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其实我和你一样,常常需要分清虚幻和现实的界限,进而决定该如何行动。很多时候会觉得眼前仿佛隔着毛玻璃,可是还是要努力的做出正确的决策。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af94265f209256f8.jpg)
涂子沛老师说,一个人的成长,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处在黑暗中。人无法通观自己,但一条一条的记录,就是照亮自己的一点星光,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自己,指导自己,形成我们的价值观。
如果我们本着务实的态度去记录,就一定会得到回报。
我非常理解他的想法,也曾经想过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问题,尝试的用多台电脑,以及多种软件企图完成这个任务,我常用的软件是印象笔记,还有涂子沛老师提供的建议logseq,目前还在深入学习之中。
我们非常需要一个脑外脑,进而让记忆和思考更多在外部,内部关注更为重要的东西,如同宝贵的电脑内存。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ebb589e18858fecb.jpg)
这种思考其实纳博科夫也洛丽塔的创作时候,也曾提到这种存储考虑。
在涂子沛看来,当第二大脑里的信息块越多、页面越多,关联建立得越来越繁复时,我们就很容易失陷在复杂的网络中。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张地图,也就是一个清晰的索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各个主题反射区之间的结构化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实现检索。
代表多个主题反射区集群的“师”称为“神经中枢”。页面集聚就是把不同的页面归集、放置到一起,这个行动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可讲,但哪个页面和哪个页面归集到一起,意义却很重大。
我们的决策和行动就无法统一在同一套观念中,我们的决定就会支离破碎、前后矛盾,这次选择向左走,下次面临类似的路口,却选择向右走,还有的时候,明明打出了左转向灯最后却向右走,变成了投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92bd0ce62656edbf.jpg)
人生的选择如果是机动的、无序的,这些行为之间就会产生冲突,这些冲突就会在我们的内心产生困惑和痛苦,当然,靠投机也很难取得长期的成功。
尤其是记住,摘录和拷贝是思考的敌人,也是第二大脑的敌人。我们必须将信息进行思考和改造。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7f1f9f486cc88fc0.jpg)
其实这也是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的来源,无非两个。第一来源是经由社会的灌输而来,一个人在幼年的时候,会从自己的家庭、学校学习,不知不觉接受了外来的某种价值观。但这些外来的价需要长期的积累。
积累的知识,最终成为我们的指路明灯,让我们更加接近真实,取得实际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