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时髦又很无奈的话题。
前几年的补课是孩子学习还欠那么一点点,需要在课后补一下,跟上老师的讲课节拍,起到补充的作用。
后来到现在那就是功利性较强,补各种课说是素质教育,其实就是让孩子参加高考前或者高考后选报专业有所选择,目的是为了高考。
那么话又说回来,家长这么选择实属无奈,有什么办法呢?高考如果能进入最高学府清华北大,毕业后就业不用愁,工作没问题,而且能进入好单位,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退其次考上211/985也是很好的结果,能考上这样的学校也是父母们心血没有白费。毕业后就业也优于普通院校和大专。
补课的目的就是这些。
然而随着上面禁令下来,补课转入地下,或者避开常规课程,巧立名目补课。家长们开始了在焦虑中补课,在赶场子中进行多项补课。
孩子成了补课机器。
但是,值么?从小学一年级补课,到大学毕业几十W投入进去,毕业了也只是四处打工,没有固定工作单位,没有完美的体系保障,甚至很多人连养家糊口的薪水都挣不到。
一个UP博主说:“与其投入大量财力补课,不如让孩子多锻炼身体,有了良好体魄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再说这些补课费用在孩子毕业后(即使高中毕业)给他一笔创业基金,要比给补课机构不是强多少倍。而且孩子会感谢你的。”
是这个道理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