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寻仙记11

作者: 岛主王仙客 | 来源:发表于2016-06-15 17:45 被阅读39次

    上一章

    根据今古地图对照我们发现,琅琊郡位于山东省内,而在三千年前,山东的位置则是齐鲁大地,那里是属于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孟圣人之乡,琅琊郡的人们自小便生活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下,人人知书达理,乃是谦谦君子。根据这一说法,徐福的老爹便不是渔民了,而是一位孔孟之徒,琅琊郡的人们也再不是顽愚不化的恶人,而是礼貌周全的君子,既然人人都是君子,那么所处的地方自然是君子的国度了,而根据这一说法则会是另外一番场景。

    我们知道,现在徐福的老爹是一个谦谦有礼的文明君子,读的乃是孔孟之言,圣人之书,说起话来自然也会文绉绉的,一般与人交谈张口闭口便是子曰子曰,枯燥的紧,不过这却是一个读书人该具备的气质。受到老爹的影响,小徐福说起话来也是这般,他虽然不懂得这子曰子曰是什么,但他模仿大人说话,这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小孩子都是这般心态,模仿着成人做事情便以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成人了,不知道为什么,徐福年纪小的时候总想快点长大,按照此处君子国的人所说便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在徐福年纪小的时候,他总是这么想的,而且他想了不止一次,他没日没夜的想,他思索着所谓的成人时候何时才能到来。

    我需要说一下的是,在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也曾这般想过,想快快的长大成人,进入成人世界,我那时的由头则是成人可以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像小孩子,总是被成人管教。抱着这个念头,我便时常期待我何时才能变成大人,后来等了很久,到最后却发现,我不知不觉中早已经迈入了成人社会,可我却丝毫不曾察觉。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三千年前的徐福与曾经的我竟然有过似曾相识的想法,我们都渴望着长大,长大进入成人社会,这是一种相似,突然之间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我与徐福合二为一,成为了同一个人。

    徐福在他十六岁那年迎来了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他的老爹老徐离开人世,永远的离开了他,而距离成人期还有很多年的徐福,在老爹去世之后,终于迈入了成人世界。这来的有些急,却也理所当然,但于徐福而言,他有些慌张和害怕,但也有淡淡的喜悦和兴奋。

    在埋葬了老徐之后,琅琊郡的君子们纷纷过来看望这个可怜的孩子,说安慰的话给他,送他礼物,倾听他对于未来的计划,想要对这个失去迷途的孩子指点出正确的人生道路。

    有一点我忘记说了,琅琊郡的人们居住在君子的国度上,自然人人都是谦谦君子,诗书礼仪俱全的。可我不得不提的是,既然是君子,那么便有一些自己的主张和习惯的,比如说这里的君子们人人都好为人师,人人都恪守古礼,说话一板一眼,字正腔圆。如果有一个外地人来到这里的话,一定会被当地人的好为人师所折服,心生无限敬意。

    好为人师乃是琅琊郡的传统,每一个成年的君子都是清楚这个传统的,并且他们忠实的执行着这个传统,对于这里的人而言,传统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他们生活在传统的阴影之下,无法摆脱。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扎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无时无刻钳制着他们的行动以及最深处的某些东西,它如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一般树立在这里,围住了其中的每一个人。

    我有必要提一下徐福在老徐葬礼上的表现,他出乎意料的没有放声大哭,平静的如一个路人一般,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悲伤甚至都没有挂在脸上,人们无法从他的脸庞之上猜测出些什么,他太平静了,沉稳的如一个世故的成人,这与十六岁的少年实在不相符合,而在琅琊郡的君子们看来,哪有死了爹而儿子还能这般平静的家伙,徐福这孩子怎么能违背传统呢,实在是大大的不妥。而正是这不妥,琅琊郡的君子们要发扬他们好为人师的传统了。他们要给孤儿徐福上课,教导他学习君 子的作风。

    我见过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喜欢向其他人告知一些自己自以为是的大道理,然后以一副绝高的姿态出现,想要人人都学习自己的那一套东西,实在是无趣至极,每个人大概都有自己的理念主张,何必搞大一致呢。

    琅琊郡的君子们为了教好徐福学会传统,他们把孤儿徐福免费送到了郡里唯一的学堂,和其余的小孩子们一起受教育,这些君子们做事妥当周正,他们把最好的位置安排给徐福,让最渊博的老师教授他礼仪,还送给他漂亮的衣服,在他的周围有一大群和他一样被当做琅琊郡未来的小君子们,他们彼此照顾,彼此学习,在互相影响之下不断前进。当然,这一切只是琅琊郡的君子们所认为的,事实证明,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改变并不是如想象中美好,有些人便不受环境的影响,或许是本性太过强大吧。而徐福却恰恰是这般。

