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早上七点起床,七点四十准时出门,换两部地铁到达公司。九点上班,五点下班。六点到家,吃饭、看电视、打游戏,午夜十二点前上床睡觉。一周工作五天。他,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
她,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思考、写作、瑜伽,九点准时出现在办公桌前,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更晚。一年休一次不插电的长假,除此之外每周工作七天,年终无休。她,是一位女企业家。
他,每天拉着行李箱,如游牧般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白天作为编辑和导演,常常在咖啡馆工作,有时也和客户开会沟通,晚上则入住朋友或者社交媒体上认识的网友家中客房,偶尔也住酒店。他,是《游牧东京》的作者米田智彦。
《游牧东京》以独特的视角,以一种超乎以往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寻求更为丰富多彩的幸福标准,重新定义自我、工作、生活,令人震撼不已。
米田智彦,1973 年生于日本福冈市,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高中的时候,曾痴迷于作曲和乐队活动,大学毕业后,为了继续自己喜爱的音乐活动,在报社找了份兼职的工作。现实生活让他渐渐发现,音乐不足以维持生计。于是他辞去了兼职工作和音乐活动,希望能从事第二喜欢的杂志编辑工作。由于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没能顺利进入出版社。为了接近梦想,作者在二十八岁至三十三岁五年间,从志愿者到自由职业者、派遣员工,最后终于成为企业的一名正式员工,绕了一大圈才实现成为杂志编辑的目标。人生却在不知不觉中濒临崩溃的边缘,突然间公司陷入破产的危机。他从这次变故中感受到,无论个人如何努力,对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社会经济的走向还是无能为力。与其被环境所左右,不如鼓起勇气试着掌握自己的人生之舵。他在三十五岁以后,决定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最初的一段时间,一边靠着失业保险勉强度日,一边完成朋友介绍的零星工作,基本能维持温饱。然而,他对“自由职业”这个状态的郁闷心情并没有消失,“难道我要这样一直持续到四十岁、五十岁吗?”
虽然收入和同龄的上班族相差无几,作者时常陷入不安和疑问中:真的要这样下去吗? 能否从另一种方法和角度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呢?他想到了再次“设计”自己的人生。
作者在学生时代曾用打工挣得的钱,穷游了世界各地,身无分文回到日本的时候,突发奇想:如果在一个国家工作的同时,能一直继续旅行,那该多好呀……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只要有电脑和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办公,而自由职业者不受工作地点的限制,不就可以实现背包客时代“边旅行边工作”的状态?
当时,“共享”这个概念在日本还不普遍,倘若自己实践了这个想法,共享住所,共享工作场所,甚至连家电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也可以共享。当他尝试从“拥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1 年 1 月,作者在自己三十七岁的时候,开始策划“游牧东京”的生活体验项目:搬离自己住的公寓,舍弃家具,仅仅依靠一个拉杆箱,通过社交媒体结识的朋友,尝试在东京如旅行般的生活。直至同年 11 月项目告一段落,作者在东京市内五十多处地方住过。如果没有这种游牧式的旅行生活,作为一个在东京生活了近二十年的人,几乎对于这个城市一无所知,看到的风景,无非就是工作和住所之间两点一线途径的街道、饭馆、超市、便利店等。而在不同的居所生活,能领略到这个城市不同以往的风采。
除了漫无目的的旅行,作者通过拥有多个“据点”,在那里和人们相遇、交流、建立关系。从过去毫无工作关系的人那里得到工作,让他真实地体会到了社交媒体强大的连接意义。对他来说,“游牧东京”项目最大的收获,是通过社交媒体将自己和更多的“人生设计师”们连接。他们生活方式丰富多彩:有人以经营合租屋为生;有人穿梭于乡村和都市间生活;有人不受雇于任何企业,自己经营事业;还有人靠互联网谋生......他们超越了世俗的社会态度,不轻易相信媒体的信息,以一种轻松悠闲的生活观念,真实地实践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他们不是富豪或者名人,然而他们积极乐观地看待不确定的未来,怀着好奇心,享受计划之外的偶然事件,主动选择自己的人生。
通过这个项目,作者也重新思考了“如何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设计”的问题,并归纳为以下三点:
自我设计,精神方面的安定性以及开拓自身“多样性”的设计;
