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我第一次见秋子的母亲就称呼她为“英雄母亲”的缘故,她对我的印象一直格外好,原因是她这一生还没有因为她靠一己之力养大孩子的这件事情而被谁称赞过。父母认为她活该,姐妹认为她可怜,唯独没人看到她的伟大。
从外表看,她同其他日本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没啥区别,拘谨而客气。偶尔我会在秋子的家中遇到她,她会轻轻对我说,“这个屋子好脏啊,怎么能住?”边说边摇头,手中拿块抹布轻轻地擦擦这儿,整整那儿。“秋子妈妈,你经常过来帮她整理吗?“我问道。”没有,没有,秋子会生气,会说我乱动她的东西。” 秋子母亲说着,脸上还露出了尴尬的笑容。秋子听到马上说,“是啊,求你别管我,好吗?”口气中透露着力度,看来秋子现在对她的母亲既不恭也不敬还透露着厌烦。秋子的母亲张了张嘴,想为自己辩解点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什么也没说。看着他们母女二人,让我想到中国的阴阳八卦图。一阴一阳,无论是哪一方流动起来,另一方就无法保持原态。原先那个压抑的,忍耐的,自残的秋子消失了,同时那个管控的,要求的,伤人的母亲也不见了。
对他们母女之间的相处方式,我就像对待秋子和她儿子那样,始终保持着观察而不干预的态度。但有一天,秋子在短信中告诉她和我母亲绝交了,她已经两周没有和母亲联系,母亲也没有联系她。我想着秋子之所以要告诉我这些,一定是她的内心中有对母亲的牵挂,估计是想听听我的看法。于是我回她道 “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莫过于亲子关系,因为那是你想切也切不断的关系。”
隔了近一个钟头,我才收到秋子的回信,她写道 “我和她在一起,总是心烦意乱,她从不提供我任何正能量。”我在心中叹了口气,想着秋子啊,难道你不知道你的母亲缺少的也正是正能量吗?她都没有,如何给予?想想了后,我在短信上写道 “也许是这样的,她确实没有能力给你正能量,但她给了你食粮。” 我感觉到自己说这句话的分量,也感觉到这句话的背后是我对这位母亲的哀伤。那点给秋子的零用,虽然不多,但那是从一个老人从为数不多的养老金中挤出来的,那是一个老人节衣缩食从生活中省出来的,那是这个老人能给自己女儿的所有,就如同她以前那样。
如我所料,秋子又是长时间没有回复我,为了让她不要误解我的用意,我又补充了一句 “一个成人,成熟的人,就是要学会与父母的和解。” 这次过了半个多钟头,她的短信来了,上面写到 “我会努力尝试着和她交往。” 我喜欢秋子,不仅因为她的率真,也因为她的爱思考。她总是能够很快地领会我语言中那些隐含的意义,无需我多说什么。我没有再回信,因为我只想把这个决定完完全全留给她,如果她真的想好了,她会有行动。
一个月后,我再次在秋子的家中见到了她的母亲,让我欣喜的是秋子对她母亲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居然偶尔会对母亲说些感谢的话,母亲的脸上也时不时露出了微笑,还夸女儿最近很努力。看着他们母女不再像过去那样剑拔弩张,我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我想我是没有必要去问他们是如何从绝交的困境中走了出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人都付出了努力。
人总说要向前迈一步,但说来容易,之所以这么多年没有迈步成功,就说明迈这一步要遇到多大的阻力。有一句话这么说,“这个世界,除了你自己,没有别人。”如果理解了这就话,就会懂得阻力并不是来自外界,也是来源于自己。今天,秋子的这一步迈出去了,她的母亲也迈出去了,并不是他们抗过了阻力,而是他们放下了阻力。
亚洲文化中常说“孝顺”,说的是孝等于顺,或者说是要想孝首先需要顺,所以衍生出了“听话”的这个好孩子标准。“听话”意味的是一个孩子不需要拥有话语权,更不需要拥有思想权,因为一个孩子,在见识上,在经验上都很稚嫩,只有从长辈那里多多的学习之后方可以说话。这是重视经验论,重视学习论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维持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整个东亚社会秩序几千年,说明这种模式的存在具有很强的合理性。
