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每个人就都喜欢听故事,很多小朋友喜欢让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枕边故事,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对于父母的说教反感,却不会拒绝听一个好听的故事。
在生活当中,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往往是很受大家欢迎的人,他们往往会轻易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引起大家的好奇心,成为全场的焦点。在商业圈子里,更是存在这样一句话:“创业成败,取决于你会不会讲故事”。故事讲得好,才能打动投资人为你投资,更能打动顾客购买、使用你的产品。
很久以来大家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只有像故事大王郑渊洁那样的大作家才能够讲出一个又一个好的故事出来,需要很大的写作天分,但其实,创作的技巧不但可以学,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学会。
郑渊洁在《这样写出好故事》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一种“双轮驱动,一改到底”的写作技巧,“双轮”为左轮的结构与右轮的情节,“一改”为修改。
首先我们来看故事结构,结构作为故事的框架、骨骼非常重要。小学开始大家就知道,我们在写文章时可分为三大部分,即开头、中间、结尾。下面我们就分别讲讲如何提高这三点的写作技巧。
开头
对于开头,我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吸引住读者。就好像对于一个初次见面的朋友,在前7秒就已经决定了对于对方的评价,所以无论是做人还是讲故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故事开头具有以下几个目标:
1. 吸引读者
2. 建立读者与主角间的联系
3. 介绍故事中的世界
4. 说服读者继续读到文章中间部分
其中最重要的,就在在第一页就吸引住读者。而为了写出一个好的开头,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三种做法:
1. 先用动作切入,再解释。
比如,美国惊悚小说《黑暗之后》中写道:“道森从睡梦中惊醒,她听到黑暗的卧房中传来有东西鬼祟移动的声音”,这就是用行动带出角色的写法。
2. 先露一点故事,再拓展。
在小说《它》的开头就使用了这样的手法:“这份恐惧要维持二十八年,或甚至永远无法消去。
3. 先抛关键线索,再展开。
斯蒂芬·金的《死亡禁地》在故事开头写道:“关于那一晚,莎拉后来只记得两件事:她在‘命运之轮’节目上的好手气,还有那张面具。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往往只想起那张面具,前提是她要强迫自己回想起那个恐怖的夜晚。”读者看到这就会思考,面具代表什么?面具下又隐藏着什么呢?发生了什么才让主角难已忘记却又要逼迫自己想起?
中段
接下来我们来看故事的中间部分,中段的重点是冲突,为此我们可以使用“行动、反应、继续行动”的模式,不断形成冲突;用慢动作描写危险和情绪,制造紧张气氛。我们要让观众持续关注主角,为主角担心,并为最后的决断做好准备。
比如,小说《天房门外》中,作者迪恩·孔茨一开始就描写九岁的雷兰妮穿过拖车屋,去找她吸毒过量的母亲。这段乍看没什么问题,但孔茨在场景开头就这么描述:“拖车屋笼罩在一片寂静中,却散发出令人不安的期待,仿佛有道堤防即将崩溃,让湍急的洪水将一切冲走。”接着整整七页,只见雷兰妮一步一步持续前进,悬疑感越来越重,直到场景结尾揭露了谜底。
而对于故事结尾,我们则可以采用正向结尾、模糊结尾、负面结尾三种结尾方式。
比如:在《大白鲨》中采用的就是正向结尾,故事结局是主角布罗迪杀死了大白鲨;《麦田里的守望者》采用了模糊结尾,我们不知道主角霍尔顿·考尔菲德离开精神病院后,到底有没有办法在世界上存活下去;而《乱世佳人》采用的就是负面结尾的写法。
两扇门
在清楚了解故事的三幕结构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如何连接这几种结构,为此,《这样写出好故事》的作者提出了“两扇门”的写作技巧,即三幕结构之间可以设置两扇“无法折返的门”,实现故事的转变和承接。
小说《教父》就是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年轻的麦克·柯里昂决心走上正道,避免步入父亲的老路。然而当父亲遭到枪击几乎丧命的时候,麦克的世界瞬间变色,推动主角穿过第一扇门,于是冲突产生了,故事加速发展。从中段进入结尾的第二扇门,也需要发生一件大事,导向最后的对峙。第二扇门通常是一条重要线索或信息,或者是重大挫折和危机,借此将故事快速抛向结局。还以《教父》为例,老大之死重创黑道家族之间的和平,助长了柯里昂家族的敌人,胁迫麦克必须痛下杀手,来奠定他长远的权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双轮驱动的右轮--情节。
读者在看故事时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为什么我要读下去?为什么我要关心这个故事?这些问题都与情节有关。如果你想要吸引读者,你必须高度重视情节。
在分析几百种故事情节之后,《这样写出好故事》作者发现:想要系统设置一个情节,可以使用“LOCK系统”,即,L代表主角;O代表目标;C代表冲突;K代表冲击结尾。好的情节可以从自己开始找起,用贝尔金字塔进行筛选,然后用大纲进行串联。
1. 精彩的情节从自己开始找起。
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的小说总是充满热情,当别人问他下本小说的名字时,他说:“我还没想到书名,也没想到情节。但我有一台打字机,一张白纸,还有我自己,这样应该能凑出一本小说了。”
2. 用贝尔金字塔筛选出好情节。
贝尔金字塔就是通过热情、潜能、精准三个“筛子”,实现由粗到细、由平淡到精彩的筛选过程。
3. 使用大纲进行串联。
写初稿的时候,跟着感觉走,不要列大纲。写完初稿后,仔细观察情节的全貌,然后重整这份大纲,理出更扎实的情节。
一改到底
在写故事的过种中,我们应先写出初稿,然后再通过沉淀、细读、分析、重写、润饰等步骤,大刀阔斧地进行删减、凝练,从而打造出一部完美的故事作品。
对于故事创作来说,开头、中段、结尾的三幕式框架结构能够使故事更加稳健。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应记住:故事最重要的任务是让读者担心,所以角色无法达成目标反而更好。如果能把形势变得更加险恶,读者反而会更喜欢。把实际遭遇危险或悬疑的段落拉长,像用慢动作看电影一样,就有可能把平凡的故事转为引人入胜的名作。并且, 为防止故事的主角心满意足地待在第一幕,就必须创造一个场景,把主角放进主要冲突,而且无法离开。最后要记住,寻找精彩情节最简便的方法不是翻书,而是看看自己的内心,从自己开始找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