工作设计,根据地点与人的变化,对工作“连接性”的设计;
生活设计,保持身心健康的“多据点”居住环境的设计。
人生设计:不需要房子,也不需要太多金钱,完全可以自由地生活
生涯设计自我、工作、生活是三位一体的概念,缺一不可,彼此相通,构成了生涯设计。
作者认为,一成不变的职业规划没有意义,要把偶然性列入计划中,添加能够“转动”的空白。在计划行不通的时候,与其固执己见,不如尽早改变路线。太棒了!这是我所读过有关生涯设计最好的书籍,而且出自于一个非生涯领域的专家。
一
去年一位朋友找我体验职业咨询。(那次不算成功的咨询让我有感而发,写了《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自我》一文。)
她的困惑在于能做的、想做的、和价值回报之间的不匹配,也就是说,拿着高薪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想做的事却还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无法获得和现在一样的收入。如果我们一味地思考 “自己到底能做什么”,便会不自觉地陷入“只有拥有了某些能力后才能开始做某事”的误区。我当时反复问她,对她而言现阶段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得到的回答始终是“经济报酬”。她的梦想是周游世界,而钱是实现梦想所必要的条件。我们往往容易混淆“目的”与“手段”。经济报酬是她达到梦想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一种,不是最终目的,当然环游世界也只是达成某种高峰体验的一种方式。
几个月前,我得知那位朋友之前遭遇了次小劫故,骨折在家躺了一阵,几个月都无法正常行走。那时我问她,现在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她说是健康和家人。
我们曾经一度以为非常重要的东西,在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变得微不足道起来。当然,我们未必非等到那一时刻,才开始认真思索,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重新排序生命中的重要价值,舍弃一些非必要的选项,设计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生活中总免不了发生一些计划之外的事情,意料之外的变化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的轨迹甚至会因此发生改变。
有位朋友曾和我分享他多年前一段失败的创业经历。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国企从事贸易跟单工作。十年前,外贸生意很火。工作了几年后,这位仁兄开始不甘心只是打工,想要出来自己做,还忽悠了单位里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一起加入。这位大姐原本可以在国企安稳地干到退休,后来辞职了不说,自己还投了些钱。那位朋友说,自己当时年轻气盛,高估了个人能力,忽视了平台和资源的重要性。离开了原先公司的关系网络,很多业务没法顺利开展,后来还是去公司上班。他一直觉得当时太不起那位同事了。我好奇地问他,那位大姐后来怎样了?又回去上班了吗?他说,没有!人家后来自己做服装贸易,越做越大,现在已经是一位女老板了!
随时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变化和新事物,也许会邂逅意想不到的机会,收获意料之外的喜悦。
二
有些人为了到达梦想之地,勇敢地选择中途变道,他们不畏失败,甚至不惜从头开始。
我在十多年前朋友组织的旅游活动中结识了 Maggie。那时她三十出头,之前已经做到了财务经理,因为一心想往市场营销的方向发展,辞职做起了兼职类工作。七八年前她联系我,是否可以推荐去市场部 Trade Marketing 的职位。TM 经理看了她的简历说,那个岗位对她而言降职降薪不说,工作经验也不完全符合。再之后,听说她去读了 MBA。
在生涯过程中,我们很难从某个具体的时间点来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用世俗的眼光来看,三十多岁的时候放弃处于上升期的职业路径,选择从零开始转型;四十岁的时候还在和后辈竞争一份起点不算高的职位,至少没有跑赢同龄人。
Maggie 很喜欢旅游,而就在几年前,她加入了一家知名的旅游平台担任市场经理。那真叫是,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快乐地玩耍。
我的一位前同事也是一个喜欢在职业上折腾的人。想到什么就做,不刻意计划,至少不做长期规划。大学毕业前,先是在一家化工企业实习,后来这家公司被收购,没有职位空缺,就应聘去了一家快消公司做客服。不到一年时间,跳槽去了另一家化工公司做客服。由于喜欢数据分析,后来转岗做了计划。之后又去了一家零售公司担任门店计划员。做了三年,新鲜感消失,产生了倦怠,辞职在家休息。再后来,朋友介绍她去了一家猎头公司,好不容易完成指标通过了试用期,没几个月又去到一家创意旅行公司担任人事。对旅游痴迷的她,用一句不恰当的比喻,那真是老鼠跌进了米缸里。一年去 15 个国家,羡慕煞人。我那位梦想周游世界的朋友或许可以找她聊聊,谁说一定需要很多钱,爱好难道就不能和工作结合在一起?