但是当时代的车轮轧入了工业后高速地驶入科技时代,经验对未来已经开始微不足道,首先“听话”的合理性开始了动摇。同时,每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快速变化的社会影响,他们也有了愈来愈强的的表达欲望,仅仅靠父母用“听话”的这个好孩子标准也已经无法驾驭。但是当今依然有许多父母还是死守着孩子要听话的这个原则,好处是可以省去许多父母认为不必要的对话。遗憾的是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像勇那样向父母表达着攻击,考验着父母们的容忍力,如果有哪些父母无法容忍,就会卷入一场与孩子们的斗争,结果即便是赢了战斗,却输掉了关系。
只有那些容纳下孩子的父母,可以教会孩子不是凡事都要一争高低,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换个角度,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如果希望孩子出色,那就先承认孩子的努力,如果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出色,那么就要先允许他们打败自己。这点,秋子的母亲终于做到了,她学会了夸奖秋子,哪怕在她的眼里,这样的进步不值一提。同样,被容纳的秋子,在母亲的认可中,终于看到了母亲的存在,知道那不仅仅是个提款机,还是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于是有了感恩。
我从心底恭喜他们的成长,尽管这条路不会这么平坦,但他们母女已经跨过艰险,走上了正路。
认识秋子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了,她的病情稳定了许多,但是还是没有出门去工作。我旁敲侧击地敦促她要与社会建立一些连接,只有勇敢地走出去,才能真正地衡量自己的社会适应度。但是秋子总是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或者生出各种各样的想法,避免在社会上的打磨。但是她并不是无忧的,毕竟她已经过了四十岁,母亲也日益衰老,靠着母亲的零用,能维持到何时她心中并没有底。秋子说她从来没有过过好的生活,所以非常渴望有许多钱,过上有钱人的生活。“那你怎么打算?”我有一次好奇地问她。“我在积极的相亲呢。”她神秘地告诉我。“什么,你打算把自己卖了啊。”我向她半真半假地开玩笑,“没有的事,万一碰到我喜欢的人呢。”她的脸上透出的是喜悦,看来进展得还不错。“有喜欢的吗?”我继续问道。“各种各样的都有,讨厌的居多吧。不过,也有喜欢的。”她遮遮掩掩的回答,让我觉得不合适再继续追问。
某一天突然收到秋子的短信,上面写道“麻烦你帮我看下狗。”这个要求提的让我有些纳闷。她几乎没有社交,也很少有朋友,狗又是她的至亲,让我看狗说明她不仅要出门,还要留宿。于是我问道,“你要出门旅行吗?”“是的,两晚三天。”她简单地在短信上这么回复道。她家的狗娃在她的宠溺下,完全不知道听话,我心里虽说不是很愿意,但对秋子来说在外面留宿是难得的事,也只好应下。当然我心里也猜到这次旅行一定不是她一人,与她同行那人对她当下一定很重要。
(未完待续)
(此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已经本人同意和支持。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名字均为化名)
(个别图案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悠米心理】是一座联系you和me的桥梁,美好的生活需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奠定了美好的生活。生活中,有吃,有喝,有玩,有乐,同样有悲,有烦,有苦,有恼,正如色调中有暖色调,也有冷色调那样,构成了的是个七彩生活。假设某些时刻,你只能看到一种色调,那就来悠米心理吧,一起去找找那失去的颜色。
微信号 yumi-psy
作者Judy:前半生稀里糊涂,在掉进自己挖的坑里后,为了努力地爬出来,走上了觉悟的路。喜欢做饭,不仅认为厨房那点事是创意,还认为是疗愈;喜欢读书,因为一个人的世界太小,每本书都通向另一个宽广的世界;喜欢习作,把自己对人世间的思考编织成一串串文字。
以上文章所述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欢迎围观与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