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步入大学的时候,我很彷徨,拥有很多的空闲时间,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去利用。当时的我,听从父母选择了一个他们认为比较好的专业,可是,我一个理科生,在未来的四年中,只能天天死记硬背,往脑子里塞政治、历史什么的,这让我感到很绝望。
在第一学期中,一上课我就犯困,对这些文史类的东西真的提不起兴趣来,总觉得让我做几道数学题都比现在的状态好很多,但在那个时候我又不知道我对什么感兴趣,一直彷徨着,迷茫着。
后来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荒废我的大好青春,我就开始去图书馆找各种可以让我重新振作,让我可以做出选择的心灵鸡汤,希望自己可以找到一个答案,是直接转专业还是继续坚持这个或许并不适合我的专业。
这种付出还是有帮助的,我终于从一大锅鸡汤中找到了最适合我的那种味道。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愿意跟随着兴趣去做事情,这样才能够在做事情中得到快乐。但是什么才是兴趣呢?想唱歌,想学计算机,想学画画,这是内心的一种冲动,是对这些事情的好奇,还称不上是兴趣。
当对某一领域产生好奇,并付出行动加以学习,之后在这个领域中自己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促使自己更愿意去学习,这样才能说,自己对这个领域产生了兴趣。兴趣是在不断的自我满足中形成的,当自己在某一领域中感觉越来越有成就,才会产生兴趣促进自己做的更好。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形成兴趣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才应该是最好的老师。
在现在大学生观念里,大部分学生因为不感兴趣而不愿意接触,慢慢发现自己竟然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其实,兴趣是在体验过不同事物才能够培养出来的,在学习过画画、唱歌、计算机、跆拳道等等之后,才能感觉到自己在哪一方面做的比较好,才慢慢产生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需要先体验并产生成就感,当明白这一点后,我决定再给自己一个机会,尝试着去背诵那些让我感到乏味的课本,去学习政治、历史和法学。当我不断的去学习我的专业,努力克服遇到的所有困难,直到大一那一年最后获得一等奖学金,我才在内心感受到,我是对这个专业有兴趣的,所以才放弃之前转专业的想法,继续坚持下来,并且在毕业之后考上研究生。
同样,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觉得对什么不感兴趣的时候,尝试去学习它,如果在学习了一年半载之后,发现自己没有获得任何成就感并且对它越来越厌烦,那就放弃继续下去,换件令自己好奇的事情,在一个可以让你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的事情中继续努力。
当自己开心了,什么事都不是事了兴趣的存在动力就是不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像《三傻大闹宝莱坞》中那三个傻瓜一样,在已经尽力学习仍没有获得成就感之后,去寻找能够让自己有着价值认同的事业,幸福快乐的生活。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不拘于现状,在困境中寻找解决的办法,在风雨中选择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