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没错,是千字文。拿到《褚遂良千字文》字帖,真的喜不自禁。
记得小学时有大字课,老爹特地将他折叠式的787*1092 1/32开本的《孟法师碑字帖》给了我,好家伙,1964年出版的,比我年龄还大。
喜欢上面清秀、端庄的字体,兴趣来了就摹上几笔,兴趣淡了就让它在书架吃灰,也多亏我这爱集攒、敝帚自珍的毛病,这本字帖随我数十年,好几次搬家都没有弄丢。
字帖在手边放了几十年,摹多了就觉得它太难摹了,字体结构粗看横平竖直非常工整,摹着摹着就感觉字体斜起来了,结构越来越不顺服,真是邪门。
也不知什么时候把这字帖归属于瘦金体,挂在赵佶的头上,扉页的简介竟然都没读过或者说随读随忘,人家钱钟书都说了,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下这只蛋的鸡?《孟法师字帖》是谁写的,我还真没关心过。
直到去年往西安碑林一游,信口问有没有孟法师,至于孟法师是何年代何人,完全答不上来,回家后才认真读了字帖的简介,原来是褚遂良早年所书。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唐政治家、书法家。钱塘(今杭州)人。他的书法,初学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遒健清挺,疏瘦劲炼,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我说呢,始终练一本字帖,虽然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好歹也练了几十年,怎么就没一点进步,原来一开头学的就是顶极功夫,我这连楷体都没入门,米字结构都没有搞明白,只靠依葫芦画瓢,哪能有什么进步。
想回去打基础,又觉得没有必要,天命如此,本就没想当什么书法家,一路歪下去又何妨。
《孟法师碑字帖》字为选印,才224个字,委实单薄单调,褚遂良所书的《千字文》写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为晚年所写,技法已经炉火纯青,较之早年的《孟法师碑字帖》,多了飘逸和空灵之韵。
今天摹写了整本《千字文》,1000个字,甚是过瘾,写字的同时还能背一背《千字文》,一举两得太合我的胃口。
以后,《千字文》就是我的早课和晚课,《孟法师碑字帖》收藏起来,我这版本,估计全国也没多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