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小年

作者: 后院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3-11 18:09 被阅读7次

窗外爆竹声声,黑色的夜空不时闪现璀璨的火花,给这个由于过度温暖的春节添了些许节日气氛。

祭灶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之为小年。通常腊月 23 是大家说的小年,但在我们这边,有种说法叫做“官三民四”,即是说,当官的 23 日祭灶,普通老百姓 24 日,问奶奶原因,只说祖宗留下的风俗,也不解为何。

官三民四,细细思量,有些许不爽,敢情送神请愿还分个三六九等。

似乎在每个社会,都有那么一个群体凌驾于其他群体之上。有人就有阶级,我们所追寻的天下大同、人人平等,怕一时半会儿是难以实现的了。所谓法律很多情况下也只服务于少数人群,只是他们统治管理无钱无权的人的有利工具。社会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人胆颤;“人情世故”四个词镀上的新色彩让人说起就凄凄焉,又或者带着某种了然的表情。

说回小年,在这天暮色降临后,家家都会放上几个爆竹,隐约记得要在晚饭前放上 3 个,然后一家老小跪在厨房的灶前,烧纸磕头,说一些请愿的话,将灶爷送回天上,希望他学好些,来年能带来更多的五谷杂粮。有首诗,有时也用作灶台的对联,如此写道:“二十三十日去,初一五更回;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

可惜近几年,奶奶成了基督教徒,爸爸一个男人也疏于这些细节,我们家倒是很久没有祭灶了。

关于这个风俗,有个疑惑困扰我多年,灶爷是每家每户都有个呢,还是说大家是同一个灶爷呢?神话故事里的土地爷倒是有很多个的,一方土地一方神仙,可惜灶爷在神话故事中倒不常见,或许这是个低调的神仙。

和往年相比,这个年有些过于暖和,深褐色的田里透着点儿绿影,村头的小河流水潺潺,没有银装素裹的冬麦棉被,更没有三五孩童“三九六九冰上走”的欢乐,奶奶不时地念叨着,这咋过起了南方的冬天。

日子这么的古怪,村里一位走火入魔的大叔,又开始趁着年下人齐整,忙于奔走相告:世界末日就要来了!

自从他信了那个什么教,便日日如此。在他眼里,树上长长的蜂窝都是世界末日的征兆,没有希望,没有未来,只有跟随他的主才能死后荣升天国。

他的老婆孩子苦劝无果,如今都放弃了,平日与他也不怎么说话,在那个家里,只有不识字的老母亲依然对他关怀备至。

夫妻、子女,于他来说,可能更像是异教徒吧,尽管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又或许可以认为他们是道教派? 毕竟家里过年大家都是要拜老天爷的。

不知大叔他们一家今儿会怎么庆祝。

相关文章

  • 祭灶-小年

    窗外爆竹声声,黑色的夜空不时闪现璀璨的火花,给这个由于过度温暖的春节添了些许节日气氛。 祭灶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

  • 小年,祭灶

    老家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又叫祭灶。 这一天,奶奶会扯下贴在烟囱壁上的灶王爷像,点着烧了,虔诚地拜一拜,还让弟弟趴在...

  • 古镇洋河过年习俗趣谈|祭灶——文化洋河

    古镇洋河过年习俗趣谈之祭灶 洋河祭灶哪一天 “大年之前有小年”,祭灶,就是过小年。中国地广人多,祭灶习俗往往大同之...

  • 小年快乐,万众网影给您送福喽!

    今天是农历腊月廿三,是北方小年,“小年”(小年夜,过小年),别名: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是中国传统节日,小年...

  • 今天是小年

    今天小年,俗话说:“腊八祭灶,年就来到。”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 人们在这...

  • 【散文】祭灶节(小年),春节的彩排

    祭灶节(小年),春节的彩排 汉语飘香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也叫做“小年”,是相对于春节这...

  • 今日小年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传统节日小年。 小年,也称“交年”,又称“灶神节”、“祭灶节”。因小年的主要活动——祭灶是在...

  • 小年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

  • 岁晏乡村嫁娶忙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尘、祭灶等。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

  • 小年,祭灶神

    小年,祭灶神 文/闫殿才 小年,该歇的都歇了 一碗杂汤面,裹了四季 灶边,供上香炉,烧俩儿纸钱 做了,看着,心愿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祭灶-小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pw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