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城市

作者: 云中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3-01 09:58 被阅读53次

       

    城市,城市

            中国社会以农业为起源,历朝历代重农抑商,城市的雏形就建立在政权所在地加上周边作坊和里坊,崇尚安分守己,自给自足,这样就形成了独有的东方农耕文明。

            西方和欧洲似乎不太一样,他们从一开始就是以工商业为主,形成城邦,农业所占份量并不大,没有形成主导地位,市场竞争更激烈,结果导致现代科技文明发达。

            令人欣喜的是,由于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正在发生变化,其功能和定位逐渐变得合理,向着更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

            以住宅商品化为标志,房地产业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城市面貌,也逐渐改变了城市的原来属性,使它向着更适宜人居的方向回归。

            乡村情况则每况愈下,日渐没落,除了那些具有传统地理标志或者人文历史标志的特殊乡镇,一般意义上的乡镇已经变得毫无吸引力,年轻人纷纷离开贫瘠的土地,只留下一些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

            年轻人包括大学毕业生,纷纷奔向大中城市,其原因除了机会多,生活便利之外,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城市中的生活成本高,文化技能要求高,能够在大城市定居下来的人,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技术水准,因此其个人素质当然普遍会高一些,自律性也会更强。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生活,无形之中必定会受到相应的熏陶感染,学习到各方面知识本领,生活质量和个人素质,也会相应逐步提高。历经一两代,日积月累,家庭状况就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也许就是人们向往城市的主要原因。

            其次,城市功能定位完善,规划布局合理,各方面人才济济,信息发达,生活资料货源充足,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更是眼见的事实,休闲、旅游、娱乐、学习、医疗、养老,各方面资源都要远远超出地方乡镇。

            更为关键的是,城市比之于乡村,教育资源更为丰富,教学水平更高,子女后代的教育也可以放心。

            过大的超级都市,当然会导致人均资源不足,缺水、缺电、缺空间,带来大城市病,因此这些地方并不宜居。

            值得关注的是二三线城市和特色小城,这些地方生活成本不高,生活舒适度却相对很高,准入门槛低,故更值得人们期待。

            所以,要留住乡愁,谈何容易,全是愁,哪还有乡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市,城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mr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