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在北京读大学,室友里有一个叫阿强的,跟我一见如故,互相感叹为什么不能早认识几年。
阿强的女友在天津读书,他俩从高中就开始苟合,到了大学热情依然不减,每天都要互相通话超过两个小时,每周末都会相约见面。
然而阿强的家境并不富裕,于是隔三差五他就会找我们借钱,而对于我这个“好朋友”,更是毫不客气。
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在意,我自己没有女朋友,支持一下好朋友的爱情事业总是可以的嘛,但是慢慢地我被借怕了:
每天两小时的通话是保守估计,事实上聊到四五个小时的情况非常普遍,我一度非常好奇两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话可说,直到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阿强跟他女朋友在搞客服小姐和暴躁客户的角色扮演,我明白了。然而移动通信的通话资费大家懂的,这样打电话的后果就是产生了庞大的通话费用,而这些费用最终落在了我们头上,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被请求帮他交一下电话费。
如果说每天的通话还是小打小闹的话,那么每周的见面就是真刀对真枪了。首先交通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阿强厌恶普通列车的超慢速度,每次去天津都是搭乘城际快轨。另外两个人见了面总不能什么都不干吧?看个电影啊,吃喝点儿东西啊,开个房啊,买个套啊,都是钱。而这些花费也最终落在了我们头上,每次去天津之前,阿强都会来到我这儿,问我能支援他多少。刚开始我初生牛犊,兜里有多少都给他掏了出来,后来学乖的我当被问到能不能借给他100块时,我就说我只剩50了,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阿强接着说:先把那50借给我吧。
也许你们会问:那借钱他就不还吗?
他的确会还,但至少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而且当他还给你500的时候,千万不要沾沾自喜,因为过不了多久,这500就会被他蚕食般再次借走。
后来我就学乖了,把所有钱都存在了银行卡里,兜里的现金永远不超过20块钱,每次他来找我借钱的时候,我就说这钱我还要留着吃饭呢。这样做虽然给我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至少兜里的银子是暂时保住了。
如果故事就此打住那就好了,犯贱的我在大三的时候去校外找了一份家教,想着挣点儿钱可以改善一下生活。
刚开始的几周确实志得意满,每次家教都能得到百十块钱的收入,吃喝点儿好的,剩下的就可以存到银行卡里。
但是后来我去家教的规律被阿强摸清了,于是每次我家教回来到达宿舍的时候,阿强就会准时出现,把那百十块钱借走。那个时候的我真的很绝望:我他妈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给你去开房买套,还有没有天理了?!
天生马大哈不愿斤斤计较的我选择忍了,不就是几个钱嘛,怎么能比得过兄弟情谊?
但是当有一天阿强买回来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时候,我实在不能冷静了!我自己都没有买电脑,只能到地摊儿淘几本小黄书聊以慰藉,你他妈居然用借我们的钱去买电脑了?!
不再冷静的我开始日夜催债,为了制造刻不容缓的声势我不惜声称家里有人生了重病。也许是被我追得苦不堪言,阿强挤牙膏似的开始慢慢给我还钱,半年之后,钱终于还清了。
马上毕业了,有一天班里的小林悄悄把我拉到一边,问我:“阿强借你钱了没有。”
我警惕地回答说:“借了不少呢,怎么了?”
小林哭丧着脸说:“妈的,咱的钱怕是打了水漂了,我打听了一下,他跟班里每个人都借钱了。”
看着可怜巴巴的小林,我不知道是该幸灾乐祸还是表现出同病相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