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f6c3c5c35ecd2614.jpg)
(强国学习笔记)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于2001年被正式提出,2016年完成结项。
这一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拥有5000年文明,具备“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0a70dcdf4ec8ffd6.jpg)
这是修复后的整身红山文化陶人,人像通高55厘米。这尊写实人像距今约5300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实证。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ee8a86c1666f6d91.jpg)
井头山遗址埋深5至10米,是迄今浙江和长三角地区首个沿海贝丘遗址。文物库房内摆放大量鹿角、贝壳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caa055c3bcbee7f8.jpg)
现存于河南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的“乳钉纹铜爵”,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之一,被誉为“华夏第一爵”。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b85650cef374afa2.jpg)
正在故宫博物馆展出的金嵌珠宝金瓯永固杯,通体以点翠为地,造型优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fb1859688a970bb2.jpg)
今年6月底,上海举办主题为“千年绮华——从敦煌到高昌”宝石壁画沉浸式展览。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f53f8d648035b22a.jpg)
河北康保兴隆遗址以房址居多,还有一座室内葬合葬墓,为早期定居聚落提供了实证。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f9d1b3c117f337ae.jpg)
上个世纪80年代,考古专家袁仲一教授正在清理出土的兵俑。袁教授被誉为“秦俑之父”。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c022da014d704e7c.jpg)
这是《京师生春诗意图》轴,由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绘制。从上至下的鸟瞰式构图,为后人研究北京城城建布局提供了宝贵参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3071/53559f22730b3d7a.jpg)
考古,为何如此重要?
考古学,是根据发掘出来的或古代留传下来的遗物和遗迹来研究古代历史的学科。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
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从一个更为纵深的视角来看,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
正所谓: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付巧妹:“对冷门怎么看?”
他说:“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门的东西没有用。这种认识可能把一个领域的事业耽搁了。做科研事业的评估,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
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四点要求:
挖掘
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不断从未知中挖掘已知,这正是考古的最大魅力。
研究
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
要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
透过考古提供的历史线索,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
保护
保护文物也是政绩。
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
建设
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
要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
只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才能更好向世界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考古
考古,研究的是过去,瞄准的却是未来。
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