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
这是个被互联网架起来不得不飞的时代,连飞都会比高低,比快慢的时代。再说深耕细作,仿佛有些不入流。
从目之所及的每一个物品,生活中所用到的每一件必须品,都会有一种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需求。比如说快餐,广告,网络歌曲,建筑,包装,服装、、、甚至是友谊。连聊聊天都简化到能表达意思就好,没有情感,没有温度。
记得有人说,这是生活粗鄙化的一种表现。在经济数据增长的时候,把我们最为珍视的生命,过得粗劣不堪。
轻则一餐一食,一茶一饮,一言一行,大到房屋、家具、行走、社交……每一个边角都过得象是没有包边的毛缝,一任线头沾惹满身。
对于所谓的事业呢,要速度快,要挣钱多,而因此不愿意打磨管控细节,将风险裹挟在每一个增长的数字里。
经营的产品,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能省料则省,能省工则省,甚至不能省的也省,却将信誉和后患一股脑儿地扔给了买单者。
服务的客户,已然成了韭菜,而所谓的服务则成了永动的收机。对于所依托的社会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责任感可以降至零。
比如,互联网经济下的快递和包装,为了“方便”两个字,未来我们的孩子和大自然要花多少钱为此买单?这是花钱就能买得了的单吗?
这是向整个业态发出的深沉的叩问,然而,没有回音。
在这四顾无人的孤单里,守着一己之力的坚持有多不易。正向评说被称为执着,也会被说为傻。
傻到快钱不挣,傻到不短斤少两,傻到坚守一份责任感,傻到拿自己当客户倾尽全力打磨入心之作。这在古话里有,比如同仁堂的祖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这是凭着良心在做事,与他人无关,自己的标准在行业标准之上,心里揣着一个“德”字。
就像手工之作,很多人喜欢它并不是因为它有多精致,而是因为它传递着制作者的温度,在使用和把玩之间,似乎还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祝福。
跟多人喜欢吃家常菜,喜欢“妈妈的味道”。并非说妈妈是几星级大厨,甚至还有些粗糙。然而人们喜欢,恋上的味道是因为妈妈做饭时的那颗心,心里想的全是自家孩子吃了这饭菜如何如何好,祝福和爱都一并煮进锅里了。这样的饭菜最养人,也养心。
制造业是直接与产品质量和使用者连接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分用心和细耕都能被感受到。一句俗话:好产品自己会说话。这不能当作一句口号喊,而是由内而外“好”到实处。
因为不好的产品自己也会说话,说制作者如何不走心,如何的粗制滥造。
至于利,一定是做好事情的副产品,不可本末倒置了。
这样的深耕细作,无论如何不求回报,也会在平淡中收获。
~end~
深耕细作,平淡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