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中国第四代导演,也是许多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等人前辈的“教父”般人物,吴天明的去世显然给《百鸟朝凤》这部片子贴上了“遗作”、“绝唱”等诸样标签,而前段时间制片人的下跪也把这部影片推上了风口浪尖。很多人不禁问,如果吴天明没有去世,方励没有下跪,那么对这部影片的讨论还会这么激烈么?它还能达到即使是如今这样惨淡的票房么?在看了这么多或感动、或感慨、或悲愤、或不屑的评价后,我想问,中国文艺片的未来在哪里?
不难查到,《百鸟朝凤》是2013年的影片,却在2016年才上线。这背后的故事我不清楚,但我也能想象到其中的各种艰难。中国文艺片市场并不成熟,虽然还没到只要是文艺片肯定是票房毒药的地步,但想单单靠片子本身来赢得一个漂亮的票房却几乎是痴人说梦。不过这也是个国际问题。中国也并不是没有卖得好的文艺片,如《黄金时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在这部片子上映之前做了多少前期工作,甚至将许鞍华的故事重新放到观众面前。正如对吴天明的缅怀多于对《百鸟朝凤》本身的评论。这其中会有多少是由同情、好或者随大流产生的票房呢?
也许很多人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当下并没有文艺片市场。或者说认为中国观众不懂得欣赏文艺片。这种结论有着明显的价值倾向。即认为文艺片是高级的,需要观众有更高的欣赏力,而中国观众艺术修养不够,所以他们不懂得欣赏。这种逻辑看似清楚明了,却有着两点致命的陷阱。
首先,认为文艺片高于大众电影这种想法就是有问题的。电影的诞生起初就是为了娱乐大众。如果说我们要尊重传统,那为什么要偏离电影产生的初衷呢?很多人有一个误解,就是好的电影是看不懂的,看不懂的电影就是好的。就像一幅画,如果清晰明了,有人会觉得一点深度都没有,反而会对一幅由几何图形或线条组成的”抽象“作品产生敬仰之情。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就像是一个暴发户为了掩饰自己文化的缺乏而故意用各种艺术品来装点门面。他也许并不懂得艺术,但这种不懂在他看来才是最有价值的,因为这可以使他与其他”乡巴佬“区分开来。一部电影也是如此,对个人来讲,一部能激发他内心某种情感的电影对他就是好的电影,无论是王家卫的、王晶的还是周星驰的。但在学术或审美的维度上来讲,一部好的电影却包含了更多的东西,比如剧本、拍摄、剪辑、表演等。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难不难懂“来评判电影的好坏,而应该加入不同维度。
其次,既然个人和艺术审美出发点和感受力有偏差,那么是否有可能尽量地消除这一种差距,使得这两个维度的评价融合呢?虽然上面说了审美是个人的感受,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审美也是需要知识储备,需要训练的。在一幅画面前,如果你并不懂这幅画的背景,不清楚图像之间的联系和寓意,那么即使这幅画能带给你感官上的感受,但却是缺乏深度的,不饱满的,从而直接影响到了个人感受到的美感。因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观众的审美需要培养,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学过英语的人不会说英语一样,没有必要觉得这有什么好丢人或者是一种耻辱。反而,我们要学会承认这个事实,并通过各种方式去培养大众对电影的审美。譬如通过一些政策规定,多支持鼓励好片,使得观众逐渐培养起独立审美的兴趣和能力。但这也是任重而道远了。
希望很久以后的一天,我们不再给影片贴上各种标签,观众也能对不同电影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那一天真的出现,下跪将不会出现,导演和观众也再不会抱有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