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H老师五十多岁,是上一届助学部长;段YG老师五十多岁,是上一届助学部副部长。
去年三四月周DC老师承担助学部长后很重视和各个队一起助学走访,经常和志愿者们座谈交流,也很重视广泛观察和培养不同年龄段的助学老师。可真等到正式向上报副部长名单,走任命程序时,就可以看到年轻一辈、中年一辈的苗子各有不足和不合适之处。
最后任命下来后,发现适合的人选竟是几位老人,还需要他们出面继续维持局面。可想而知,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啊!
助学工作,从组织到执行落地,需要严密、谨慎的组织能力与高效率、敏捷的执行能力,需要各部门能够协同到位,这一过程虽然历练个人,但是很辛苦也很感人。这些年发生过很多事情,让人泪目。但从没有谁在困难面前退缩过,大家一直拧成一股绳,把一件件大事办成。
看着我们曾帮助过和正在帮助的孩子,正茁壮成长,这是给予每位志愿者最好的奖励与鼓舞。
很多人质疑助学行为,但只观表面,不及本质是有偏见的。为什么有些家庭物质基础富足,我们依然还去走访呢?要看家庭组成,有些孩子是孤儿双亲早亡,被爷爷奶奶或姑姑、舅舅拉扯大,他们缺乏母爱、父爱及正确的家庭观,很多孩子长期被家人冷落或孤立,这就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有些地方ZF在得知我们到来之前,怕我们向上级单位汇报,村中存在不公平或贫富差距大等问题,第一时间将那些物质困难家庭装修一番,换大门,刷大白,购置米面,这是极富形式主义色彩,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我们真正关注的方向并不全是物质,但对于非常优秀、善于学习、孝敬老人、遵守法纪的优秀孩子,我们鼎立支持到大学毕业。很多助学案例在先,也有一部分志愿者曾经就是被帮助的孩子。我们不能忽略心里缺失的孩子,他们多半善良、淳朴,但又孤单与无助,我们用真心、柔情倾力帮助,用爱唤醒、鼓励。这也应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仁爱读书会-听话的智慧】晨读分享:
圣贤教导我们说话,要说别人需要的话,而不说自己想说的话。但是,缺乏智慧的人会认为,说别人需要的话,是不是在讨好别人啊?其实说别人需要的话并不是投其所好,因为讨好别人,本质上还是为了讨好自己!
很多事情反过来看,或站在更高角度,或处于第三者位置看待,就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