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荣老师
您好!
感恩您的引领,让我这段时间在禅修的落实上获益良多!也随喜赞叹您的慈悲大爱,引领了那么多的学长们。
知道您很忙,一直不敢打扰您。最近有些困惑,无人可诉,请老师帮忙指引。
我上次在群里分享的关于出离心的思考和我下面发给您的是关于菩提心的思考,两篇文章是我近期的主要思维模式,都是结合了我的当期法义进行思考的,同时也有结合您对禅修的指引。
我现在的困惑是:
1、您曾经的引导词:“请把这种觉知和微笑,带入到每一个当下,特别是你陷入到某种想法的时候,你可以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做一个呼吸空间,去回应这个想法。”我的那些思维,多数是在座下的思维,这样的思维是把觉知带入每一个当下的实践吗?
2、我的那些思考是禅修吗?还是观察修?我有点分不清。
3、我应该不可以在座上进行那些思维,对吗?因为座上是要回到呼吸的,觉知呼吸的心,如果带着正见思考应该会陷入情绪,对吗?
4、有时候上座比较静,我数吸时观到第三吸有一个念头出来,第四吸感知到了,赶紧回到呼吸,在第九吸的时候我又不由自主的确认一下这轮只有第三、第四两个呼吸没有守住,第十吸又会知道第九吸也走掉了。赶紧开始下一轮的观吸。偶尔也有十个呼吸都没有走掉的情况。请问您,我这样观呼吸时去确认呼吸是失念吗?
5、我在上两篇文章中,都有“我又一次看见我那可笑的出离心”之类的语言,这样的思考属于评判吗?
不好意思,一下子提了这么多问题,初学禅修,确实没有抓手,望老师抽空帮忙解惑。
老师回复如下:
1.呼吸空间(回应式)是在陷入思维时使用,正常思考问题,如实觉知即可
2. 思考是观察修,正念禅修是“如实觉知”,直接体验的
3.这要看你修什么了,修观呼吸就不思维,修观察修就需要思维,先明确修什么,再来确定是否需要思维
4.不用确认,觉知当下即可(你内心是否有点不放心?这个担忧是没必要的哦[调皮])
5.是评判,但这里观察修是可以的,不评判是在正念禅修中的态度
愿正念常住[玫瑰]
感恩净荣老师的指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