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孟子·梁惠王下》20:自力更生才是根本

《孟子·梁惠王下》20:自力更生才是根本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2-07-04 10:53 被阅读0次

《孟子·梁惠王下》20:自力更生才是根本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孟子所处的战国,变乱成为一种常态。变乱之下,常常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这种情况下,人往往会因为恐惧而失去对本质问题的关注,因为这种“病急乱投医”而让局面更为恶化,使得变乱日甚一日。

滕文公主持下的滕国作为战国时的小国,地处齐、楚两个大国之间。当时,整个天下礼崩乐坏的趋势日甚一日,邦国与邦国之间利害之心逐渐取代仁义为出发点的大义名分,不少小的邦国在这样的趋势之中,被无端灭了国。这种情况下,滕文公自然战战兢兢,整日里为滕国的命运所担心。好不容易见到闻名天下的贤明之人——孟子,滕文公自然毫不犹豫地向之讨教滕国的生存之道。

在滕文公看来,北有强齐,南有强楚,为滕国计,最重要的便是选一个对的势力举旗站位了。似乎选对边,滕国便有了未来。但凭借自己的眼光,很难在齐、楚之间作出正确的决策来。“事齐乎,事楚乎”宛如灵魂拷问一般,整日里折磨着滕文公这个小国诸侯王。

孟子一直以来的作风便是不循常理,不按套路出牌,这一次也不例外。完全没有在滕文公给定的选择题“事齐乎,事楚乎”中作选择,而是直接跳出滕文公所关注的“外交”,回到滕国内部的自力更生上。

认真想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弱国无外交”——一个弱小的国家怎么可能在与强国的外交中占到便宜呢?又怎么能将国运寄托于这种无可奈何的选边站呢?两千多年过去了,今天世界上有多少小国如同当年的滕国一般面对这样的问题,可惜,他们没有孟子那样的见识,并最终在自以为是的选边站中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牺牲品。

孟子讲“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按照您那样的思路解决滕国的现实问题不是“我”的智力所及的。言外之意是说,在“我”看来,按照您的思路无法解决滕国的问题。

孟子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用一句话讲就是自力更生——“凿斯池也,筑斯城也”。地处强齐、强楚之间,是滕国的处境。洁身自好,自力更生是滕国面对这种处境的最好选择。

如果还有第二句话的话便是“上下同欲者胜”——“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如果滕国上下能做到上下同欲,那么,滕国虽小,也不会为强齐、强楚所轻易兼并。

关于“上下同欲”,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并不罕见。邹与鲁冲突中,让邹穆公耿耿于怀的“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便是“上下同欲”的反证。在一场国与国的冲突之中,行政官员因冲突而死,那叫“食人之禄,忠人之事”。老百姓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谓之拼命则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邹国的老百姓为什么如此冷漠呢?这与当初凶年饥岁行政官员对他们的冷漠不无关系,因为当初那些官员的冷漠,致使老弱横死,壮者四散。到了邹鲁之间冲突时,老百姓自然不把这些冷漠的官员当回事儿。

孟子没有做进一步的展开,是期待滕文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这种“上下同欲”,这种“上下同欲”的本质是“仁”,是邦国诸侯王所能实施的“仁政”。而“仁”说到底就是在为着自己的同时,心中有他人,有天下的生民百姓。

客观来讲,我们所处的时代虽然远远好过孟子所处的战国,孟子的建议仍然不失是一种有价值的提示:虽然繁荣与秩序是常态,但今天的人们仍然要警惕因欲望而生发的迷惑,警惕这种迷惑带来的对于事物本质的破坏,警惕这种乱作为将我们所处的时代由原本的繁荣与秩序带向变乱。

相关文章

  • 《孟子·梁惠王下》20:自力更生才是根本

    《孟子·梁惠王下》20:自力更生才是根本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

  • (1035)读《孟子》1:仁义为先

    孟子拜见梁惠王。见面之初,梁惠王就问孟子:“老先生,您千里迢迢赶来,有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吗?” 孟子当即回应梁惠...

  • 《海说孟子》修订版9:众人皆杀(傻)我不杀(傻)

    国学商用 王道经营 作者:代海涛 梁惠王篇:孟子遗憾离开梁国 孟子和梁惠王谈了这么多,惠王好像很感兴趣,可...

  • 让快乐增上的诀窍

    你听说过复制快乐吗?你知道如何播种快乐吗?你知道“傻人”为什么有福吗? 《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与梁惠王有这样几...

  • 复制快乐

    你听说过复制快乐吗?你知道如何播种快乐吗?你知道“傻人”为什么有福吗?《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与梁惠王有这样几句...

  • 孔孟之乡成语典故——不远千里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内容: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

  • 《孟子·梁惠王上》02:三台戏

    《孟子·梁惠王上》02:三台戏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

  • 《孟子》(一)梁惠王上篇5——定于一②: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统一天下的并非仁者,孟子他预测错了吗? 在孟子与梁惠王交谈期间,他的主张并没有得到梁惠王的采纳。孟子提倡...

  • 孟子-梁惠王-0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正站在池塘边上,观赏着那些奔跑飞...

  • 义利之辨学习笔记

    学习【孟子.梁惠王上】之义利之辨。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梁惠王下》20:自力更生才是根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cd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