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催人老,两行泪收心。
和往常一样,我一大早就睁开没睡醒的双眼。脑子里开始计划着新一天的生活,依旧老样子,早上备课,学英语;下午练车,看看书;晚上运动,写写日记。
直到打开微信一看,那么早就有朋友祝我生日快乐了。突然身体一惊,是哦,今天生日,怎么自己也忘记了。前段时间还在和同事扯着今天是生日,该怎么过。大家好像都没空,也没心思去记,他们没去记,自己好像也记不住了。如果不是朋友的提醒,我也记不起来了。

自己也记不起是哪一篇日记还是哪一篇文章写着:23岁之前的年纪,可以随心所欲,肆意挥霍,23岁之后的年纪,就该认真对待生活了。从新年的第一天开始就接受了自己是真的不年轻了,也许我的声音有时候还像还处于17.18岁的稚嫩,也许我的身体看起来像青春期的青少年们,也许脸上的痘痘还在提醒自己很年轻,但是我也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鱼尾纹不断加重,体重在不断往上攀登,记忆力越来越不靠谱,身体的灵活性也没那么协调……有人觉得你还是很年轻的时候,身体发出的信号不得不提醒你已经在慢慢老去。
和一年前相比,变化还是挺大的,浮躁的心慢慢沉淀,欲念逐渐褪去,生活的激情早已经不奢求轰轰烈烈,可那时拥有着最好的时光啊,一年前,我还是一名刚踏出社会的大学生,以前会自豪着自己就是一名人民教师,走到哪里都有一份光彩,踏上讲台的第一步,别提有多骄傲了。一年后,隐姓埋名,淹没在人群中,过着平平稳稳的日子。

最近看作家卢思浩也代表了自己的很多感想,他也在感叹生命的流逝:
我突然意识到2009年已经离我十年了。
这种“突然”让我觉得讶异,因为这其实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在日子的一天天流逝中,我有时觉得日子漫长,有时回过神来已经天黑,但整体而言,时间相对稳定地流逝。无论从事实上,还是观感上,在我度过每一天的时候,日子就是那么长。
可当我突然回忆起几年前,时间就不是线性的了,它成为了断断续续的一种东西。任凭我多么用力回想,这十年的长度都没法用日子一天天去填满。就像昨天我还是那个少年,今天照着镜子时突然发现自己早就不是那个少年了。

按理说,以时间的跨度,我应该做过许多事情的。事实上我的的确确做了很多事情,但也无可奈何地,不太记得了。
我跟身边的朋友聊起这样的感受,我说:“我已经不太记得自己一年前,五年前,十年前到底是什么模样了。”
在我的潜意识里,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孩子,我觉得自己还可以重返校园生活,我依旧害怕高考的到来,我还是觉得青春期一样的生活历历在目。我可能是不想接受自己是真的老了吧,我可能是不想承认自己已经回不去校园生活,我可能是不想褪去这一层层被保护着的壳。
任凭我怎么去回想,怎么去害怕,很多时间以及岁月早就一去不复返。以前可以追逐自己想要的一切,不怕天高地厚,现在只想平平淡淡度过余生;以前可以为了一句话踏遍天涯海角,现在想拥有一个慵懒的下午,聆听风声;以前有最野的心去做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事,现在想着逃避,逃避,再逃避。

明明还觉得自己是小孩子,可是怎么就被催着买车买房结婚了?明明还觉得自己是小孩子,怎么就开始考虑各种保险了?明明还觉得自己是小孩子,怎么就突然陷入成人的世界里过得有点狼狈?可是生老病死话题,似乎不再那么遥远了,每看一次哭一次。该怎么说这种状态呢,就像是一个人趋于坚固,需要巨大的力量推动才能够触碰到内心一样。我们以为自己麻木了,我们以为自己冷漠了,我们以为自己不期待了,是因为我们把所有的热忱,认真和期待都藏在内心的更深处。
我现在可以自己赚钱买喜欢的东西了,我现在可以自己赚钱去想去的地方了,我现在也可以自己赚钱去见想见的人了。这不同于22岁之前的我,当身边的很多朋友还在尽力于怎么样让生活过得更好的同时,我已经不熬夜,明白了运动的重要性,也学会用泡脚,枸杞给自己养生。心不浮躁,不怕独处的时光,一个人的生活看看书听听歌看看剧好像也是挺惬意的。
每周写一次日记,每周读三篇英语文章,学习一个英语课题,背诵3次百词斩的单词,朗读3次英语流利说,每周跑步量必须达到25公里,每周室内运动次数不少于3次,每个月读一本书并且总结……生活因为这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造就了现在的自己,让大家都觉得还是很正能量很阳光的那个小青年。
23岁,我不再彷徨,也不再害怕,成长在一天天中积累,我也在等自己能真正长大的那一天。
今天,我23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