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推荐我一本书:《我减掉了五十斤》。
作者徐徐。没有听说过,简介上是这样介绍的:
文人、媒体人、商人、心理咨询师,不断挑战自我的职业女性,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极具故事性的职业轨迹。
第一个十多年,投身传媒行业,做过报社记者、杂志专栏作家、广告公司创意总监、视频网站美食节目主持人……
第二个十多年,转战商界,曾是美国医疗产品五百强企业中国区省级代理商,香港上市医药公司省级代理商。
现在是国家一级企业培训师,AACTP(美国培训师认证协会)认证培训师,主要从事女性成长、职场沟通、婚姻家庭、亲子教育等方面的咨询辅导与课程培训。
说实话,仅看书名,无法吸引我。对我来说,减肥的动力不强,需求也并不迫切。但看了作者的简介后,不禁产生了兴趣,还有后面配发的文字和图片。
一张作者37岁时的照片,配了这样的文字:37岁的徐徐,已将自己的公司打理得风生水起,却管不住恣意泛滥的食欲,体重145斤,半年后飙升到150斤。
一张作者50岁时的照片,配了这样的文字:50岁的徐徐,成熟自信,瘦身之旅让她收获的成长和自由,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脸上。
减肥成功并不是一件稀奇事,这样减掉几十斤,上百斤者不胜枚举。但这是一个经历丰富有故事的女人,同为女性,总是为女强人感到骄傲,十分佩服和仰慕她们的成就。并且书中的一个观点让我觉得十分新颖,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作者说,“我胖,竟然是因为缺爱。”
书中还有这么一段话让我眼前一亮,“你如果总是吃进去超过你需要的食物,那这个食物就不是你的胃需要,而是你的心需要。而我们的心是不需要食物的,它需要爱,需要包容,需要接纳,你多吃进去的每一口食物可能都是在填补你无法被满足的爱的需要,也许,比减肥更迫切的是打到自己内心的缺口。”
是不是也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在作者看来,原来我们对食物的眷恋,可能是心需要,我们不断地吃,只是用食物来填补爱的不够。你认同这样的观念吗?
究竟胖与缺爱有没有关系,我对此无法确定。说说我的经历与体会。
从小,我在母亲浓浓的爱护下长大,从这点来说,并不缺爱,但我依然喜爱美食,也常常不自觉地过量进食,是我的心需要,而不是我的胃需要吗?我并不认同。
对于食物,我们为什么会有喜恶之分,是因为心喜欢或不喜欢吗?我觉得更应该是身体在召唤吧,身体有需要,只要不过量,就没有问题。至于量的控制,完全在自己的意愿。你愿意承受过量带来的后果,自然就会接纳,如果无法接受,一定会控制自己。
进入中年,体重维持在一百斤左右,对于一个食欲很好的人来说是有点难的。一方面想要不断地吃更的美味,一方面又要担心吃进去多余的食物让自己发胖。所以,在控制体重这件事上,更多的是自律,而非他律。让我们肥胖的,无非是吃得多而运动得少,没有那么多天生长不胖的基因,也没有那么多喝水也胖的基因。
关于减肥这件事,需要的是毅力和动力。具备了这两个要素,再坚持两个方法:管住嘴,迈开腿,一切都迎韧而解了。
胖了就是胖了,不必与爱扯在一块。
至于减肥,想减就能减,只要决心足够,也不必与心理扯在一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