读茅盾小说《创造》

《创造》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主要描写了一对夫妻的日常生活。作者通过塑造君实这个人物,一个接受时代新思想,又受锢于封建传统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其妻子娴娴的觉醒,来反映社会思想变革的到来。

初次翻开这篇小说时,我被男主人公君实“创造”妻子的想法而发笑,毕竟人是有思想有想法的个体,怎么可能随意被创造呢?后来,反复细读下,我竟忍不住叹息。封建思想残留在每个人的骨子里,乃至灵魂深处,这要多久才能完全根除呢?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初次相见,便一见倾心的邂逅,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的日久生情,还是单纯的占有,占有身心和灵魂?

是我们想象的爱情过于美好,还是时代的束缚?封建社会下的爱情何去何从,女性的地位何时能崛起?

小说开头一连串的场景描写,尤其是一本《妇女与政治》的杂志,便为整篇小说埋下了伏笔。

《创造》中的男主人公君实,一心想创造一位称心的妻子,然而,结果可想而知,最后未能如愿。

文中写道:

他爱他的夫人,现在也还是爱;然而他最爱的是以他的思想为思想以他的行为为行为的夫人。不幸这样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男权主义至上的国度,虽在宣传男女平等的观念,但现实并非如此。君实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或许可以换个说法,他觉得爱就是占用,要求妻子如金丝雀,只圈养在他的世界里,时刻信仰着他,只为他一人而存在,如稻草人,没有思想意志,全凭他的肆意灌输,顺从他的心意,打造出这样一位“称心如意”的妻子。这样的爱情观实在荒谬!

女主人公娴娴的思想日渐解放,有了自己的思想主张,这让男主人公君实十分郁闷恐慌。他恼怒以他为中心的妻子已经不在了,他厌烦妻子与李小姐交往,觉得是李小姐让他的妻子变了模样,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时代在变迁,思想在觉醒,愚钝的人还在沉睡,觉悟的人已经在路上。

是君实不识爱情的真面目,还是封建思想的尘土过于厚重?遮住了他那一双,用来看清爱情的眼睛,君实陷入了怀疑。

文中写道:

她的灵魂,已经不是他现在所能接触了!这便是所谓恋爱的悲剧么?在恋爱生活中,这也算是失恋么?

触摸到她的身体,却触摸不到她的心,有形的她实实在在躺在自己的身旁,可是,那个无形的她在哪里?她的心已不知飘向了何处,君实觉得这握不住的爱情,不能任他主导的爱情就是一场悲剧,于是,他自嘲这算是失恋了。

何为爱情?何为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双双化蝶,罗密欧与茱丽叶的双双殉情,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这千古流传的爱情悲剧让多少人黯然泪下,而君实仅仅只因为看不透娴娴的心,便感慨这是爱情悲剧了,这何尝不是男权心理作祟呢?谁说女性就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觉悟了?思想终究是禁锢不住的,鸟儿注定是属于蓝天的,终有一天,女性思想会实现独立的。

君实,说出你的真心吧!你想娶的是一位妻子吗?不,是玩偶。

文中还写道:

你变成了你自己,不是我所按照理想创造成的你了。

娴娴的思想解放了,君实却倍感失落惆怅,创造的妻子并非他想象中的妻子。他觉得自己的理想曾实现过,但又立即破碎了,如那泡沫般脆弱,一触就破。以前的妻子娴娴,让他感觉很安心,以前的生活,在他看来是一片光明,然而现在,妻子娴娴变了,她的改变不仅“破坏”了她自己,而且也破坏了他的理想。君实陷入无尽的痛苦中……

是君实自身的思想愚昧,还是社会风气造就了这匪夷所思的现状?人啊!你要学会认识你自己,人是有思想的芦苇,不是随意捏造的泥人。妻子娴娴的改变合乎常理,也许她还没有察觉,她日渐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新女性。

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新思想的不完全接受,这新旧思想的相互杂糅,一次次刺激君实的大脑,君实何尝不是饱受思想折磨的可怜人呢?解放吧!思想。

文中最后写道:

他恨这社会!就是这迷乱矛盾的社会破坏了他的理想的!他真真的绝望了!

创造出来的妻子不能如愿,怨妻子,怨自己,最后怨社会,他埋怨活在当下的,这迷乱矛盾的社会,因为社会造就这般现状,他痛恨,他绝望了。殊不知,这时代社会的思想正在走向变革,女性独立的思想正在觉醒。

值得一提的是结尾,小说的结尾略带俏皮且让人意犹未尽。一个新的想法出现在君实的脑海中,他决心再次改变娴娴,静候洗浴的娴娴出来时,娴娴已经躲开了他,出门去了,留下了一个自尊受挫的他,在原地恍惚。此时,出现在读者眼前的娴娴,是一位真实鲜活且具有时代新女性特征的娴娴,并不是君实“创造”的娴娴。

颤抖吧!腐朽的封建思想终将被新思想所取代。看,一道光芒滑过天际,那是新思想的曙光。

相关文章

  • 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解读茅盾小说《创造》

    《创造》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主要描写了一对夫妻的日常生活。作者通过塑造君实这个人物,一个接受时代新思想,又受锢于封建...

  • 人是有思想的芦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安平桥之上无一朵云,只在天边漾起淡淡的鹅黄;脚下的湖水微微簇起波浪,只顺着安平桥,静静流淌。...

  • 人是思想的芦苇

    -----读《教师的五重境界》有感 梦泽祥云 当我终于看完《教师的五重境界》的最后一篇《这一生,至少当一次教育的傻...

  • 情绪是智商开出的花

    8“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

  • 如何才能算得上一棵称职的芦苇——抬杠

    人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这思想强壮了,芦苇变得饱满硬实,就会做一些无聊的事。 ...

  • 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

  •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

    帕斯卡尔在《人是会思想的芦苇》里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是人的全部的尊严所在。无论我们自己,还是孩子,思想的自由都...

  • 是人类研制出了精神变态的AI,还是AI让人类变得精神变态

    文/陈剑锋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帕斯卡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意是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但人依然高贵,因为人有...

  • 如何写软文推广

    帕斯卡尔说过,人是可以思想的芦苇。这与儒家的“以人为本”思想不约而同,突显了人的可贵与价值。软文创造亦是如此,需求...

  • 有思想的芦苇

    芳草萋萋,会有随风摇曳的姿态,也会凋零化作春泥的一天。四月的天气,骤变得毫无预兆,一阵晚风的驾临便迎来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解读茅盾小说《创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wd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