不过她这种有别于传统职业规划的路径,早在八九年前(我们还是同事的时候)就已经显出端倪。她喜欢捣鼓 Excel,研究函数公式等,原本想留在原来实习的公司,因为当时带她的老板非常精通 Excel。她说有两个部门的人最擅长 Excel 处理数据:一个是计划部门,还有一个是人事部门。也是在那时候,她推荐我看讲述猎头行业的职场小说《朝九晚五》,虽然她借我的书一页也没看。计划、猎头、人事,这些关键字构成了她之后的职业路径。
两点之间,直线的距离最短。然而职业设计不必遵循这一规律,从现状 A 点到达目标 B 点的路径很多种可能:读书、跳槽、转行、转岗......,它很可能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迂回曲折经由多个点,最终到达目标 B 点。当然,人际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常常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很难说,这些不会改变之后的人生轨迹。
三
想做就去做,不必等到有时间或者退休后才做。也不用思前顾后,没有看到未来,不代表今天的经历就毫无意义。
CC 是我在职研究生的同学,五年前辞去外企培训经理的工作,开始尝试自由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探索之后,她把心理学和培训结合起来,在某个专业细分领域精耕并有所起色。除了心理学,她还有其他爱好,比如制作天然的手工香皂、润唇膏等。读书的时候,曾把自己的“产品”分享给同学们试用,我们用了都说好。最近看朋友圈,她又开始重操旧业。(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淘宝店:皂思沐想 手工冷制皂)
有些人执着地将爱好转化为职业。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收入微薄,甚至没有收入,然而持续投入,总有回报。和在企业里工作不同,他们从事一项事业,同时还并行着其他事业。在完成一个项目后又开始另一个项目,在不同工作、不同项目之间切换,一方面可以保持新鲜感,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休息。他们的事业可以称之为“复业”,即多重职业的复合,而不是单纯的副业。这种方式规避了从事单一行业或职业的风险,即使一项工作的回报不多,同时并行的复业累积起来的收入就不同了。
Yolanda 是研究生同学中为数不多的专注于心理学领域,并转化为职业的人。在此之前,她同样有着令人羡慕的外企工作。然而面对工作、家庭、学业三重压力,身体严重透支,时间总是不够用。她决定做一些取舍,如果不能同时兼顾三者,那至少可以专注把其中两项做好。她辞掉了原本有海外派遣机会的经理职务,全身心投入到心理学的学习中,调整身心状态为生育做准备。现在她已经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位三岁孩子的母亲。目前的工作不仅让她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还可以在心理学领域继续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生活不应该是跷跷板,在得到与失去间来回摇摆。平衡也不是什么都得抓在手里不放。放弃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勇气。只有当我们的身、心、灵处于良好的状态,才能创造更多可能。
四
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倍克(John Steinbeck)说过,“所谓天才就是追着蝴蝶,不知不觉爬上山顶的少年。” 少年并不以爬山为目的,而是纯粹被眼前的蝴蝶所吸引,他没有憧憬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投入自己的梦想。这种精神状态在心理学上也称为“心流”状态。
Sandy 是我几年前在一次专业论坛上认识的朋友。期间只是互相关注,并没有深入交流。直到最近,得知她开始进入一个有别以往的新领域,从事一些与艺术相关的活动策划和组织。虽然目前还处于志愿者阶段,但能感受到她热情洋溢全情投入的状态,整个人焕发着生气和活力。在活动中,她结识了很多相同志趣的朋友,虽然都不计报酬,大家依然干劲十足。这是她在以往工作中没有体会到满足感和团队合作气息,自发为一项事业做贡献,而不是完成某项委派的任务。
Sandy 最近还迷上了自由行,不仅可以欣赏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还可以在旅途中结识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通过与他们的互动和交流,了解更多元的文化,开拓眼界。前一阵,她在泰国旅行的时候,遇到一位从事艺术工作的美国游客,听他介绍了有关艺术之都洛杉矶的情况。Sandy 顿时心驰神往,开始筹划着为期半个月的洛杉矶之行。
一些在过去传统企业中的同事,也开始关注她新动态,与她开启不同以往的沟通与连接。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安分的想法,只是有些人勇于尝试突破,有些人倾向保守谨慎。当看到周围有人开始践行自己所不敢想不敢做的事,人们试图从这些先行者的经验中找寻改变的勇气。哦,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不把自己的能力限制于某一行业、领域或者某一企业,而是提前谋划新的平行事业,不仅是对未来单一职业和收入的风险控制,也是对全新未来的一种投资。
Sandy 目前还不确定未来具体所从事的职业,不过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在不断的试错中,逐渐修正,保持“随机应变”的想法,或许能捕捉到不经意间造访的机会和可能性。(如果你也对咖啡和艺术感兴趣,请关注 Sandy 的公众号:StartWhereYouAre探索)
我觉得《游牧东京》中描述的 free style 和 Sandy 目前的状态很相似,遂向她推荐了这本书,也藉由对这本书的介绍,把书中的观点和理念推荐给更多的朋友们。
尾声
去年我的一位朋友在自己生日之际,向公司提出了离职,之后先后游历了两个国家,休整了一段时间。一次见她戴了一款新腕表,说是最近买的,送给自己四十岁的礼物。我说,这表可不便宜,你可真舍得呀。她笑着重复道,这是我送给自己四十岁的礼物啊!
现在我才明白“四十岁的礼物”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它不仅是一件心仪的物品,一个犒赏自己的假期,更是一段全新开始的人生。不去理会世俗的偏见,不为别人,只为自己,好好地生活。
我们时常能在工作中施展各种本领,却在人生设计上,忘记了还有很多选择。无论你现在是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只要有勇气,都可以按下人生设计的“开始”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