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有一些杂感,简单笔录。
《京华烟云》是一部长卷,鸿篇巨制,与《红楼梦》颇为相似,并且在读到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及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时,常常也会想到大观园中的人物。
比如由阿非会想到宝玉,由红玉而想到黛玉,由珊瑚而想到李纨,他们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的个性,犹如莫愁总让我想起宝钗。
而木兰呢,她似乎集大观园中的女子的优点于一身,黛玉的聪慧诗性,宝钗的豁达圆通,探春的精明能干,是个人见人爱的可人儿。
对于立夫的感情是隐忍的,然而在其危难之时则奋力相救,是让人感动的。
她从自小享受繁华的富贵生活,后变为村妇,过幽雅山居的生活,战乱中的忍苦勇敢,成为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是让人钦佩的。
林语堂先生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木兰是林语堂先生心中的理想女子,因而也成为小说中父亲姚思安心目中理想的女儿。确实,木兰的形象几乎是无可挑剔的。
姚思安这个父亲也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他从从前的浪荡子一个转身之间变成一位值得敬爱的父亲。从他的身上给人一个这样的念头,不管有过多少荒唐事,走上正道的那一刻,年轻的荒唐都是可以原谅的。
在子女成家立业之后,姚思安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自由自在地去寻找他的“道”,云游十年而归。人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放下一切牵挂,云游四海,该是何等的乐事啊!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放下一切,自由的游历于自然山水之中,不用十年,二三年足够了!然后老老实实的与家人平安相聚,知足常乐!
博雅是体仁与银屏的孩子,他的父母在小说中不被姚家老太太认同,一出悲剧。虽然他们的结局让人同情,但因为当时体仁的荒唐无为,银屏的泼辣斗气,所以也没有得到木兰姐妹的支持,因而他们并不像有些悲剧人物那样很有光彩。而博雅的童年生活也在祖母的排斥中度过。
博雅是《风声鹤唳》中的主要人物,与《京华烟云》相比,明显的情节单调,人物关系也不像《京华烟云》那样错综复杂。
《风声鹤唳》以崔梅玲、博雅、老彭为中心人物。从博雅与崔梅玲相爱,到因为特发状况,崔梅玲和老彭不得不避祸先到上海,后老彭到汉口开始难民救灾工作,而崔梅玲等在上海终于与博雅汇合。但一段时间的恩爱后,终于因为一次特殊的原因,而让崔梅玲发生误会远离上海,走向汉口。
于是,化名为彭丹妮的崔梅玲和老彭一起展开救灾工作。彭丹尼因为善良细心亲切美丽被灾民称为“观音姐姐”,她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前所未有的工作中,从为灾民默默的付出中,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她的精神世界开阔了,她的精神升华了。同时,她还一直深深的想念着博雅,尤其是在接到博雅的信,澄清了这一场误会之后,在有意义的工作中她更是思念着博雅,期待着和他的重逢,期待着博雅和她一样在国难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崔梅玲等待了博雅那么久,那么难,即将修成正果的时候,却发现爱上了老彭,并在自己婚期临近,而老彭生病的时候去看望老彭,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变化是让人震动的,难道真是因为老彭的两次牺牲,特别是第二次牺牲感动了她,爱上了老彭?放弃自己苦苦思恋的博雅,英俊有为的博雅,而爱上一个平常无私、人格高尚的中年人老彭?
细想的结果不是这样的,而是彭丹妮所说的:“博雅爱的是梅玲,也将永远是梅玲。在你眼中我是丹妮,是你创造了丹妮——我的名字和我的灵魂。”是老彭所说的, 她怕恢复自己从前的身份,怕再当崔梅玲,而她愿意是丹妮,永远的丹妮!
是啊!记得有一篇文章曾经说过,你喜欢某个人,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你喜欢和他在一起时的那个自己。
那个自己也许是放松的,不用紧张,不用伪装的;那个自己也许是自信乐观的,不用卑微,没有沮丧;那个自己也许是高尚的,是让自己容光焕发的,是快乐幸福的!
犹如和老彭在一起的彭丹妮,老彭创造的彭丹妮,是高尚纯洁的,是她自己所喜欢也是大家所喜欢的“观音姐姐”,而不是那个依靠男人生活、做过小妾的崔梅玲,让自己讨厌自己、让自己感到卑微的崔梅玲!
的确,哪个人的内心深处没有一个向善、向上的希望呢!
所以崔梅玲等待了博雅那么久,那么难,即将修成正果的时候却发现爱上了老彭,这恐怕是聪明的木兰也意料不到的。木兰喜欢彭丹妮,她压根就没见过崔梅玲,所以她积极的为他们筹办婚事。
木兰出现的时候,我的心里一热,因为她似乎从很远的地方走来。
她是从《京华烟云》中走来,在汉口过着避战乱的生活。她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富贵生活的大小姐,而是平民中普通的一员。当然她依然是优雅而高贵的,也是从容勇敢的,这是属于内心的东西,物质贫民化和战争无法把这些美好的精神从木兰内心夺走。
当她出现在彭丹妮眼前的时候,不由得让彭丹妮回想起在姚家居住过的一段日子,也不由得让我回想木兰在《京华烟云》中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想起她的思想、她的性情、她的才学她的能干、她的感情、她的婚姻。在《风声鹤唳》中再次遇见她,她是平静的,却不禁让人心潮起伏。
生活中也是如此,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一段岁月、一段岁月组成的。
而每一段岁月中必定有许多人和你一起度过,有的陪伴着你成长,有的见证了你的苦难……一个故人常常代表了你的一段岁月,为什么对他们念念不忘,见到他们欣喜激动,因为他们让你会想起你曾有过的奋斗过、快乐过的难忘岁月;而为什么有些人你是淡漠的,往往这些人在你最平淡的生活中匆匆而过;有些人你甚至不愿想起,不愿碰见,也许他们曾在你的难堪的岁月中出现。
后来居然又看到了陈妈,看到了陈三和陈妈相逢。从前《京华烟云》那个苦寻儿子的陈妈和那个脱下警服的陈三,终于在《风声鹤唳》中重圆了,这真让人喜极而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