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1 长安每天读本书第5天——资料来自得到APP
跟风买过《好好说话》的音频节目,比我的课程贵,哈哈~但是没听完;出书以后,出于好奇,又买了书,但也没看完;当初在我的印象中,这本书比较重视说话的术,把沟通的小场景一个个演绎拆解,实际上背后支撑的还是沟通的道以及各种思维模型。但是它更深刻认识到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因为这本书挺厚(也挺贵),即便是略读,加上还要整理,起码得分两天,今天先记录(上)。
图片来自得到APP这本书把说话分成了5大模块——沟通、说服、演讲、辩论、谈判,而说话是综合能力,而高手是在任何场景都能把这5种能力融会贯通使用的人。话说张凯的解读还是挺不错的,他先给我们阐述了说话的核心原理,很有章法,对我胃口,赞一个~
不会说话分两种:
第一种不会说话,指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弱,肚子里有货但是倒不出来,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
第二种不会说话,指一个人说话不得体,不招人喜欢的原因。一是没有把说话当回事,说话不过脑子,没想过要用更得体的表达方式。以“我这个人说话直”“我这人就是不会说话”的说法为敷衍的借口;二是搞不清自己说话的目的和情景。
划重点:
1、口齿清晰不等于会说话
2、说话其实就是思考,不善于说话的原因不是嘴巴出了问题,而是思考出了问题。
3、说话是一种权利的游戏
说话的人和听到的人总会构成权利关系,理清几种权利关系,才能使用最合适的话术。
沟通:权利在流动。
说服:权利在对方
谈判:权利在双方
演讲:权利的形成
小结:这本书其实讲了很多具有实操性的技巧,但我觉得不重要,要说具体的技巧那是无穷无尽的,记也是记不住的;而且也没有什么所谓最好的方式,更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用心观察和留意,就可以一直在好好说话的道路上精进。招式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掌握了说话的各种核心原理,大的方向就有了。
所以我认为它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具体的技巧,而在于让我们重新审视说话这件事。日常说话一般都是下意识的行为,对话往往是一种应激反应,其实每一句话都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当我们真正把说话当作一项重要的事情来对待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自己不会说话了,因为在开口之前会谨慎思考,觉得怎么说都不够好,其实这就是一种进步,这种“失语状态”只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说话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因为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如果用蔡康永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把对方放在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