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大学生活心理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 白_子_ | 来源:发表于2017-02-12 17:04 被阅读169次

文/帅帅-不帅-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或者说,这里的"兴趣"其实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近日,我曾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以下纯属个人看法,如有思想冲突请见谅嘻嘻~)

从小到大,所有人都认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也一直坚信不疑。然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没有兴趣的人怎么办?或者说还没有找到兴趣怎么办?难道我们就失去这个最好的老师了嘛?另外,有的人口中所谓的兴趣又是否是真正的热爱,是否是能真正引领成功的东西呢,还是只是对现实不满的推诿扯皮?

当然我的这些奇怪的思绪,也不是平白无故的。

我始终觉得,高考的确是一个很公平的竞争手段,为广大学子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但同样,志愿的选择也使大多数“如释重负”的我们在仓皇之中陷入新的迷茫。因为我们在还不知道或者还没有能力(可能是高中学业繁重)判断自己真正热爱什么的时候,就要在志愿书上战战兢兢地做出人生第一个重大选择。以至于如今很多大学生苦恼于并不喜欢的专业,以至于多少同学费尽心思跨考研究生,还有多少毕业者频频跳槽飘忽不定。

彼时的万般纠结 也有同学任凭父母做决定

我也是最近疲于专业之中各种困难忽地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和未来方向产生了质疑。而这种质疑从刚进入大学便有了萌芽,也曾担心会委屈未来的自己而想跨专业考研以重新定义自己喜欢的方向。

而我的原因无外乎两个字:无感。

其实我的专业成绩排名也算靠前,但我执意认为自己不是为了喜欢去学的,而是当作一种任务,不过因为头脑里虚伪的求胜欲想要超出别人罢了。

想起几年前的高一,当时文理还未分科。高中之前,我属于老师同学眼里的佼佼者,父母自然予以厚望。当然自己也对自己期望不低,至少不会觉得低谁一等。

然而尖子班存在于高中的意义无非两种:一种是使不甘落后意志坚定者越挫越勇;一种是给同样不甘落后却意志薄弱者当头一棒。我不幸属于后者。

当我深陷数理化的泥淖时,我看到胜利者面带微笑从我身边跑过,我想追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是一个龙争虎斗的地方,也更像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战场。赢者为王。

哈哈网上这图够夸张

于是眼睁睁地望着一次不如一次的考试排名,就这样我的自信和勇气也一天天离我而去了。我对自己很失望,其实我也没有很在意谁的目光,我只是单纯地对自己感到失望,不仅是成绩,还有自己如此脆弱的内心。

上学以来,我以为我是优秀的。虽然我不如那些第一第二的同学聪明,但我可以通过心无旁骛的努力获得认可。不得不说,我对学习的坚持和可能别人看起来的好习惯很大程度来自于我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和自信。

拿英语举例,从三年级起我们开始学,其实直到初三我还没有对英语产生任何兴趣,甚至觉得每天背单词听课文,很烦很无味。初二英语老师同时也是我们的班主任,她要求很严格,也不经意间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了初三,我意外发现我的英语方面好像比别人突出,因为老师提及的单词词组其实都是初二早已熟记于心了的。虽然当时听力还是很差,但是英语这门课还是给予我很大自信。后来上高中后英语也一直保持了优势。(真的很感激初二的“金花姐姐”……嘘!是个老太太自诩的哈哈)无论是分科前还是分科后都是赶超别人的主力。(好吧高一时也差不多剩这一个主力了……扑倒)然后进了大学,虽然我也被“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残酷现实伤到过,但始终对英语有一腔热情。

说了这么多,我无非是想强调,或许我们热衷于某件事情,出发点不一定是喜欢,而是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了满足。这种满足不是事情本身吸引你,而是你做了之后觉得信心满满小有成就,这种感觉吸引你。于是当你再一次接触这类事物,大脑便唤起了它储存过的美好记忆。

由此说来,天赋实在是一种天赐的礼物,在某一方面有天赋的人往往在那一方面事业有成。如莫扎特小时候就可以辨认任何和弦中的音符,判断音高的细微变化,当他到二十二岁时便以惊人的速度轻而易举地完成一部又一部的作品。

但显然只凭天赋就想成功,毫无可能。我认为还有一步最为重要,便是把天赋发展为兴趣。试想莫扎特如果空有音乐天分,却对音乐丝毫不感兴趣,他怎么会想到创作呢?

于是又想到古文《伤仲永》。仲永无疑有超过常人的文学禀赋,但他作出的每一首诗都是由于喜欢吗?我看未必。与其说创作给他带来的是精神愉悦,不如说是给他老爸的物质享受。所以随着仲永天赋的渐渐流失,他最终泯然众人矣。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尔盖茨,迈克尔杰克逊不再一一赘述。

然而天赋毕竟是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就我们常人来说,又可以从中悟到什么呢?

我认为,我们可以更加关注自己的信心来源。注意哦,不一定是兴趣来源。

其实说实话很惭愧,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喜欢书法绘画唱歌运动……”有时候提起兴趣爱好时,我会这么说。但它们真的是热爱到不惜一切代价想要追求的人生目标吗?又未必如此。

有些东西,喜欢就是喜欢,何必上升到热爱的高度呢?