    这里的君子们想要将徐福培养成未来的君子,可令他们失望的是徐福并没有受到教育的感化而成为君子,他的顽劣不堪甚至一度影响了学堂里其他的小孩子,简直用害群之马来形容都不为过。起初还只是些小打小闹,可到后来随着徐福的长大,他一度成为了孩子王,带领着同年龄段的一群人肆意妄为,给琅琊郡的君子们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差点丢弃了传统。徐福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他作为领袖的潜力的,而也正是这个时期的蛮横,导致他最终不得不踏上了远离家乡,开始流浪的征途。

    故事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发现故事的线索和之前开始接了起来,徐福终究无法避免离开家乡,踏上最终的征程。这或许是一种暗示,暗示命运的终端,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可我知道我并没有这个想法,我只是顺其自然的把这个故事写下去,至于以后会发生什么呢,那么我可就猜不到啦。

    老王看到这里的时候很是气愤,他破口大骂我胡写八写,把一个历史传记硬生生的写成了乱七八糟的小说,实在是乱搞之极。我坐在椅子上,这才猛然想起来我的身份是一个历史系的小助教,应该写一些专业的东西,可我却写出了乱七八糟的小说,实在是不应该。老王告诉我说,就你这样写的东西,还想要拿到升教授的资格,简直是做梦,拿回去重写吧。

    我也不生气,拿起我的稿子转身便走,留下呆坐在椅子上的他。我转身出门的时候,听到老王在大喊:你不要升职了吗?小郭,你这是什么态度?你给我回来···。

    我转身而出,留下依然在咆哮的老王,我忽然想到,虎妞已经离我远去,她的归期我无法知道,而我却因为她的要求在这里忍受着老王的臭脾气,想要谋求升职做教授,她却跑的无影无踪,与其如此,我还不如根据自己的意愿,写写我想写的小说,去他娘的升职教授,我做一个助教也还不错。

    徐福决定逃离这里,逃离这个谦谦的君子国度,他感到了压抑,那是生命力无法得到蓬勃生长的压抑,这里的一切都是僵死的,禁锢人的,所以他要逃,逃离这里。

    他为逃跑做了很多准备,路上吃的烧饼,坚韧的草鞋,必备的防身武器,一顶毡帽,他打量着空荡荡的房间,觉得再也找不出其他任何要带走的东西了,在一个月明星稀,晨雾初散的早晨,他伴着涨潮声悄悄的离开了这里,离开了这个谦谦的君子国度,他的离去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于琅琊郡的君子们看来,这大概是他离去最好的方式了。既然无法培育成为君子,那么你便离去吧!他们坚定的认为传统不可破坏。

    徐福的逃离和虎妞的离家出走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故事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有些伤感,因为我还不知道该让徐福前往何处,也就说故事要在这里断开了,如断线的风筝一般。离家出走的虎妞还未归家,而徐福又不知该去向何处。杜工部在诗中写道:拔剑四顾心茫然。我没有剑,只有几本书,现在我坐在我的书房之中,茫然的一塌糊涂,完全不知该怎么办?

    于是因为这个,我失眠了。

    失眠实在是个很坏的事情,我厌恶这件事,打心底里的。可我却无力避免开,只得默默承受。后来我突然想明白人生之事十有八九大都是无奈之至,便更加的睡不着了,于是失眠,吸烟,然后顶着两个黑眼圈继续如此,如果哪一天你如果看到一个干瘦,顶着黑眼圈的家伙的话,那么没错,那便是我了。

    虎妞何时会归来我无法知道,我也没有精神去想她了。如果一个女人想要离开你,那么无论你做什么事都无法挽回的。想明白了此节,我决定顺其自然,不再去向她,但为了我书中故事的完整性,我决定重新开始徐福的故事。

    下一章

    (未完待续)

    《徐福&寻仙记》

    这是一本关于乌托邦的小说,不要脸的说法是,我想描写出诗意的世界与小说本体之间的联系。当然,每一本书都应该有一个宏大的主题,而这本书也不例外。

    现在的完稿作品,对于我而言,它并不是我心中想要终极描写的,但是我能说,它或许是最接近我所想象的描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福&寻仙记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rp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