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屌丝,87年生,一枚前端程序员,从事游戏开发十年,行走在即将被淘汰的边缘。
生活该怎么过,人该活成什么样,我并不知道。
只是隐隐约约地意识到,人生不过几十年,趁着年轻,该多去体验,多去尝试,不要让生命过的平淡无味。
第一次创业,是在2012年,打拼了三年,2015年末因手段不如大股东,被排挤出去,在公司发展低迷,前途灰暗的时候,被迫贱卖了手中股份,退出公司。之后的两年,公司从三十人的小团队发展成两百多人,至今依然活的很滋润。
第二次创业是在老家,与朋友小打小闹了一年,朋友坚持不下去选择了退出,无奈之举只能选择解散掉。
心不死,希望就在。
创业没有想像中那么难,通俗一点说,至少得弄清楚要干什么,怎么干,花多少钱,多久能赚钱,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只要问自己能承受最坏的结果,就可以试一试。
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
因国家开始严管游戏行业,2018年5月16号的那天,被迫成了无业游民,一直蠢蠢欲动的我,开始谋划第三次创业。刚开始想的是做教育行业,做一款教育和游戏相结合的APP,寓教于乐,走从上而下的推广模式,与教育局合作,下发到学校。
而做这类的项目,首要目标就要找一位有关系的人,而我的关系网中,只有一位是从事教育行业,并且走政府路线的老板。于是,花了几天时间写好策划书,找他面谈。
面谈三次之后,得到的结果是:他只想要我的人,过去帮他干。而我,只想要他的关系,不愿去他公司打工。
合作失败,基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没有政府这个衣服,其它都是旁门左道,苦于没有第二人选,不得不忍痛放弃这个项目。
之后两个月,又开始把眼光往游戏行业挪,游戏行业是高薪行业,对于一个草根创业者,如何解决人员的薪水问题成了重中之重。
做为有过两次创业的人来说,还是知道怎么以最低的成本去组建团队。只有两点,一是以平等合作的态度,不给工资,只给股份。二是……请看一。
这样组建起来的团队,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中途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离场,比如没钱坚持了,比如理念不合等等因素,尽管意识到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但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谁叫我也是穷人一枚。
很多人说,卖房炒股和用自己的钱创业是世上最傻的人,拿投资人的钱创业是最保证的。
我想说,我也想找一个人傻钱多的人给我投资,在没有人脉,没有钱,没有项目的情况下,如果真能拉到投资,投资你的人,应该是比你有钱而又看好你人品的朋友。
我也想有一个有钱的朋友,但每个人的关系圈,都是与你自己差不多的。
开发一款稍微好一点的游戏,先不管以后的运营之类的,最节约的要四个人,策划,美工,前端,后端。
而我本人是前端开发,前端的东西,基本都能搞定,那么,面临的问题是,还要找三个人。
如果直接在市场上招聘,先不说人员的稳定性,仅凭这三个人的工资,每月开销都要六万块钱,以我目前的实力,根本是扛不住的。
可能有人会说,六万块钱都没有,创什么业啊!如果算一下成本,可能就清楚了。
开发一款游戏,假如只招聘这三个人,一个月六万,办公室租金一个月四千加上杂七杂八的一共可能要六千左右的开支,一款游戏大约三到四个月完成。就按最低的,也要二十万。游戏出来办游戏资质,至少要十万才能下来,之后的维护,运营,一年下来开销不少于150万。
比较现实的是,不可能只开发一款游戏就能活下去。更多的时候,95%都是失败的产品,需要不断地去尝试新的,或者迭代。
创业之初,最不值钱的就是股份,最值钱的也是股份。
我先找的是后端M,M目前的工资是税前30K,家里有老婆有娃,M很想出来一起干,但M思虑再三之后,不敢赌,只能放弃,因为赌输了只能喝西北风。
之后又找了两个后端,大多是因为生活压力大,不敢任性。后来,我狠下心来,找了一个前端,给他两个月,让他改行写后端,就这样,把后端的人员解决了。
与此同时,寻找策划,没有太多人选,十年前的同事S,与S面谈几次,商讨项目,最终确定项目方向,是一款公寓养成类的游戏(《我的梦幻公寓》,目前已上线微信小游戏,可以搜索得到,测试版),因为很多细节没有讨论好,导致后面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也是我想写这篇日志的原因。
后端和策划都解决,还差美术,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就先不管,决定开干。
而巧的是,在开工前几天,有一个美术X主动找上门,想与我一起干,X与我同事九年,美术风格我很喜欢。所以,一拍即合。致此,所有人员解决。
2018年7月22日,正式开工。
搞笑的是,我们甚至都不用买电脑,电脑都是各自从家里搬过来的。
自此,开始一段没日没夜的生活,一个月后,游戏的所有功能基本开发完成,而问题也是从这时开始暴露出来……
(未完待续 创业太忙 欢迎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