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想法
找到自己需要的---<认知觉醒>

找到自己需要的---<认知觉醒>

作者: 书书福福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21-02-07 15:44 被阅读0次

这是一本工具书,融合了很多中西方经典著作,相对于一些打鸡血的书,这本书显得实事求是。对于初级读者来说,可以算得上一本不错的工具书(个人更喜欢认知升级),而对于一些中高级读者,对书中大部分理论方法,或多或少都有所涉猎,所以对此书有些鄙夷,认为是抄袭,搬运。个人认为艺术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

阅读是一趟和作者隔空的对话,有些读者觉得这类书就像把别人吃过的东西,嚼一遍,吐出来再给其他人吃,这类谬论,完全是在误导其他读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既然不喜欢为什么不去读原著?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小学生学文言文,老师翻译成白话文教授,岂不是人人都在吃别人嚼过的事物?又或者你重复我说过的话,那这算不算你在吃我刚才嚼过的东西?语言,文字,书籍,图像,音乐,影视等都只是一种工具,人类用这种工具来记录,交流,传递思想,对于上述谬误,基本都是想作用人的情绪来控制他人。所以学会自我辨别,他人的意见只能做参考。另外能用自己的语言讲清楚学到的知识,这也是一种理解,记忆,学习的过程。会学习是一种能力,教别人学习又是另外一种能力。

日本有位作家说,阅读不是为了百分之百的复制,而是为了那百分之一的邂逅。正如作者书中所说,这本书不是想你通篇累牍的记住,而是希望对你有所触动,哪怕只有那一两点能激发,触动到你,这就已经足够了。作者写一本书有他的目的,而读者阅读一本书也有自己的目的,但读者和作者的目的可能并不相同,作为读者的你,只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即可,没必要一定要去达成作者的目的。

首先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大的框架采用归纳,上篇讲内在,下篇讲外在行动,二三级框架也是采用归纳,上篇从大脑,潜意识,元认知三方面阐述,下篇从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情绪力,日常实践五方面分开陈述方法。底层文字采用演绎顺序(现象—原因—结论),整本书可以说是总分总的结构,非常清晰容易理解。内容素材也挺丰富,很佩服作者的阅读量之大,逻辑整理能力之强,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好像有些东西停留在表层,缺少自己的东西,没能更加深入。其次写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身体力行实行书中的方法,并取得了成功。

以前认为学习阅读就是输入—内化—输出。渐渐明白阅读除了获取知识,资讯外,更多的在于一种引导,引导你去思考。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经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看遍所有的风景,吃遍所有的美食……而通过一本书,就像通过另外一个人,他的眼睛,视角,味蕾……去感受他看到,听到,吃到的,想到的……你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让你去思考,觉悟………

后来知道,知识如果不作用于行动,就没有任何用处。而现在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学习,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让你去思考,去行动,更多的是改变现在的自己获得真正的成长,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思考作用于行动,而行动的结果是改变自己获得成长,这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少了谁也不行,特别是改变。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为什么很多人充满了抱怨?

抱怨是好的,起码说明他想要去改变,但由于没有改变的方法或者不知道如何去改变,所以变得很焦虑,这种焦虑最后也只能通过某种形式发泄出来。想要改变光有意愿是不够的,还需要行动,思考。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知识的稀缺。知识最简单的获取方式就是阅读。阅读会引导你去思考,思考很重要,但这只是第一步,光想不做就是耍嘴皮子,贻害无穷,这个世界上想比做容易。最重要还是行动,通过思考后的结果作用于行动,而行动后的结果会带给你改变,改变才是我们最想要的结果。通常低维度的认知和经历,我们很难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如果不去行动,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有什么想法,赶紧去行动吧……

为什么阅读后要写作?

一个人想要真正的成长,一定要学会写作,因“只读不写”的学习是不完整,低效的。很多人不愿意写,因为这很难,很痛苦,但成长就是建立在难和痛苦之上。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费力的多。单纯的阅读,人容易满足于获取新知识的快感当中,而一旦写作就必须逼迫自己把所学到的知识关联起来,学习就是建立链接,用已有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旧知识编码新知识,这才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

相关文章

  • 找到自己需要的---<认知觉醒>

    这是一本工具书,融合了很多中西方经典著作,相对于一些打鸡血的书,这本书显得实事求是。对于初级读者来说,可以算得上一...

  • 找到觉醒的自己

    人民日报说的, 我非常赞同——命运有三个转折点:1.原生家庭2.夫妻伴侣3.觉醒的自己 若没有优越的家庭,如意的伴...

  •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前两天拜读完《认知觉醒》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当时的感觉特别兴奋、激动、甚至有些狂喜。原来觉醒的状态这...

  • 【读书】//《认知觉醒》下篇第四章: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认知觉醒》的上篇已经读完,在这对上篇的内容稍作复盘。 《认知觉醒》这本书写作的目的是要找到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上...

  • 读《认知觉醒》,正如这个年纪的我们

    最近被推荐读《认知觉醒》,开启序章就已然被吸引的连连点头,仿佛找到了与自己心灵对话的知音,书中的描写不正是现在自己...

  • 《认知觉醒》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

    从《认知觉醒》一路追到《认知驱动》,周老师书里的观点深深触动了我,仿佛自己打通了任督二脉。 《认知觉醒》告诉了我们...

  • 周岭《认知驱动》拆解(二十三)

    第六章 成事——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第一节 目标觉醒: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衡量一个人认知觉醒的依据: 一是...

  • 2023-01-17

    本月的读书计划,三本《认知觉醒》、《父母的格局》、《毛选》; 认知觉醒中,发现自己跟作者列举的情况特别相像,可能大...

  • 找到自己的认知飞轮

    刘润老师的洞察力30讲,给我很多感触。

  • 在爱中重新认知自己

    不找存在感、承认自己没那么重要,需要拥有勇气,需要承受阵痛,需要攒够失望,更需要重新认知自己。《涵解》赵涵 ️找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找到自己需要的---<认知觉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pztltx.html