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诗
爱在深秋作家茨威格 曾经这样评价他所见到的植物“它们很像森林中的树,都想要傲然独立,但在地下深处,它们的根却盘结交错,在地面上空,它们的枝叶却相互依偎。 ”茨威格 感动于植物的默默无闻,而我却深深爱着那片带给我震撼心灵的叶子,感动于那教会我生命意义的那棵老树。
我是一个并不喜欢冬天的人,相反我是比较喜欢夏天的,尽管夏日多了些许吵闹的知了,但是,那又有什么影响呢?不过,只是凭借个人的喜好而已。因为我不喜冬日里的冷亦不喜冬日里的安静。有的人生来彷徨于自己内心的挣扎,我或许就是如此的一个人吧!尽管如此,我却更害怕每天待在房子里,不愿面对广阔的初冬季节,错过了整个秋日的景致。初冬像极了拿着画笔的孩子,这个孩子不喜其他颜色,却唯独爱好这支白色的彩笔,于是,整个世界就开始变的冷了,变得只剩下这一种颜色了。我暗暗的觉察这个小孩子的调皮,此时已是深秋季节了,树叶也开始慢慢脱去这一整年的伤痕,挣脱了挂了许久在她身上的叶子,叶子一片片的飘落,像极了黄澄澄的羽毛,远处的树叶时不时的发出一声声的叹息,仿佛深山何处钟泉声的呜咽之音,感觉天地之间危石和日色更加的冷了。于是,枯松在薄暮下空潭曲了,虽然,没有了知音的难觅,但却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美感,或许,这美感于你于我都无关风月了。
夏衍曾说“种 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
近几日,闲来无事,便携好友一同前往深秋的尽头,有人说大自然的景需要一个人独自去观赏才能领会。可惜,我这个人生来就没有什么方向感,老是在路这块儿不知所云,所以,常需要带人指路了,还好,有人总是愿意帮忙的。一个人静静的走在萧瑟的深秋里,太阳依旧没有夏天那般热恋 ,脚不小心踩疼了树叶,叶子被踩碎了,正为自己的行为懊悔时,突然发觉有一片枯叶落在我的手被上,怕摔疼了它,我忙将她犹如出生的婴儿一般捧在手心里。在萧瑟的整个深秋季节是无人能够看得到窗外的风景,冬风的来临,无疑关闭了赏景的整个背景,站在深秋的季节里,竟这般不舍夏的离去。
在秋的点缀下,万物的一切开始深睡了,就像冰冻的音符开始奏响属于他们自己的主弦律,而我的主音已随着我长大,留在生命回不去的记忆里。我爱雪的洁白,更爱雪能将所有都掩埋在它的舞裙下,这样,万物就都是单纯而洁白的。正如小时候的我们一样单纯,可能我的想法太过偏激了,但确实我的确是不大喜欢冬日的冷的。
一个人四下无聊,与好友分开了赏自己的深秋之景,走在这座城市的最冷落处,心里也随着安静的环境而有所心静,我一个人走在小城的荒芜处,莫名感到淡淡忧伤。一个人也好,不必再顾及其他人,偶尔的孤独也是一种享受啊!刚入冬的季节,绿色还是看得到的,这城市周围再也没了儿时的大树,大树都将自己献于了人们的建筑宏图,这里再无绿色了吧,花草都搬家了,又如何记得再添一抹儿时的回忆呢?这样想着突然不小心将手里的叶儿弄碎了,心里不经懊悔不已。突然,那片枯叶在碎了以后,露出了一抹绿色,像极了万紫千红一片绿的花海,也像极了千篇一律中不一样的风景,那是生命的颜色,我不禁黯然流泪了,树叶向往生命,那怕只有一点,她也是生命之花的绽放,那怕只是一点希望,叶子也会牢牢的抓住,我感动于手中的那抹绿,让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谛,正应了那句:“有些事不是因为看到希望而去坚持的,而是因为坚持才会看到希望。”
回头看那棵努力生长的树,我才发现我的想法错了,是真真切切的错了。我以为深秋早已没有了生命的迹象,却在那棵被石头重压下的树上学到了坚持,她那像极了血管的分支死死的抓着仅有的土壤,一圈一圈的树轮在诉说着她在这儿的坚持,她努力的向上,那怕匍匐前进,也要努力去追逐太阳,她那苍老的枝蔓布满石头周围,努力的贴紧地面。一次次被石头打断了筋骨也不怕,一次次被打下去,又会从新开始变得越来越努力,正如于谦在《石灰吟》中写到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她是如何顶受石头的沉重力量,那被压弯了的树枝死死的顶着比它重千金的石头,看着竟让人心生怜爱,深秋的寒夜怕是很冷吧!她又是如何长大的。它那么小又是如何在石头中找到生存的希望,太阳,你是普罗米修斯点燃的,你难道不该将光明带与她,明月,你是人间的慈母,你难道不该将温暖带与她吗?
她的叶在冷风中早已枯萎,而它还在苦苦的寻找生命的希望,我不禁佩服生长在城市周围的那棵树,它是勇敢的。我要感谢它还在,它还在我们儿时的记忆力,它也生长在我们的心里。茅盾曾在《白杨礼赞》中写白杨道:“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而我此刻眼中的她,正如白杨在矛盾眼中的她是一样的,都是我们心中的伟丈夫了。
我怀念那树坚强的背影;
我怀念那生长在城市周围的那棵树的背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