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年闰土》备课资料

《少年闰土》备课资料

作者: 海风轻吹 | 来源:发表于2020-12-11 23:33 被阅读0次

    《少年闰土》是一篇小说,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故乡》。小说的任务是什么?简而言之:塑造人物。小说的人物通过什么来塑造?同样简而言之:通过故事、情节、细节、动作、外貌、表情、对话、心理、环境等等。

    小说《少年闰土》,主要塑造了少年闰土。这个小说人物形象,在鲁迅先生塑造的小说形象中是唯一的,在学生接触过的小说形象中是独特的。

    少年闰土,有一种陌生感——塑造得好,才有陌生感。反之,就是千人一面。为什么闰土是“唯一”“独特”的?或者说,具有“陌生感”的闰土,是从哪里来的?

    因为塑造人物的故事是新鲜的;因为塑造人物的动作是新鲜的;因为塑造人物的场景是新鲜的;因为塑造人物的外貌是新鲜的……

    故事是新鲜的。以看瓜刺猹、雪地捕鸟的故事为例: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这些稀奇的、惊险的、美妙的故事,都是“我”所“并不知道的”“素不知道的”,也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故事新鲜,故事才有悬念,才有吸引力;有多个新鲜的故事,才能有选择,择其最精彩的;新鲜的、精彩的故事,是为塑造“这一个”人物服务的。

    这样的故事,需要精心组织。

    鲁迅先生是组织故事的高手。

    动作是新鲜的。还是以雪地捕鸟的故事为例: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动作靠动词呈现。动词越多,动作越细;动词越准确,动作越生动;动词越传神,动作越难忘。靠动词推进故事,场面有动感,故事有画面,让人身临其境。

    这段文字里的动词,还具备一种说明文性质的可操作性。如果按照上面的说明演示,是可以捕到鸟的。

    鲁迅先生的小说,画面感都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动词用得多,动词用得准确。

    举小说《孔乙己》中的一个例子:“排”出九文大钱。再举小说《药》中的一个例子: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

    场景是新鲜的。以开头第1自然段为例: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

    时间:半夜。

    地点:海边,沙地,西瓜地。

    色彩:深蓝、金黄、碧绿;还有三种“隐藏”的颜色,一种来自沙滩,一种来自银圈,一种来自钢叉。

    美好而神秘的环境、富有童话色彩的氛围,少年闰土在这样的场景里活动,故事在这样的场景里展开。

    外貌是新鲜的。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鲁迅先生写闰土,没有采用细细刻画,而是粗粗勾勒,并且在不经意间运用了正面、侧面描写的手法。

    写人物肖像,要抓住特征。“紫色的圆脸”“小毡帽”“银项圈”,写闰土足够了。

    正如“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写“豆腐西施”杨二嫂,足够了。

    名字是新鲜的。小说《少年闰土》,主人公无疑是闰土。“闰土”的由来,文中有交代:“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好像确有其事,其实是小说笔法。

    闰土是地道的乡下少年。乡下少年的名字,常见的是“狗蛋”“狗剩”“拴住”,以出生次序为名“老大”“老二”“老三”更是常事。

    但是,鲁迅先生要给这个乡下少年正经取名:闰土。这个名字,既只属于乡下少年,也从普通的乡下少年的名字中脱颖而出。

    鲁迅先生是取名字的高手:尖刻的“豆腐西施”,守旧的“九斤老太”,读书的“孔乙己”,可怜的“祥林嫂”,麻木的“华老栓”,等等。这些名字,与主人的身份、机遇、命运相贴切,既是神来之笔,却又仿佛信手拈来。

    甚至鸟都是新鲜的: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新鲜的材料,只有一个指向:塑造陌生的人物。

    于是,读罢小说《少年闰土》,一个顽皮、勇敢、害羞、被宝贝着、热情、见多识广、可爱的乡村少年,跃然纸上。

    但是,“顽皮、勇敢、害羞、被宝贝着、热情、见多识广、可爱的乡村少年”的结论,不是鲁迅先生说的,是我们读后体会到的。

    讲故事、写人物,作者永远不要跳出来说“意义”“目的”。

    正如一个高明的厨师,不会自己跑到桌边,指着菜对客人说怎么好。“好!”是客人在品尝后真心实意、不由自主说出来的。

    少年闰土,栩栩如生。

(节选自《新鲜的材料 陌生的人物——六上<少年闰土>教学设计随想》,原文作者:祁智。)

相关文章

  • 《少年闰土》备课资料

    《少年闰土》是一篇小说,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故乡》。小说的任务是什么?简而言之:塑造人物。小说的人物通过什么来塑...

  • 《少年闰土》备课资料

    闰土是鲁迅笔下一个悲情色彩的小人物,在鲁迅的笔下,他的微不足道却让人印象深刻。 而少年的闰土,是鲁迅在用一...

  • 少年闰土备课案

    明天即将开启第八单元的教学,第一篇是《少年闰土》。这个单元是认识人物——鲁迅单元《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小说...

  • 闰土真的偷碗了吗?

    备课《故乡》,又想到了这个问题:闰土真的偷碗了吗?搜了很多资料,还是倾向于这篇文章,与诸君分享: 张佳老师就“闰土...

  • 《优师优课英国博赞思维导图管理认证师认证班》李娜第五幅《少年闰土

    《少年闰土》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我备课时绘制的一篇思维导图。中心图就是课文中的插图,少年闰土手拿...

  • 少年闰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

  • 《少年闰土》

    一、回顾单元主题。 一生:走进鲁迅 二、背诵第一自然段并回顾文章讲了少年闰土那几件事。师相机板书。 三、出示学习目...

  • 少年闰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

  • 闰土为什么缺土

    小学五年级学《少年闰土》,被闰土的能干打动,却也被闰土这个有些怪异的名字吸引。中学读《故乡》,再次读到闰土“闰月出...

  • 《少年闰土》之同课异构

    《少年闰土》同课异构 付军丽:《少年闰土》 教学流程: 一、导课 二、作者简介 三、字词积累 1 .读音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闰土》备课资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zs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