说到底,我们所谓的兴趣、喜欢,是一种多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啊,它只是一种感觉。我感觉我对如今的学习,工作很烦,我感觉我喜欢的其实是什么什么,只是感觉罢了。心理学家用实验证明过人类建立在直觉上的认识往往不是十分准确。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我们真的接触到一件事物的本质时便对它不是那么喜爱了。

相反,信心来源则不同。

我相信除了梦想十分坚定者(其实我是十分羡慕和敬佩这种人的)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和我一样处于迷茫和探索之中。

这时我们不妨多关注身边那些让我们获得满足感的事情。与其把基点放在兴趣上,不如寻找更有实质价值也更易发掘的“信心”上面。比如我们可能在做了某件事后获得很多人认可,或者哪怕仅是自己颇有成就感。而这种事情不一定是我们喜欢的也不一定是我们接触过的。它小到可以是算对一道题,唱完一首歌,也可以大到完成一项工程或某个任务。

总之我们从中获得了小小的满足,这种满足往往比热爱来得更实在,也更直接,而或许未来我们正因此一步一步爱上了它。

高一分科我最终选择了文。记得高三疲惫于好像无论如何也背不完的书时,我也问过很多文科大神,你为何学文?真的是很喜欢很喜欢吗?

回答五花八门。当然也不乏有真心热爱文学的同学。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男生,他佯装愤怒地抱怨说,“谁让我物理怎么考也考不到九十以上呢!”(当时真想一巴掌拍死他啊哈哈)而更多的回答,其实是文科简单啊,学文科更有优势吧……这种心理不正源于从文科学习中得到的自我认同感吗?

一个人如果不被别人认可,可能失去的只是一种热情,但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生活还有什么奋斗的意义呢?因为连你自己都不敢期待美好的明天。

你很棒棒哟

以上感想是我认为寻找自信心的来源比探索兴趣更重要的原因。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远不止这些。还有一点便是满足感和自信心是可以靠我们自己得到的

在此不得不用运动健身这个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很大一部分健身者初衷并不是单纯热爱运动吧。无论是想减肥还是想增强体魄,健身者起初都要经过一个艰难的坚持过程。为什么艰难?因为本身对运动就算不反感也没有强烈好感。如此以来,重复训练高强度的枯燥动作自然需要艰难的坚持。但为何绝大多数健身者说自己是热爱运动的呢?我觉得这种热爱绝对是发自内心的,但究其根源,是来自于他们从运动中感受到自己一天一天的变化而产生的快乐和自信。而这种自信的产生才使他们进一步领悟了运动的美。

但说实话不是很喜欢肌肉男~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自信心的产生取决于我们自己。其实也就是两个字,坚持。当遇到自己不是那么热爱或者不知道自己能热爱多久的事情,如果还不想认输,那为何不坚持下去呢?从每一个小小的成就感和每一次认真的对待开始,感悟它带给你的满足和自信。

也许当我们不再一味的抱怨曾经做出的选择,当我们不再任性的幻想看似明媚的天空,当我们学会脚踏实地努力发现身边的美,而不是害怕、逃避和退缩,我们就真的长大了。

《谁动了我的奶酪》里有句名言:如果不再恐惧,你会做些什么?愿迷茫中的我们一起找寻寻自信的力量,然后便有勇气探索身后那片花海;愿我们终能沉陷其中,不醉不归。


相关文章

  •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在刚步入大学的时候,我很彷徨,拥有很多的空闲时间,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去利用。当时的我,听从父母选择了一个他们认为比较...

  •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美国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不理性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个有趣的...

  •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很多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毛病,但细细想一下,我们做一件事真的可能一直保持兴趣吗?好像很难...

  •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不知不觉中,和育心家人们一起学习英语已经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我自己对英语有一定的情结,虽不是英语科班出身,但是大二...

  •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文/帅帅-不帅-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或者说,这里的"兴趣"其实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近日,我曾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过是一粒种子,发不发芽,结不结果,不是兴趣说了算。 小时候我们最大的兴趣就是玩,长大后我...

  • 兴趣不是最好老师

    我们平时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一直在误导我们的认知,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我们平时教育孩子...

  • 兴趣也许不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一直都被灌输的思想就是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学好一个东西,首先也是因为我们喜欢它,所以我们愿意为之努力。这句...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班不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现实中我们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悉心去培养...

  •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甚至不是老师

    成年人还需要兴趣做自己的老师吗?我们相信,由兴趣转变的是热爱,因为热爱,所以会减少工作中所认为的困难。 所以从小的...

网友评论

  • 谁在云边:寻找自信心
    愿我们终能深陷其中,不醉不归。
  • 会哭的娃:兴趣只能让你更乐意做,至于结果如何,还得看天赋和努力程度。
    白_子_: @会哭的娃 嗯啊
  • 2c17b117e1bf: 上课发现自己对造价是控制不住的兴奋以为是家族遗传想想自己的数学才发现自己是对其背后的逻辑分析兴奋而不是数字

本文标题: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ma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