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可以基于语文、数学学科课程开展,还可以做专业的综合实践课程,例如职业体验、党团队教育活动、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等。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在很多学校根本引不起重视,也根本没有专职教师。上午从马冬冬老师的《名师工作室建设:名师孵化名师spp立体培养模式》的分享中,让我最受启发的几个关键点。
平台很重要。马老师,2001年参加工作,2005年参加十五规划国家课题研究,估计一般学校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作为她所在的学校,在开封也是数一数二的,在这样的群体里,一定是教研氛围浓厚,智者成群,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的起点。
建立自己的学科特色,有自己的教学主张。从一开始进行数学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卖废品,在黑板上开辟数学角,在校园文化节组织学生上演课本剧,到走上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她走出了一条个人专业成长的快速通道!不要做日复一日的教书匠,而要成为个人成长的谋划者!聚焦某一点,你无我有,你有我精。
多样化的校本研修活动促教师成长。马老师还分享了自己所在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我的教育教学高招、评选星级教师、问题驱动式教学专题研讨、名师带徒、专题研究、幼小衔接、赛课活动、教学反思、校刊……名师孵化无捷径,唯有做起来,动起来,渐渐化为个人自觉行为。
注重模式的提炼。1.0版教师的培养模式—建立青椒团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2.0版教师的培养模式—青椒团覆盖全学科,3.0版教师的培养模式—利用中原名师工作室培育省级名师、省级骨干。还有spp名师孵化模式,来自于教师培育三个关键词:超级、实践、力量的英文首字母,然后对这三个词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解读。
善于钻研,勤于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深入进去,都会别有洞天,有你学不完的知识。纲要学习、课程方案、课堂设计、主题分享、作业设计、论文撰写、案例分享等,系列化、深入化、持续化的学习,方能让你在某个领域站稳脚跟!!
用学术赢得尊重!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致敬每一个中原名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