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想法读书
读书札记(16):《史记》之《夏本纪》、《殷本纪》

读书札记(16):《史记》之《夏本纪》、《殷本纪》

作者: 蕉下客deer | 来源:发表于2023-07-16 21:15 被阅读0次

7月17日,周一,晴,26至35度

夏、商两个朝代都因为可参考的资料缺少,《夏本纪》和《殷本纪》,都只能略陈梗概,列数帝王世系。

夏本纪详细写了大禹治理洪水与平治九州土地山川的事迹。尧、舜、禹三帝逐步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尧制定历法,确定了四季。舜划分了国家政务,明确了官员职责。禹治理洪水,跑遍天下,开山辟路、疏通河道,划分各地土地和赋税等级,以及贡品的种类,并明示运输路线。还制定了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的五服管理体制,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由此,天下大治。

禹也想沿袭尧、舜的禅让制,在去世前,将王位传给大臣益。益也学舜、禹,服丧三年后,将王位让给禹的儿子启,自己躲避到箕山的南面。可这一次天下人没有选择益,而是都尊禹的儿子启为天子,他们说,这是我们君王禹帝的儿子呀。于是启继承了天子之位。从此中国开启了“家天下”的政权模式,即帝王把国家作为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

司马迁分析天下臣民之所以选启不选益,是因为“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益辅佐禹治国的时间太短了,还未得到天下人的信任。舜辅佐尧治理天下二十年,又代尧行天子之权八年,尧去世。也就是说,舜辅佐时间长达二十八年。而禹辅佐舜治国的时间也有十七年。在他们未即天子位前,已是人们心目中明正言顺的接班人。而禹是在临死前传位于益的,天下臣民毫无心理准备,故而更拥护禹的儿子启。

但是继承制的改革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反对势力。比如同姓的有扈氏就表示不服,启讨伐之,在甘这个地方与之大战。战前发表《甘誓》:先列举有扈氏的罪状,将此次讨伐行动说成替天行道,然后命令士兵英勇作战,服从命令的赏赐,不服从的,或降为奴隶,或杀头。灭了有扈氏后,天下都归顺于启。

夏朝历经十七代君主,到夏桀手中灭亡。

夏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颛顼的祖父是黄帝,所以,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禹姓姒。从夏朝开始,贡纳赋税制度已经很完备。据说,夏禹是在江南召集诸侯,考核功绩时去世的,因此就安葬在那里,将该地命名为会稽,即会计,会集诸侯核计功绩。

商朝的始祖是契。契是帝喾的儿子。母亲简狄,吞了一个鸟蛋,受孕生契。契是舜帝的司徒,主管教化。契所在的氏族在尧、舜、禹时发展起来,传了十三世,传到成汤,成了部落首领。成汤是位有德之君,他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人在水里看见自己的容貌,从众人的反应中可以观政治是否清明。”成汤破格重用奴隶伊尹,授以国政。有一次,成汤外出捕猎,见随从在猎场四面张网,成汤命令撤除三面的网,说: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网中。想从左边走的,往左,想从右边走的,往右,不听命令的,才落入罗网。大家都说,成汤的仁德,施及禽兽。

彼时,夏桀虐政荒淫,成汤就发动圣战讨伐他。向士兵发表了一番有如夏启当年的誓言——《汤誓》,在鸣条这个地方打败了夏师,夺得天下。商汤是历史上第一个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帝王,自号武王。

商王朝建朝554年,经历了32代帝王。读《殷本纪》总结商灭亡的原因有二:一是迁都频繁。自契到成汤,商部落就迁了八次都。建立商朝后,“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至于商为何频频迁都,曾在某本书里读到是天气原因。二是继承制混乱,有兄终弟及,也有父死子继。“自中丁以来,废適而更立诸弟,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自中丁以后,不立长子而改由诸弟继位,造 成了侄子与叔叔相互争夺的纠纷,一连九代不安宁,于是诸侯们不来朝贡。商之后的周朝就是吸取了商朝继承制混乱的教训,开始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昨晚十一点,母亲来按门铃。大半夜的,她说手机又坏了。姐白天对我说,母亲的手机老是晚上出故障,白天就好了。我拿过手机一看,上面显示的是短信窗口。母亲不知如何退出,就无法打开其他APP,连打电话都不能打了。我这才发现,不是母亲手机晚上出故障,而是母亲脑袋晚上出故障。她白天知道如何打开APP,如何退出。一到晚上,就忘了。我告诉她,屏幕底部有三角形、圆圈、四方块三个图标,点任意一个都能退出。母亲说,她知道的。她这才想起她会。

今天一大早,姐又打来电话,说,母亲打她电话,她接起,喂了好几声没人应。再打过去,就一直没人接。叫我去看看。

我跑到母亲家,家里没人,手机没人接。过了一会,母亲打回来,说,她在小应阿姨家。我问,你为何不接电话。她说,因为晚上常被手机的信息提示音吵醒,大姐叫她设静音,她起床后忘了开声音。

我简直无语。

中午写字,同事又聊起职级晋升。心神不定。真烦,每个季初,都要难过一番。

画画也没心思。画了局部就画不下去了。可能是自己眼界提高,观看名师作画后,更不敢动笔了。画画如气功,心需极静,稍有干扰,就画不下去。

相关文章

  • 浅析史记十二本纪商朝本纪为何被称为殷本纪

    今天在查询三纲五常资料的时候翻阅到了《史记·殷本纪》的内容。 《史记·殷本纪》是史记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的第...

  • 史记·十二本纪·殷本纪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

  • 史记殷本纪之亳

    读史记解上古之谜一:亳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9年2月2日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了一个地方: 成汤,自契至汤八迁...

  • 【史记成语(十四)】出发——尝试与开端

    《史记》当中共有十二篇本纪,其中的夏本纪、吕太后本纪以及孝景本纪三篇并没有流传至今的成语,其他的九篇本纪中...

  • 夏本纪

    《夏本纪》出自《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作者是司马迁。本片主要记述了夏朝的历史。夏代年代久远,《夏本纪》中记载的内...

  • 史记·十二本纪·夏本纪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

  • 史记(三)殷本纪

    点击可看上一篇 一集中说到夏朝因君无道、臣无忠,很悲惨地走出了历史舞台,他的统治也告一段落。但夏朝的落幕预示着下一...

  • 《史记精读》殷本纪

    本纪 《汉书》以下史书的本纪皆为每朝皇帝的编年大事记。但《史记》的本纪不然。司马迁撰史立足点在天下事势。并非必然是...

  • 《史记•夏本纪》

    夏禹治水 黄帝后人颛顼孙 生逢洪水正成灾 父鲧无能治水患 舜选夏禹挑重担 禹之为人品行端 办事迅速又勤勉 宽容诚信...

  • 史记:夏本纪

    在送走了五帝之后,终于,迎来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夏朝第一位帝王是禹,关于禹相信大家或多或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札记(16):《史记》之《夏本纪》、《殷本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xw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