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绝美杭州,运河之畔,与先生相逢。一番畅聊,获益颇多,经索思良久,成感悟六点,与众分享,亦为乐事。
开始于和建筑的对话
与建筑师对话和其他不同
也无需将学术高高挂起表明心意
遇见程泰宁院士算是一次倾慕的邂逅
一个院士
笑谈之处有几分童真
专业坚守建筑数十年
不像是一个老者
却始终有一份持守专业的热情
建筑于十字路口的 / 自我救赎
与他谈到这个最好也是最坏的建筑时代,每个建筑师都充满着无限的机遇。作为一个高知识、高学术、更需深度思考和匠心演绎的行业,同样也有一种天然的对建筑和城市的使命感驱动着他每一步都要走得坚实。
的确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站在十字路口却又要具备自我向上的力量,西方的上帝和东方的神都无法接入一个时代的成长,每每谈到中国与中国建筑,他在其中。
“我们需要明辨是非,一份文化自信,并非口号,更多是思考,让我们可以多元共生,兼容共长。”
建筑起始的 / 日常追问
与建筑对话并非仅仅是一种科技追问,更多是于日常之中探讨建筑于整个时间概念里的价值与意义。
建筑也不是孤立的存在,反而应该是最好的接触生活日常的方式。我们的城市在肆意蔓延的同时,我们需要守住的阵地,不仅仅应该停留于思辨,也许更多在于介入。那么如何介入,以什么身份介入,以怎么样的一种态度介入成了最终的命题。
建筑师不是造物主,却被安上了造物的职能,空间与时间之中的一个独特的身份,我们每个人也许都要对自己这个建筑师的身份负上一份“时代的责任”,而这种责任不是空的,更多是在“空”与“实”之间打磨一种全新的精神力,可回归内在,也可驱动向前。
建筑的历史源远流长,建筑师个人的诞生是不能选择的,可以决定问题的是建筑师的心灵、脑壳和手中的画笔,至此便不可沉沦于观念之争而不可自拔,更需关注建筑的时代感、文化感、生命感。建筑融进历史抑或人走进历史,都不可被归属于一个既定的模式或者逻辑,开放也不应该是时代的伪命题,成了逃离真相的一种自我标榜。
任何的建筑流派的生长都是基于一种时代的腔调来命题的,流派不应该是“流”和“派”,也许可以被理解为时间里的光影,转瞬即逝的思想并非一定要留住人的踪迹,也可能是世界于时间中自身的魅力。
艺术之所以成为建筑的魂,是因为艺术的思考是探讨式的,但强烈的情感未必要止步于对于光怪陆离世界的表皮特征而忘却“道”的常态。归属于道的唯一性而思考,让建筑思考在空间里找到相关的意境与意象的表达形式。
三个立足 / 由内而外
此时:并非即可,可以是一段时间里生活的美好与历久弥新的韵味,于时间概念里给出一种有关建筑的回答。
此地:自内而外,由外及内。向上向下,自在生长。空间是设计的永恒话题,建筑可谓一种时间和空间对话的结果,也是可以自发性生长的历史要素。
自身:由己及人,由人及理,由理及道,道无为。“修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论调,而是一生为了一件事而持守的一种大众化服务。
一个建筑 / “我”的建筑哲学
探索性的过程即是建筑本身,美在某一处彰显着人性灵深处的希望。
一直是在探索和思考的路上,不界定于规则和流派的圈子,跟随建筑的生长而成长,可以“兼容并蓄”,尽可能地靠近一个时间或者一个空间,但并不忘乎所以地奋力讨好。
东西方之间的 / “判断”
“道”无东西,自在蔓延,历史不会和任何人打招呼地向前走,时间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人的思考从未停止,可以是一顿美味佳肴,也可以是一次爱的依偎,听见世界和看见世界都是一个世界,最后只可思考一个问题:怎么做一个建筑师?怎么做好一个建筑师?只有这件事情是重要的。
回归 / 建筑本身
可以是独立思考,但不影响它的丰满;可以是多元同构,但不是东拼西凑;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当下,也可以是未来,但建筑不仅仅是建筑,终究讨论建筑是什么?还要是世界的、人的、时间的,但建筑终究是人的居所,若真的把建筑当做与上帝对话的手段,那么建筑便没有了人性。
出发于对人的基本思考,才可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设计。
江南 / 对话
江南无我之境,也是对传统的一种回应,每当走进一段历史或者进入一个场所,或者谈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江南”便是“江南”,给人以“无形”“无我”的醉意。
以建筑对话江南,那么建筑也可“无状”,也可呈现“无我之意”,“有”和“无”之间寻寻觅觅,也可是建筑的另一种形态。
他每天八点会准时到公司
办公室的门总是开着的
图纸是与他的交流工具
每一个项目他都是要去“用力”
每一次思考都要他去“化解”
“用力”与“化解”浸润了他的建筑岁月
不只是一种希望
还有日常
如今他说:
“我可以用来做建筑的时间是充裕的,不用为了琐事烦恼了”
一生一件事,选择建筑,设计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